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排水量,排水量是硬件設備的基礎,意味著軍艦能夠承載多少武器、擁有什么樣的動力、以及安裝的雷達大小。尤其是現階段,如果雷達設備落伍,與對手相比就是瞎子和聾子,那么安裝多少先進武器都沒有用。
![]()
對于最近的日本,卻走起了轉型路線。他們現階段并不在乎硬件基礎,而是開啟了“軟件升級”。日本這次的“軟件升級”說白了就是將以前的局域網變成了互聯網,每艘軍艦再也不是作戰的單一核心平臺,而是網絡化作戰的某個節點。
再換句話說,相當于一艘驅逐艦可以與陸上、空中作戰單位進行聯動。那么指揮體系也就打破了傳統的海陸空的界限,多軍種實現聯合指揮作戰。這一點對于其他國家的軍事體系來說,沒有什么特別。但對于日本來說卻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
對于二戰歷史稍微知道一些的朋友或許能夠想到,日本海軍和陸軍之間的隔閡,這不是兩個部門之間的距離,而是兩個部族之間的。雙方互相傾軋,互不合作。不僅互相拆臺,甚至還出現了擰螺絲的方向都必須是反的才行,所以這次的合作也堪稱是80多年來的巨大變化。
本次日本海軍宣布軟件轉型也是無奈之舉,他們之前想要搞海軍內部艦艇的軟件聯通。可軟件也是有使用壽命的,一兩年就要出現新概念、升一次級,就是美國這種財大氣粗的國家都不敢閉門單獨搞,而是把部分權限開放給民用,通過民用市場的不斷進步反哺軍用系統。
![]()
就好比微軟的系統現在已經升級到WIN11了,軍用的還是Windows95呢。你可以說軍用軟件為了安全更新慢,可Windows95如何讓裝備連接無人機呢?要么Windows95升級到WIN11,要么在繼續運行Windows95的同時再開啟一套WIN11系統。
日本海軍閉門搞了10年軟件升級,都沒有成功,所以本次打著“軟件轉型”的旗號,終于打開大門與空軍、陸軍合作。
再說日本海軍現代的裝備大部分出師于美國技術,軟件系統大部分也是美國版的延伸。本次轉型也是為了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所有合同都交給了三菱重工,而沒有美國公司。實際來說,日本本次軟件升級就是在擺脫美國的軍事控制,突破了“專守防衛”的原則,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
至于日本軍艦的性能如何?相信東南亞國家更有話語權。前段時間,日本服役超30年的“阿武隈”級護衛艦退役,馬上引來印尼、越南、菲律賓的關注。這三個國家均表現出購買二手“阿武隈”級的愿望,最終日本考慮將手中6艘退役的“阿武隈”級護衛艦出售給菲律賓。
“阿武隈”級1986年研制,1988年首艦就下水了。滿載排水量2550噸,最高航速27節,裝備了美國“魚叉”和日本90式反艦導彈,以及仿制自美國的MK112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再加上仿制美國MK32的魚雷發射器,火力猛且反潛能力較突出。
![]()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還從日本進口了“最上”級護衛艦。日本最近這段時間的多方合作,不僅消化了自己冗余的庫存,還盤活了資金鏈。為何偏偏這幾年海軍裝備突然走上了國際合作的道路,其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