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粉是全世界最貴的奶粉,現在市面主流的奶粉幾乎全是智商稅,沒有性價比可言。為什么會這樣講?
看看奶粉行業數據就知道了,現在生育率持續低迷,新生兒減少。按理說,嬰兒奶粉行業肯定是下滑的呀,但不好意思,居然逆勢增長了。今年第一季度奶粉銷售總額增長2.3%。
這背后原因就是超高端奶粉賣得越來越好了,400元以上的超高端奶粉市場占比為33.2%,300元以上超高端占比31.2%,200到300元高端占比24.2%,150到200元中端占比只有8.6%,150元以下中低端占比居然只有可憐的2.7%。
這是不是很離譜?我們現在人均收入也就只有三五千,怎么在奶粉消費上都干到了超高端的檔次了?
過去母嬰圈有個熱門話題說:“我給孩子喝100多的奶粉,應該有愧疚嗎?”我現在來告訴你,完全不用愧疚,普通家庭選100多的奶粉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首先你要知道,所有奶粉單罐成本都是在40到60塊之間,100多的奶粉和三四百的奶粉成本差異不會超過10塊。不僅成本差異小,奶粉之間的營養價值差異其實也是微乎其微。
比如這幾年A2奶粉概念炒得特別火,說這個蛋白質怎么怎么特別,只有攜帶特定基因的奶牛才能夠分泌這種高級牛奶。但其實這個A2是沒有得到科學驗證的,是一個新的概念。所以你沒辦法證明,也沒辦法證偽。
更荒誕的是,之前有人爆料,某廠家把同樣的奶粉換個包裝,貼上A2蛋白標簽。為啥說是同款的奶粉呢?因為這個A2奶粉和普通奶粉注冊號居然是一樣的。注冊號相同就說明配方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廠家僅僅是換個包裝貼個標,價格就能上漲50%。你說這有多離譜。
我們還可以對比一下國外,我們熱銷的嬰兒奶粉都在300往上,歐美主流奶粉價格是40到50美刀,折算下來差不多也是300人民幣一罐。
可是你別忘了,歐美人均GDP是我們的好幾倍,他們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是遠高于我們的。我們收入3000,花300買奶粉,他們收入3000,花50塊買奶粉。這就已經說明國內奶粉溢價過高了。
問題來了,為什么奶粉企業不講性價比呢?同樣的品質,你賣350賣150,難道不是賣150更受歡迎嗎?
錯,大錯特錯,嬰兒奶粉從來是賣得越貴,越受歡迎。來給大家看一段采訪:“不覺得同樣的奶粉我賣300,就比賣200的好賣,我們也有200以下的產品,但消費者不買。消費者的認知是好的就等于是貴的。對,中國有句老話,好貴好貴,所以很多人認為貴的才好,好的才貴。”資本就是通過拿捏消費者這種心理推出各種所謂的高端奶粉來收割韭菜。
當然,大家不敢買便宜奶粉,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響,擔心買到有問題的奶粉。這個其實不用焦慮。毒奶粉事件后,我國對嬰幼兒奶粉產業監管變得非常嚴格。
現在奶粉都有“國食注字”四個字,后面跟著一串編號,這就說明這款奶粉已經通過國家質檢了。這個質檢不是工廠拿個樣品送過去走流程,而是全國隨機抽查。首先是國家乳制品監督局會隨機到工廠抽檢,其次是全國各地都有市場監督員,他們會隨機在線上和線下購買產品,然后發送給各個檢測機構。送過去的也不是帶包裝的奶粉,而是沒有任何品牌信息的實驗樣品。
同時,對嬰兒奶粉一直堅持異地檢測原則。比如在廣東抽查的奶粉,最終可能會被要求到山東做檢測。這樣就能避免機構有作假的可能。
說了這么多,總結下來就兩句話。
第一,我國對嬰幼兒奶粉監管足夠嚴了,沒必要非得買進口的多花冤枉錢。
第二,國標要求下的嬰兒奶粉配方大同小異,超過250塊錢的奶粉,基本都是在收割智商稅。
如果你是土豪,當然可以挑貴的買,反正情緒價值也是價值。但如果你是普通家庭,我真心建議選個一兩百塊的奶粉就足夠了,沒必要被資本營銷牽著鼻子走。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