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納粹德國反猶,而且后期開始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計劃,大批量屠殺猶太人。為啥他們要屠猶?僅僅因為討厭?絕不僅是那么簡單,他們屠殺猶太人,背后是有一個非常強的理論基礎做后盾的,在這些理論灌輸下,他們覺得自己在替天行道。
社會達爾文主義
當年德國人信奉社會達爾文主義,就是將達爾文主義加在人類社會上。最早的是馬爾薩斯的《人口學原理》,這里面的理論認為不斷增長的人口早晚會導致糧食供不應求,最弱者就會因此而餓死。他們認為,這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沒本事,死了也沒人同情。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認為慈善事業只會使社會問題更為惡化,在這方面,馬爾薩斯是他們的先驅。
![]()
而高爾頓,又創造了一個優生學,他把人種劃分了優等和劣等,這個優生學是種族主義的根基之一。他主張,人類社會不應該存在精神病等,一些殘疾人都不應該留著。任何福利院、精神病院等,都不應該存在,不應該給這些人生存空間。后來納粹上臺之后,實施了T4計劃,對國內的殘疾人、精神病人進行了大量清洗。
![]()
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另一層就是種族主義,他們認為,一個種族為了生存必須具備侵略性。白種人被看作是最偉大的人種是因為他們具有優越感和征服欲。他們眼里,北歐的日耳曼人是優等人種,對于劣等人種,要滅絕。
他們的理論,總結起來就是:自己是優等人,對于劣等人,有必要滅絕他們,奪取他們的生存空間,去給優等人繁殖,以此促進社會進步。
這些思想,并不是只有德國有,最早起源于英國,高爾頓、斯賓塞、麥獨孤等都是英國人。這一套理論是傳入德國,被德國知識分子瘋狂追捧,德國哲學家尼采甚至發明了超人一詞。一戰、二戰這些領土擴張的戰爭,在當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中都是合理的,他們鼓勵的是競爭,而非合作,通過競爭,去打敗所謂的劣等人。他們眼里,劣等人在戰爭中淘汰是理所應當的,世界應該讓優等人來掌控。
![]()
再往前看,16世紀,馬丁路德就是極度反猶的,鼓吹基督徒對于猶太教的敵視,他最著名的就是《論猶太人及其謊言》,里面明確說了,不滅絕猶太人是錯誤的。戈培爾等人是強烈推崇馬丁路德,納粹的黨代會上,馬丁路德的著作也被多次拿出來展示。他本人的著作,影響德國是有幾百年的,對于德國反猶的事業,影響最大。
![]()
而等到威廉二世那會兒,威廉二世對猶太人依舊是仇視,一戰的戰敗,就被扣上了猶太人破壞的帽子。他反對英國,反對猶太人,但是對于猶太老兵的處理還是相對溫和,他也曾向希特勒提議,妥善對待一戰的猶太老兵和公職人員。
納粹針對猶太人、吉普賽人、斯拉夫人的屠殺,都是基于這些理論,他們想的是,要促進社會進步,必須解決掉劣等人。納粹的詞典里,將人種劃分為三六九等,自己是最優等的人,其他人只配當奴隸。
![]()
他們計算猶太人腦容量,給猶太人冠以劣等人的稱號,就是在使勁地往這社會達爾文主義上靠,同理,黃種人、斯拉夫人、黑人等,都在此列。然后他們又四處考察探索,去尋找他們所謂的優等人,什么伊朗、印度,他們都去考察過。
從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就能看出來他們的態度,他們在東線,進行種族滅絕大屠殺,從來沒手軟過。而在西線,對待和自己有親緣關系的法國人、英國人,則是手下留情。對于東線,他們的態度是能殺光就殺光,而西線他們的原則是打服了就行。
在東線,要么抓入集中營,要么直接屠殺,要么沒收糧食,德國人的手段極其毒辣,即便是投降,也不行。而活下來的人,在他們眼里還是有用的,可以當奴隸去使用。他們的目的,就是把東面的土地清空人種,把自己的人移民過去,去繁殖生存,去建立一個他們眼里更好的社會。他們做這些事,現在看是慘絕人寰、泯滅人性,但是在當時,他們做這些心安理得,它背后是有非常完善的理論支撐的,只不過在現在看,屬于是偽科學。
![]()
他們眼里雅利安人是最優秀的人種,四處給人分封雅利安人,對于不是雅利安人,對自己有用的,他給封一個榮譽雅利安人的稱號,中國日本都曾有過這個稱號。然而,這種只是出于當時外交的需要,實際在他們眼里,這些人也該殺,不過現在沒騰出手。
總結一下,納粹大屠殺,不只是針對猶太人,還有斯拉夫人、吉普賽人等,還包括殘疾人、先天缺陷者等所有他們所謂的劣等人。而所謂的榮譽雅利安人,也是該被消滅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