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立陶宛總理帕盧茨卡極度反華,執意要與臺灣保持官方聯系,結果被中國反手制裁,經濟凋零,民怨極大。
![]()
?新任女總理魯吉涅內上臺以后,中立關系可能迎來轉機,之前她曾表示,若她的政黨執政,她會決定讓臺灣以“臺北”而非“臺灣”的名義開設代表處,“我們不會做出導致立陶宛陷入經濟戰中的決定”。
??新任總理很可能與現任總統瑙塞達一起聯手改善與中國的關系,瑙塞達一貫主張對華關系正常化,但由于前兩任總理堅持反華政策,而根據立陶宛的憲法規定,總統負責外交和國安,總理負責內政,一般來說總理的權力更大一點,所以瑙塞達也有心無力。
![]()
?作為一個人口只有300萬的小國,立陶宛處于北約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對抗的前沿,立陶宛的表現可謂是相當激進,俄烏沖突爆發后,第一個切斷俄羅斯天然氣,擴大美駐立軍隊規模,還充當美西方反華的急先鋒。
?立陶宛的所作所為不僅傷害了自身的利益,造成了國內的經濟衰落和通貨膨脹,而且還間接傷害了歐盟的利益,而老美給的甜頭卻是微乎其微,更多的是畫大餅而沒有得到多少實際的援助。
?不過,對于立陶宛政府的人事變動,我們不僅要聽其言,而且要觀其行,如果立陶宛政府能夠真正糾正錯誤,與中國相向而行,或許我們還可以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