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與美食,請關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來了,坐會,喝杯茶。
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說: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中國茶文化
從物質衍生出行為
從行為衍生出精神
其中,尤其潮汕地區
將茶喝得復雜、喝得風雅
《廣東印記》之“鳳凰單叢茶”
將和你一起,遇見潮州茶文化中的百年傳承
茶山產茶
潮州人獨愛工夫茶,尤喜單叢。鳳凰單叢,青茶中的半發酵茶,其主產地潮州為中國三大烏龍茶主產地之一。有潮汕屋脊之稱的鳳凰山,是畬族的發祥地。相傳凡是畬族聚居地,就有茶樹種植。畬族與茶樹共同繁衍,形成了“畬山無園不種茶,山上無茶不成村”的盛況。
![]()
因單叢產自鳳凰山脈,所以民間有“愿充鳳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之說。據《潮州市志》記載,潮州產茶有著近500年歷史。至清同治、光緒年間(1875—1908年),茶農開始將茶樹單株培育,單株采摘,單株制茶,單株售賣。單叢,也由此得名。
![]()
單叢茶獨特的香氣,孕育自粵東平原盡頭的鳳凰山脈;疊嶂峰巒綿延數百里,北方的凜冽南下至此,雖早已馴服,但仍被這道橫亙的屏風阻擋;近1500米的海拔,讓東南炎熱的氣息就此止步。寒風不來,暑氣不侵,正是這獨特的水土環境,造就了潮州人的茶中至寶。
民間流傳,鳳凰鳥曾為南宋帝昺銜茶解渴,后人因此而稱它為“宋種”。歷經數十代茶農的精選細培,鳳凰單叢茶已經成為中國茶樹品種中自然花香最濃郁,花香類型最多樣,醇厚甘爽、韻味獨特的名茶。
![]()
茶農制茶
單叢茶制作工藝繁復,茶葉采摘后,僅殺青過程就經曬青、晾青、做青、炒青四道工序;其中,做青又由碰青、浪青、靜置三個過程循環往復數次組成;再經過揉捻和烘焙,歷時十小時才能制成手中這杯茶。
![]()
長期以來,因受種植面積小且制作工藝復雜所限,單叢茶被潮汕地區的人們珍愛私藏;
![]()
從傳統手工到現代化生產的加入,單叢茶從數千棵的古樹林,馴化、繁衍為19.3萬畝的茶山、茶園;茶葉總產量2.4萬噸,產值超過35億元,成為潮州北部山區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單叢之名,也隨之走出鳳凰山域,廣為天下知。
![]()
茶客泡茶
單叢茶極耐沖泡,其湯色橙黃、清澈;回甘濃郁、爽口;蜜蘭香、黃梔香、芝蘭香等八十多個品系中,幾乎都附帶清高雅致的自然花香氣,卓絕且霸道。
單叢茶的泡制,火、水、器具都有自己的講究。沖泡當中講究“高沖低灑,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經歷溫杯、投茶、洗茶、沖泡、出湯以后,才能品嘗到這香氣濃郁的茶湯。
每到清明,登臨潮汕屋脊鳳凰山,仿佛置身于飄渺虛幻的仙境之中,云霧里不斷傳來游人的說笑,但只聞其人不見其聲。泡一壺單叢,從世俗的喧囂中遁隱,從日常的忙碌中抽身,從紛擾的人情世故中復歸空靈。
![]()
在鳳凰山
于茗香中品天地平和
從茶山上的采摘
到茶農手中精細的殺青揉捻烘焙
再到沖泡
潮州人將這一份遇見
化作一種儀式
對自然的敬仰和對生活的熱愛
浸潤其中……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