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廬陽區的合肥一中長江路校區正式重啟。這標志著合肥一中進入了“一校四區——江河湖海(長江路校區、淝河校區、濱湖校區、瑤海校區)協同并進、多元一體的新發展格局。
這不是簡單的校區重啟,是合肥一中文化的回歸,更是合肥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特色’發展的新起點。那么,這個讓全城牽掛的校區,到底藏著多少驚喜?“江河湖海” 四校區格局又將如何影響合肥教育?
![]()
圖片來源:合肥樓市拍攝
NO.1|壹
拆解“江河湖海”合肥一中四校區
提到合肥一中,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濱湖校區”——作為學校遷址后的主力校區,它承載了近20年的教學使命。但隨著長江路校區的重啟,“一校四區”的版圖正式成型,而 “江河湖海” 的命名巧思,更藏著學校對每個校區的精準定位。
先搞懂:“江河湖海” 四校區各有啥特色?
“江”—— 長江路校區
作為合肥一中的“本部發源地”,長江路校區位于廬陽區核心地段,在功能上,長江路校區是四校區中唯一主打“小規模精品化”的試點,今年計劃招生500人,后續將重點探索小規模、精品化教學模式。
![]()
合肥市第一中學長江路校區效果圖
“河”—— 淝河校區
位于包河區的淝河校區2024年已啟用,致力于文化傳承、課程改革、拔尖人才培養和學生全面發展,引入豐富選修課程,增加實踐學習選擇,并設立跨學科課程,以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
合肥市第一中學淝河校區效果圖
“湖”—— 濱湖校區
作為目前合肥一中的“主力校區”,濱湖校區占地216畝,擁有完善的硬件設施,是四校區中規模最大、師資最齊全的校區,主打“綜合均衡發展”,承擔著學校核心的教學與升學任務,也是其他校區的 “資源支撐基地”。
“海”—— 瑤海校區
瑤海校區2022年啟用,采用“本部派遣+自主招聘”模式,2025年高考屏蔽生3人,600分以上人數530人依托合肥一中品牌迅速崛起,2024年統招線698分,成為僅次于濱湖的第二選擇。
![]()
NO.2|貳
“精品化教學”,到底“精”在哪?
合肥一中長江路校區在2025年秋季學期正式重啟,標志著學校進入了“一校四區——江河湖海”協同并進的新發展格局。該校區秉持“小規模、精品化”的教學理念,今年計劃招生500人,共設置10個教學班,全面推行50人以內的小班教學。
這種精細化的配置旨在使教師能夠充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緒變化,實現真正的個性化培養。與傳統的“精英化”或“高收費”模式不同,長江路校區的教育理念側重于精準服務與綜合素質培養。
校區擁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包括50間標準教室、多媒體教室、實驗樓、藝術樓及高標準食堂,為多樣化教學提供了硬件支撐。師資隊伍以合肥一中2007年濱湖校區的“鐵軍團隊”為核心,同時吸納了通過“綠色通道”引進的優秀人才及校內遴選的骨干教師,確保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傳承。校區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有溫度、有特長、有責任感的學生”,而非“只會考試的機器”。
這里承載著合肥一中百余年文脈賡續的歷史底蘊,致力于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其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成為輻射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基地。長江路校區的重啟不僅是物理空間的回歸,更是合一文化深情回歸與教育初心的時代賡續。
NO.3|叁
結語
合肥一中長江路校區的重啟,不僅牽動著家長和校友的心,也對合肥的區域發展、教育資源布局產生深遠影響。
合肥一中長江路校區位于廬陽區核心地段,重啟后填補了老城區優質高中資源空白,提升了區域教育濃度。這有望帶動周邊二手房價值穩中有升,但需警惕學區房炒作,因四校區實行統一招生政策,不存在長江路專屬學區。校區重啟也是老城更新的一部分,能激活商業和文化活力,吸引更多家庭留在廬陽。
對合肥教育整體而言,“江河湖海”四校區格局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廬陽、包河、濱湖、瑤海四大區域,有效緩解“擇校熱”和跨區通勤壓力,促進教育均衡。各校區差異化定位(如長江路精品化、淝河科創等)提供了多元化選擇,支持合肥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
在城市規劃層面,四校區布局與合肥“多中心、組團式”發展戰略高度契合,通過教育資源多點分布,完善了各區域生活配套,使居民在不同區域都能享受優質生活,推動城市功能優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