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內容僅作為歷史客觀闡述,不代表對其價值觀和行為的認同。)
前言:
1923年“啤酒館暴動”時,德國納粹黨為了保護希特勒(以下簡稱“小胡子”)的個人安全,成立了一支“個人隨護團”。
小胡子
![]()
這支“個人隨護團”其實就是小胡子的保鏢小隊,24小時不離身保護他們的“領袖”。
可是“啤酒館暴動”失敗以后,小胡子像“喪家之犬”一樣被德國軍軍警逮捕,在監獄里肯定不會有什么“個人隨護團”。
直到出獄后,小胡子的“個人隨護團”才得到重建,并于1925年從“沖鋒隊”里獨立出來。
這個小胡子的個人保鏢組織,也就是后來令猶太人聞風喪膽的黨衛隊前身。
1932年,隨著小胡子在德國政壇如日中天,納粹黨又專門為他成立了一支“阿道夫護衛隊”,由小胡子最信任的海因里希·希姆萊負責。
![]()
“阿道夫護衛隊”其實就是武裝黨衛隊的雛形,并專門設計了他們的隊徽:兩道閃電“SS”。
希特勒本人對古老的北歐符文情有獨鐘,二戰德軍的很多標志其實都來自于北歐神話。
而在北歐神話中,一些眾神就是用閃電來恐嚇或懲罰地球上的凡人,所以黨衛隊把自己的隊徽設計成兩道閃電,其用意不言而喻。
![]()
1933年小胡子就任德國總理后,黨衛隊正式迎來它的快速發展期,希姆萊不斷利用壟斷的德國權力,大肆招募那些熱血激進的德國青年加入黨衛隊,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選拔。
苛刻的選拔條件:
選拔黨衛隊成員,首先第一條就是必須百分百“忠誠”!
來源影視
![]()
黨衛隊成員并不是向德國人民宣誓,而是向小胡子個人宣誓效忠。
這方面的原因相信了解二戰史的人都知道,說白了就是希特勒向德國國防軍根本不放心,但他上位又不得不依仗他們,掌握巨大權力后便開始培植自己的武裝力量。
所以,小胡子的心里,黨衛隊才是他真正的近衛軍。
對于這支寄予厚望的嫡系部隊,小胡子更側重于成員們的政治考量。而且為了能讓德國人理解這一做法,他還提出對血統極高的要求,要求黨衛隊只招有“純種雅利安”血統的德國青年。
換句話說,黨衛隊的成員選拔最看重的是:極端冷酷的服從意志,要求每一名成員對命令的絕對服從,而非純粹的軍事技能。
成員年紀要小于23歲,身高至少要超過1.74米,不能戴眼鏡,還必須提供血統證明。
這哪里是選拔士兵,感覺是在“男性選美”。
![]()
除此之外,所有被選中的成員還要進行體力、耐力、勇氣和20分鐘智力測驗,通過了才會正式成為黨衛隊的新兵。
因此,符合條件的德國青年被黨衛隊錄取后,他們都感到十分的“驕傲”,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納粹的“賊船”,排隊等著做炮灰。
黨衛隊武裝化以后,也正式轉變成一支“軍”了,而黨衛軍成員就必須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在軍事技能訓練的同時,他們還會接受進一步的“洗腦”,教官會讓他們堅信:每個人都是完美的“超級雅利安人”,是戰無不勝的“精英”。
特別重要的一點,軍官要求他們對“元首”絕對忠誠和服從,后來這一灌輸思想被凝結成一句黨衛軍座右銘:“吾之榮耀即忠誠”。
在實戰中發展壯大:
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時,黨衛軍一些部隊也被開始派往前線,在實戰中學習一些戰斗經驗,以便未來進一步擴編和國防軍扳一扳手腕。
![]()
在非戰斗狀態下,擁有執法權的黨衛軍主要負責治安和鎮壓猶太人的工作,后來他們成了屠殺猶太人的主力軍。
整個二戰期間,黨衛軍高層事實上已經成為德國另一支獨立的政府機構,手里的權力很大。
蘇德戰爭爆發以后,由于小胡子對國防軍在前線的表現越來越不滿,在他的特殊照顧下,黨衛軍開始成為諸兵種結合的武裝野戰部隊。
以前說他們還只是準軍事組織,和德國國防軍還有著本質的不同。但隨著大量先進的重型武器裝備配發給黨衛軍部隊后,他們的兵力和武器裝備開始和國防軍平起平坐了,甚至還要比國防軍的裝備更加精良。
剛開始,武裝黨衛軍和國防軍相比就是戰斗經驗不足,但武裝黨衛軍的成員都是不要命的家伙,他們對小胡子的命令都是嚴格執行,不帶絲毫猶豫的。
![]()
因此在很多關鍵戰場上,武裝黨衛軍部隊總是被派過去當“救火隊員”,阻擋對方最猛烈的攻勢。
相對來說,國防軍官兵都是較清醒的正常軍人;而黨衛軍士兵,他們更像是喝了烈酒的亡命之徒,打起仗來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也絕不會輕易投降。
正因為如此,戰爭后期涌現出了“骷髏”師,“維京”師,“帝國”師多個黨衛軍彪悍戰斗單位,這讓小胡子更加器重黨衛軍,嫌棄國防軍了。
日落西山:
黨衛軍其實也有很多普通的“廢物”部隊,他們除了燒殺劫掠啥也不會!例如駐希臘的黨衛軍第7兵團,屠殺婦女兒童罪行累累,也是二戰時期最臭名昭著的黨衛軍部隊之一。
![]()
特別是在戰爭后期,由于精銳都快打光了,而且隨著納粹德國的敗局逐漸顯現,年輕人也不好忽悠了!
黨衛軍曾經引以為傲的選拔標準也是碎了一地:許多新兵的身高遠低于平均身高要求,年齡也不得不擴大到16、17歲,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中年人,近視眼也可以戴著眼鏡加入了。
為了擴充兵力,黨衛軍同時也在占領區大規模招募“忠誠者”。他們甚至連印度人都不放過,除此之外還有“穆斯林師”,可謂是包羅萬象,什么“純正的雅利安人”早拋之腦后了,戰斗力也極差。
著名的黨衛軍維京師戰斗力倒是不錯,但整個師德國人數量都不到一半,簡直就是一個妥妥的“外籍軍團”。
可以說,戰爭后期的黨衛軍部隊,一邊打蘇軍,一邊“打自己的臉”。
![]()
時間來到1945年,第三帝國眼看著就要大廈將傾,兵力已經嚴重不足,黨衛軍“選拔”標準已經成了一個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