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報就像一張體檢表,它能反映企業的健康狀況,也能預示未來”。
8月19日,小鵬汽車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總收入為340.9億元,同比增長132.5%;汽車交付量為197,189輛,較上年同期的52,028輛增加279%。其中,第二季度總營收為182.7億元,同比增長125.3%,交付汽車10.32萬輛,同比增長241.6%。
持續刷新史上最好的財務指標,展現出企業強勁的增長勢頭。在這份增收、提量的數據背后,除了規模,這家造車新勢力在高端化戰略和AI技術投入上的精準布局開始收獲回報的信號被忽視。小鵬汽車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對的地方花錢,在不必要的地方省錢,是通往盈利的正確路徑。
隨著何小鵬立下2025年四季度實現盈利的軍令狀,這家以AI為核心的智能汽車公司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從「燒錢換增長」到「技術換盈利」的華麗轉身?
答案,藏在這份再創紀錄的財報里。
文|六辣子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均價、毛利雙升,高端化初見成效!」
汽車歸根結底是大投入慢產出的產業,技術更新換代快,需要持續的投入來保持競爭力。縱觀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史,從大眾化向高端化的品牌躍遷,幾乎是成功車企的必經之路。如今,小鵬汽車2025年上半年的表現,就是新能源時代這個路徑的最好寫照。
第一季度營收158.1億元,同比增長141.5%;第二季度營收182.7億元,較2024年同期上升125.3%,環比增長15.6%。這意味著小鵬上半年總營收達到340.8億元,日均進賬1.88億元,遠超2024年同期的1.05億元。
數據往往最能說明問題。從單車平均收入(ASP)的躍升軌跡看,小鵬汽車從2025年一季度的15.3萬元,到二季度的16.4萬元,環比增長7%,同比提升12%。要知道,即便不考慮環境和產品迭代節奏,一家企業想達到這樣的變化,通常也需要1~3年。
![]()
而在今天的市場環境,小鵬汽車想讓高端化產品得到市場認可。過程并不容易。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高端化已成為新勢力品牌的生死線。10-20萬元的主流市場是絕對的“血海”,這里不僅有比亞迪這樣的巨頭通過規模優勢和垂直整合能力進行“價格屠戮”,還有眾多傳統燃油車品牌在瘋狂降價求生;20萬以上市場,BBA等傳統豪華品牌正在加速電動化轉型,且自帶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資金實力。
高端化是新勢力品牌避免陷入純粹價格戰、實現差異化競爭的唯一途徑。
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在Ultra車型及后續新產品中強化科技差異,通過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先進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更高的價格定位,吸引消費者為技術買單。與此同時,高價位車型的市場競爭力也得到顯著增強。
![]()
今年第二季度,小鵬改款G6、G9、X9等高價車型銷量占比環比提升17個百分點,充分印證了其高端化策略正在奏效。
結合消費趨勢來看,高端化符合中國汽車消費升級的大勢。隨著新中產階層的崛起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用戶對汽車的需求已從"代步工具"升級為"智能移動空間"。他們愿意為更好的科技體驗、更高的品質標準買單,這為小鵬的高端化戰略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此外,在MONA M03等多款熱銷產品的加持下,小鵬已成功構建了從經濟型到高端型的全覆蓋產品線。這種產品矩陣不僅有效帶動了整體ASP的提升,更為毛利率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
據何小鵬介紹,即將發布的全新P7定位30萬級,四季度推出的X9超電版本更是進入40萬級市場,均顯著高于品牌當前的平均售價。2026年將是小鵬的產品大年,多款新車的陸續面世,有望進一步推動品牌高端化進程與盈利結構優化。
2
AI進入「回報期」,智駕終成成核心競爭力
如果說高端化戰略是小鵬盈利路徑的“面子”,那么體系化、標準化的AI技術布局則是其真正的“里子”。小鵬汽車正在系統性地推進AI技術從前沿研發到規模化量產的全棧閉環,展現出清晰的技術演進路徑和強大的工程落地能力,成為中國新造車勢力中AI應用的領先代表。
2025年上半年,小鵬研發支出達48億元,同比增長35%,占總營收的16.8%,遠超行業5%-10%的平均水平。更值得關注的是,AI相關投入占比顯著提升。全年規劃研發投入95億元中,有45億元明確用于自研AI芯片、XNGP智能駕駛大模型、端云一體AI架構等核心方向,體現出公司在AI戰略上的高度聚焦與資源傾斜。
![]()
與一些仍將AI視為技術儲備的廠商不同,小鵬已構建出以“圖靈芯片+XNGP大模型+端云架構”為支柱的標準化AI技術體系,覆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底盤控制等關鍵領域,形成了一套標準化、可迭代的AI整車架構。
智能駕駛方面,XNGP依托圖靈芯片的高效算力(2250TOPS)已完成全國高速+城市道路覆蓋;自研VLA模型正推動智駕體驗逼近L4水平;智能交互方面,通過本地部署的VLM(視覺語言模型),車輛可更精準理解用戶指令與意圖;底盤控制系統中,太極AI底盤可基于AI算法識別路況并實時調節懸掛,顯著提升駕乘舒適性與高級感。
以2025年7月上市的小鵬G7為例,該車作為全球首款具備L3級算力量產能力的AI汽車,完成了VLA+VLM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其中Ultra版本搭載了3顆圖靈芯片,實現2250TOPS有效算力。目前,G7交付量已突破10,000臺,連續三周位列20-25萬元純電SUV銷量榜首,顯示出市場對其智能化能力的高度認可。
用戶調研數據顯示,超過30%的消費者因智能化體驗選擇小鵬,這一比例在新勢力中處于領先水平。反映出小鵬的AI技術已從早期的“成本中心”逐漸轉變為“利潤引擎”,推動品牌溢價與用戶黏性的雙重提升。
![]()
除了在產品端構建競爭力,小鵬正依托AI技術持續拓展其資本敘事與戰略邊界。自今年年初,小鵬就明確釋放從L2+向L3級自動駕駛跨越的信號,并積極推進Robotaxi的測試與運營部署。盡管AI投入尚未完全以明確的資本收益數字量化,但其帶來的“科技溢價”已清晰可見——小鵬正逐步淡化“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傳統標簽,不斷強化其“智能科技公司”的身份認知。這一轉變顯著提升了資本市場對其長期估值邏輯的認可,AI已成為支撐其科技敘事、增強資本信心的關鍵戰略資產。
總體來看,小鵬汽車已建立起一套系統化、標準化、可持續迭代的整車AI技術體系,覆蓋芯片、算法、架構與應用全棧環節。AI不再僅是技術亮點,更是支撐產品定義、用戶體驗與商業變現的核心基礎設施。"AI即產品"的策略正在推動小鵬在智能汽車競爭中構建起越來越高的技術壁壘與市場護城河。
3
小鵬四季度盈利「三部曲」!
何小鵬多次在公開場合立下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季度盈利的“軍令狀”,在外界看來或許充滿挑戰,但從小鵬當前的戰略布局和執行進展來看,小鵬汽車正在從三方面穩步靠近這一目標。
第一、規模化賣車,夯實盈利基礎。
2025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總交付量猛增至19.7萬輛,同比暴漲279%。基于這一強勁表現,小鵬已為全年交付量翻倍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品節奏的精準把控更是關鍵。今年三季度將推出G7和全新P7,目標從9月起月交付量穩健超過4萬輛。第四季度還將推出首款鯤鵬超級電動車型X9,綜合續航超1500公里。這種"爆款接力"的產品策略,不僅能夠持續引爆市場關注,更能確保銷量的穩健增長。
![]()
配套的渠道建設也在同步推進。覆蓋224個城市的667間門店,為銷量增長提供了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這種全方位的銷售網絡布局,體現出小鵬對市場深耕的戰略決心。
第二、技術服務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與大眾汽車的深度合作,為小鵬開辟了全新的盈利渠道。2025年第一季度,小鵬的技術服務收入達14.4億元,同比增長43.6%,毛利率高達66.4%。這一業務模式的價值在于:它不需要承擔制造成本和市場風險,卻能獲得相當可觀的技術溢價。
根據8月15日簽訂的擴大合作協議,雙方合作將從純電車型平臺延伸至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純電、燃油和插混平臺。高盛預測,該合作將推動小鵬2025年Q4技術服務收入占比提升至15%,帶動綜合毛利率突破17%。
這種技術輸出模式的戰略價值不容低估。它不僅為小鵬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更驗證了其技術實力的市場價值。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服務收入往往是企業技術領先性的重要指標,小鵬在這一領域的突破,為其構建了新的競爭優勢。
![]()
第三、降本增效,釋放規模化紅利。
小鵬正通過平臺化生產、供應鏈整合和渠道優化持續壓降成本。上半年銷售與管理費用同比僅增12%,遠低于營收增速,運營效率顯著提升。
這種成本控制能力的背后,是小鵬對精細化管理的堅持。在“該花則花、該省則省”的經營思想的指導下,小鵬既敢于在AI技術和產品研發上大手筆投入,也善于在運營管理上精打細算。這種平衡藝術,正是其走向可持續盈利的關鍵所在。
然而,盈利只是新起點。在智能電動車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小鵬仍需在實現盈利的同時保持技術領先、控制成本、拓展市場。能否在“賺錢”與“創新”之間找到長期平衡,將真正決定其能否從“活下去”走向“活得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