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風波與自衛隊訪華?
日本特意派出的10名官員,敏感的節點,高市早苗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試圖“道歉”?
![]()
11月5日,一支由十余名日本校官組成的自衛隊代表團啟程訪華,開啟為期9天的交流行程。這是高市早苗擔任日本首相后,日本自衛隊首次訪問中國,計劃訪問北京、廣東、湖北三地,參觀解放軍海陸空相關設施。
就在幾天前,APEC會議期間,高市早苗與中方會談時笑容滿面,承諾嚴格遵守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立場。然而不到6小時,她就在社交媒體發布與臺灣地區人員的合影,并使用不當稱謂。
前后的大變,但此次日本自衛隊來華目的卻是表達的直接,為的便是增進中日安全互信。
![]()
這是表面上坦言的清晰,但如今仔細看這背景,日本為促進中日友好的暢想都并非具備完全的說服力。
簡單來說,高市早苗作為日本政壇右翼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一直以來都以對華強硬著稱。她多次否認日本二戰侵略歷史,淡化南京大屠殺,頻繁竄訪臺灣。
她還公開喊出“臺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口號,而這種立場與她近期在APEC的行為一脈相承。
![]()
高市早苗領導的內閣呈現濃厚保守色彩,被視為“安倍路線”的堅定繼承人。新內閣中,包括官房長官木原稔、外務大臣茂木敏充等關鍵職位均由保守派人物擔任。
這種人事安排不僅體現高市早苗的政治取向,也預示其對華政策的潛在方向。
高市早苗與臺灣地區的互動早有蹤跡可循。2025年4月底,當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率團訪問北京時,作為眾議員的高市早苗同時竄訪臺灣。而這種雙重外交策略在當今日本政界依然存在。
![]()
在歷史問題上的立場同樣反映出高市內閣的特性。2025年10月靖國神社秋季例行大祭期間,雖然高市早苗未親自參拜,但以自費繳納祭祀費的方式表達了某種姿態。中方隨即就此提出嚴正交涉,明確指出靖國神社問題的實質是“日本能否恪守和平發展承諾的一桿標尺”。
高市內閣對臺傾向性與歷史問題上的姿態,構成理解此次軍事交流的重要背景。日本試圖在安全領域與中方建立溝通渠道的同時,但其政治基礎卻顯得矛盾而復雜。
![]()
而這中日防務交流并非新生事物。兩國在兩國智和基金會的推動下,自2001年就建立了解放軍與自衛隊中層軍官互訪機制。這種交流旨在加強溝通、避免軍事誤判,成為兩國關系中的穩定因素。
去年5月,中國曾派出解放軍代表團訪日,隨后日本自衛隊進行了禮節性回訪。這種互動模式為兩國提供了對話渠道。
當前日本政府對臺灣問題的態度成為最大障礙。日本一方面宣稱希望與中方加強溝通,另一方面又鼓吹“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
不夸張地說,高市早苗的對華政策充滿矛盾:一方面在APEC會議上挑戰中國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又派遣軍事代表團尋求互信。這種兩面下注的策略背后,是怎樣的戰略算計?
從國內政治看,高市早苗需要鞏固其執政地位。日本TBS電視臺在10月4日至5日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66%的日本國民對高市“充滿期待”。 展現對華強硬姿態,有助于鞏固她的國內支持率。
但放眼整個國際格局來看,高市早苗致力于強化日美同盟。
![]()
10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陪同下訪問駐日美軍橫須賀基地,兩人登上美軍“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并發表演講。 而高市在特朗普面前的表現被一些日本網民形容為“諂媚”。
前日本駐美大使杉山晉輔評論稱,高市早苗的“笑顏外交”有利于日本在國際社會刷存在感。 但這種存在感若是建立在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只得說,如果日方真的希望與中方增進互信,就應當恪守對華承諾,而不是大搞“雙面”態度,誠意都不夠,何來買賣能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