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產超過900天、三年虧掉174億、負債260億元的威馬汽車,最近居然傳出要復活了!
看到威馬說要復產的消息,我腦子里立馬蹦出一句經典臺詞:
“拐一年,搖一年,緣分啊,吃一塹,長一智,謝謝啊!”
9月6號,威馬那個已經沉寂兩年半的官方公眾號,突然發布了一篇《致供應商白皮書》,宣布公司已進入重整階段。
![]()
根據這份文件,2025年4月3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批準了威馬四家公司的重整計劃,由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接管威馬汽車及相關業務。
新東家翔飛汽車說,他們正在全力推動威馬EX5和E5在溫州基地快速復產,還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個“三步走”戰略——
計劃2028年前啟動IPO籌備,2030年要挑戰年產100萬臺、營收1200億元的目標。
但問題來了:現在新能源市場這么卷,威馬憑啥逆風翻盤?
我查了一下,威馬這次的重整投資人和新股東——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冊資本1億元,法定代表人和實控人叫黃晶。
天眼查顯示,黃晶同時還是昆山寶能汽車有限公司的實控人。此外,翔飛還持有深圳市悠寶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99%的股權,后者的法定代表人張曉,是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
也就是說,這次威馬所謂的“復活”,背后站著的其實是寶能集團。
而寶能的老板,很多人都不陌生——正是當年因“寶萬之爭”一戰成名的姚振華。
寶能集團最早是靠地產起家的,現在全國各地還有不少他們的爛尾項目。
截至2025年6月,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被執行總金額超過500億元,寶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也被執行超過120億元。
實控人姚振華,早就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了。
而且,這次也不是寶能第一次進軍汽車圈——幾年前他們收購了觀致汽車,結果把觀致玩到退市……
一個自己都難保的企業,一個負債累累的老板,現在接手另一個“破產級”的車企……
這看起來不像是救援,更像是一場賭徒式的最后一搏。
寶能集團通過“翔飛”這個“白手套”悄悄接手威馬,既能拿到寶貴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和土地資源,又能巧妙避開自己的債務和早已爛掉的口碑。
如果直接用寶能主體去收購負債超過200億的威馬,很可能會瞬間引爆自家債權人的集體追債,這簡直是引火上身。
通過翔飛來操作,寶能成功地把威馬原來的債務、法律風險和負面輿論,跟自己的主體隔離開了。
寶能真正看重的,是威馬手里的稀缺資源。
威馬不僅擁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在湖北黃岡和浙江溫州的生產基地,年產能分別達到15萬輛和10萬輛,比觀致和寶能自己的產線還要先進一些。
可是,有資質就萬事大吉了嗎?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就進入了“壓強賽”階段,拼的是技術路線、組織效率和出海能力。
威馬的技術水平還停留在2021年,它的L4級自動駕駛已經被華為、小鵬遠遠甩開。
核心團隊在破產過程中早就流失得差不多了,部分高管甚至因為涉嫌職務侵占還被調查過。
品牌信任更是個大問題。威馬長期拖欠供應商貨款,售后服務基本癱瘓,在消費者那邊口碑早就崩了。
產品方面,威馬EX5和E5這些車型已經落后市場不止一代,只能走低價路線。
兩個深陷困境的企業想要“弱弱聯合”,在特斯拉、比亞迪這些巨頭眼皮底下翻身?怎么看,這都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資本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