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根據央視報道,中國宣布正式啟動小行星撞擊防御計劃。
根據吳偉仁院士的介紹,中國準備采用“伴飛+撞擊+伴飛”的任務模式,發射觀測器和撞擊器,然后在距離地球1000萬公里以外對小行星進行撞擊,解除目標小行星在未來100年內撞擊地球的風險。
![]()
聽著是夸張了點,但這事是千真萬確的,沒和你開玩笑,有視頻為證。
這就是中國制定的 “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務",規劃撞擊一顆小行星來做實驗,為人類撐起一片保護傘。
小行星防御計劃有多難,我列組數據,你看看就知道了。
實際上每天都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但絕大多數小行星都會在大氣層里燒毀,變成某地可以欣賞到的一顆流星,威脅不到人類。
但其實這只是因為撞過來的小行星質量小而已,大的小行星撞地球這事概率極低但破壞力極大,被聯合國列為人類生存的二十大災難之首。
也就是未來最有可能滅亡人類的災難,小行星排第一位。
![]()
當小行星的直徑超過100米時,質量達到了130萬噸,撞擊能量足以把一個人類特大城市徹底夷為平地。
當小行星的直徑超過300米時,會滅絕一個大型國家的省,或者一個中型國家的全部,并導致區域文明崩潰。
當小行星的直徑超過1公里時,質量超過了20億噸,撞擊能量相當于66萬枚原子彈,結局就不止是滅絕一個省甚至一個大陸了,而是足以威脅整個人類文明。
![]()
根據科學家的模擬結果,當一顆直徑超1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會形成一個15-20公里的隕石坑,并在全球激發大地震,全球70%的大城市(如上海、紐約、東京)將被摧毀。
但這并沒有結束,撞擊還將導致超50億噸塵埃和硫酸鹽氣溶膠注入地球平流層,這會導致以下幾個可怕結果:
第一,全球氣溫將下降8-12℃,并持續3-5年,這會導致地球上的植物全部生長困難,進而導致生態系統崩潰,只有深海生態系統可能幸存。
第二,地球生態系統崩潰將導致人類的糧食減產最低80%以上,這還是考慮到人類文明可以使用電能來進行部分農業生產的前提下。
第三,全球將會普降酸雨數年,雨水的酸度pH≈4.0。
第四,臭氧層將會被破壞30~50%,需要10年以上才可以修復,這會導致地球上的紫外線強度大增。
以上幾個因素協同運作,將導致全球人類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第一個月內死亡15~20%,在5年內死亡80%以上,人類文明將徹底崩潰,倒退100~200年。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這種級別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雖然會毀滅世界,沉重打擊人類文明,但還不能滅絕所有人類,全人類還能有1~2成活下去,慢慢恢復文明。
當小行星的直徑超過10公里時,撞擊質量將超過1.3萬億噸。
整個地球將變成煉獄,時間持續數十年以上,所有呆在地球上的人類沒有任何幸存的可能性,文明將徹底滅絕,地球的上一任霸主恐龍就是在6000萬年前被一顆直徑超10公里的小行星給撞沒的。
實際上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滅絕人類文明不需要直徑超10公里的小行星,只要小行星的直徑超過了5公里,那就可以做到滅絕人類文明。
所以,人類科學家已經追蹤了太陽系內99%直徑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可以說只要人類能觀測到就一定會將其納入監測范圍,時刻記錄其當前位置。
根據科學家的估算,直徑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約 100 萬年發生一次;直徑大于2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約 300 萬年發生一次;直徑大于6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約1億年發生一次。
這是總體概率,但因為小行星的位置在時刻不規律變動,所以很多大型小行星都有一定的概率撞擊地球。
比如去年12月底,美國NASA 和歐洲航天局(ESA)就公布了一個消息,說一顆名為 2024 YR4 的近地小行星的軌道發生了變動,直徑約為50米左右,撞擊地球的風險提升至超1%,所以對全人類發出了預警。
2025年2月,美國NASA再次宣布,該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超過了3%,時間大約是2032年。
后來NASA又宣布根據最新的觀測數據,YR4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約等于零,但撞擊月球的概率提升至4%。
這幾個消息當時在全球引起了相當范圍的恐慌和討論度,直接導致了聯合國啟動了行星防御協議,也讓我們今年可以順水推舟的提出小行星防御計劃。
別怕,我們中國人來了,我們來防御小行星。
哪怕只是一顆直徑50米左右的迷你小行星,質量也超過20萬噸,速度也最低是在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之上的,撞擊地球的相對速度一般在12~30公里每秒。
這怎么防御?
我們提出的計劃是撞擊小行星,而撞擊這事最講究的就是質量。
人類目前最大的火箭,只能把100~150噸左右的物體,以第一宇宙速度(7.8 km/s)送入地球軌道。
而僅僅只有第一宇宙速度是無法脫離地球引力的,要去更遠的地方撞小行星,最低也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 km/s。
人類歷史上造出過的最大火箭是美國的“土星五號”,起飛重量約為2950噸,其送往月球軌道的有效載荷約為47噸,有效載荷比約1.6%。
僅僅只到月球軌道,我們傾盡全力送上去的質量就只有47噸。
而小行星的質量都是以萬噸為單位的,甚至是萬億噸。
這個質量差距,差不多相當于你騎著自行車,然后以撞擊的方式試圖去防御重型火車,或者相當于一只螞蟻試圖以撞擊的方式去防御大象,標準的蚍蜉撼樹。
但這并不代表我們無法通過撞擊的方式去防御小行星,因為我們并不是想消滅小行星,只是想讓小行星撞不到地球而已。
太空里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任何阻力,任何微小的力都可以對一個很大的物體產生作用,不會被阻力直接歸零。
我們的人造物體如果正面撞擊小行星,那和塵埃沒有任何區別,小行星的減速程度甚至都能低到無法觀測的級別。
但如果我們避開其前進方向,只從側面撞一下小行星,那就可以微弱的改變小行星的前進方向,造成一個很小很小的前進角度偏移。
小到幾乎沒有,但確實是有那么一點點。
這一點點的前進角度偏移,如果能提前1000萬公里甚至上億公里或更遠的地方施加,那經過漫長的前進之后,就會放大成上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以上的軌跡偏移。
只要讓小行星和地球擦邊而過,那就行了,就算防御小行星成功了,所以我們的撞擊目標是“讓該小行星百年內無法威脅地球”,而不是永久消滅該小行星。
聽起來似乎沒問題,那實施難度在哪里?
第一個難點就要讓至少幾十噸以上的物體達到第二宇宙速度,脫離地球軌道,僅這一點,全球就只有中美能做到,其他國家全部淘汰出局。
第二個難點,是我們要具備超遠程精確打擊能力,要讓發射出去的火箭,在經過了1000萬公里以上的航程后,依然能按照我們的要求,以特定角度恰好命中前進中的小行星。
不僅要隔著1000萬公里準確命中目標,而且要特定角度,否則無法改變小行星的前進軌跡。
難度這么大,那研究建設這個小行星防御系統有什么意義?
有人說只要能改變小行星的前進軌跡,那我們既可以讓小行星偏離地球,也可以讓小行星命中地球的特定位置,成為一種新型武器。
這種就是過于的陰謀論了,改變小行星前進軌跡這種手段是無法成為武器的,因為其需要經過幾年的前進才能命中地球,而且讓小行星錯開地球,和精確控制小行星命中地球的某個地方,那完全是兩個維度的難度,太空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可以微弱影響小行星軌跡,人類目前完全不可能有這個技術去精確控制小行星。
浪費時間精力做這種事,還不如直接發射核彈算了,比控制小行星當武器省事多了,反正你要是敢拿小行星當武器,有核國家一樣會當成是核攻擊的。
我們研究小行星防御系統,最大的目的就是保衛人類,不是自夸,確實如此,人類目前是有觀測極限的,對太陽系外的小行星是無法做到全部觀測的。
雖然說目前觀測的是沒有,但幾公里級別的小行星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冒出來了,概率約等于零,但并不是零。
人類沒有小行星防御技術,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但要是有國家掌握了這個技術,那到時候就可以保衛人類文明,這會讓人類文明多了一張自保的底牌,平時睡覺踏實多了。
然后這種實驗,實際上就是在研究加強版的導彈防御系統,因為我們要在1000萬公里以外攔截小行星,這需要的觀測技術和引導精度非常逆天。
而且我們能在1000萬公里外精確撞擊小行星,就有能力在地球家門口撞擊任何固定軌跡的人造物體,那從理論上說,擁有小行星防御技術的國家,將可以獲得制太空權,在戰時清除其他國家在太空中布置的衛星。
然后研發這等高科技所帶來的一系列基礎科技升級,日后也可以下放到中國的其他行業,帶來中國整體科技實力的提升。
研究推進防御小行星這種事,既能得到保衛人類文明的大義,還能獲得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也能直觀體現國家實力,增加國家的震懾力。
好處很多,但必須有能力做到這件事,才能去拿這個好處,否則毫無意義。
2022年9月,美國曾經用一顆0.6噸的航天器,以6.6公里每秒的速度,在近地軌道主動撞擊了一顆小行星。
6.6公里每秒,連穩定在地球軌道運行要求的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都沒達到,更達不到脫離地球軌道需要的第二宇宙速度,這技術對防御小行星毫無意義,研究出來就是為了撞別國衛星的,而衛星的尺寸遠小于小行星,所以這技術精度不足,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只能當一個技術儲備。
而中國這次選擇的撞擊距離是1000萬公里以外,遠遠超過了地月距離38.4萬公里,必須要突破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這是真正想攔截改變小行星軌跡才會這么做,否則只研究在地球附近怎么撞東西就行了。
美國NASA今年初在全球廣泛制造輿論,渲染小行星威脅,說什么1%或者3%撞擊地球概率啥的,后來又降低到了約等于零,確實有一定關心人類的因素,因為那個小行星的軌跡確實是過于靠近地球,還有4%概率撞月球,這一點其他國家的科學家計算后也認可了。
實際上NASA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經費搞研發,前期的那些“計算誤差”很有可能是故意的。
但美國白宮的特朗普沒有搭理NASA,這錢沒要到。
全球的輿論鋪墊工作美國NASA都已經弄好了,好多國家的人類也都已經害怕恐慌了,聯合國行星防御協議都啟動了,結果整個地球都沒有國家站出來防御小行星,這不太好吧。
所以中國站出來了,笑納了美國NASA剛做好的輿論成果,順理成章的宣布研發人類小行星撞擊防御計劃。
謝謝啊。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