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往往面臨更多的慢病影響和健康問題,藥物調理治療,進行相關疾病的預防,也是很多老年人維持健康的重要干預措施。但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身體機能的變化,肝腎功能的下降等因素影響,用藥期間發生風險的幾率也比中青年人要更高。
![]()
也正是因為如此,對于老年朋友保護健康來說,一直要強調藥物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盡可能少,盡可能安全的藥物,進行疾病的緩解改善預防,才是正確合理的用藥方式。
早在2023年,美國老年人醫學會(AGS)就發布了針對老年人各類健康問題,識別不適合使用相關藥物的Beer 標準,該標準目前仍然是臨床上用以參考的重要文件之一,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結合這項標準中的相關內容,為大家總結老年人不宜長期服用的6類常見藥物。
![]()
苯二氮卓類藥物
苯二氮卓類藥物是傳統的鎮靜催眠藥物,其中的地西泮(俗名)安定,經常會被很多老年人用于改善焦慮,失眠等問題,此外還有勞拉西泮,三唑侖,氯硝西泮等藥物,此類藥物不但用于改善睡眠障礙問題,也是治療焦慮癥,抗驚厥的臨床常用藥物。
老年人是發生睡眠障礙、焦慮癥的高風險人群,也有很多老年朋友會選擇苯二氮卓類藥物進行改善,但此類藥物可能帶來的用藥風險,往往也是巨大的。苯二氮卓類藥物具有針對中樞神經的鎮靜催眠作用,會加大白天嗜睡,跌倒骨折的風險,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跌倒后發生骨折,往往會成為“人生中的最后一跤”,而藥物因素帶來的這種風險,卻往往會被忽視。
![]()
對于一些高齡的老年人,長期服用此類藥物,還會逐漸損傷認知功能,導致逐漸變得“越來越糊涂”(譫妄),這種藥物帶來的認知功能障礙風險,也值得特別關注。
此外,此類藥物還具有成癮性和依賴性,一旦停藥,會帶來停藥反彈的問題,加大焦慮癥、失眠癥的嚴重程度,這種長期用藥帶來的藥物依賴風險,也是值得注意的。
因此,對于老年人來說,如果有失眠、焦慮等問題,也要避免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如確需用藥,應盡量選擇短期使用或替代療法。
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
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主要是名字里帶有“拉唑”的各類藥物,很多朋友常用的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等,都屬于此類藥物,是臨床時用于治療胃酸分泌過多引發的多種不適癥狀或消化道潰瘍問題的常用藥物。
有不少老年朋友,都有這樣那樣的消化道疾病問題,也經常會出現胃酸分泌過多的問題,因此拉唑類藥物也成了他們離不開的“長期用藥”,但實際上,長期使用此類藥物,也會帶來諸多的健康風險。
![]()
長期服用拉唑類藥物會影響胃酸正常分泌,進而影響多種營養成分的吸收,因此,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藥物的老年人,會有更高的骨質疏松(缺鈣、鎂),神經病變,貧血(缺維生素B12)風險,此外,研究還發現,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還會加大肝癌等消化系統癌癥的發生風險。
因此,對于拉唑類藥物來說,除非是一些必要情況,如巴雷特食管炎,服用抗凝藥物保護胃黏膜等情況,一般都不宜長期一直吃,嚴格遵醫囑按療程短期服用,才是更安全的用藥方式。
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及阿片類藥物
疼痛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腰腿痛,關節痛,神經痛等問題,困擾很多老年朋友,而在止痛治療方面,阿片類藥物,以及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體抗炎藥物,也是經常被長期使用,用于緩解疼痛的常見藥物。
![]()
阿片類藥物長期服用,不但會形成藥物依賴,還會加大嚴重便秘,跌倒,認知損傷風險,而非甾體抗炎藥物長期服用,則會增加消化道出血、腎功能受損的風險,一些高選擇性的非甾體抗炎藥,還有可能會加大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都應該盡量避免長期一直使用這些藥物。
如可能,老年人應該盡量選擇外用的非甾體抗炎藥物或其他的神經痛緩解藥物,如必須用藥,盡量短期使用,盡量避免長期一直吃此類藥物。
抗生素類藥物
老年人,特別是一些老年女性,會有反復發作的泌尿系統感染問題,這正是因為如此,有些老年朋友會通過長期服用抗生素來預防感染問題,但這樣做的風險,卻往往會被忽略。
![]()
長期服用抗生素,一方面會造成一定的耐藥風險,如果出現耐藥菌感染的問題,反而會面臨無藥可用或必需使用副作用巨大的抗菌藥物治療的用藥難題,另一方面,目前的抗生素都具有廣譜抗菌作用,長期服用會對腸道菌群造成損傷,進而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甚至會對免疫力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對于抗生素類藥物來說,應該短期對癥按療程足量使用,但不宜為了預防疾病而長期服用。
傳統抗過敏藥物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出現過敏、瘙癢等問題的幾率會逐漸減少,但也有不少過敏體質的老年朋友,為了抗過敏,會選擇長期服用苯海拉明,撲爾敏等抗過敏藥物。
此類藥物屬于第一代的抗組胺藥物,具有較強的抗膽堿能作用,會帶來嗜睡,口干,尿潴留,跌倒以及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因此,也是不宜長期服用的藥物。
對于老年人的過敏瘙癢問題,一方面可以考慮選擇新一代的抗過敏藥物進行改善,另一方面也要排查病因,針對引發瘙癢的具體原因是對癥治療,而非出現瘙癢就吃抗過敏藥物。
抗抑郁藥物
老年人由于社交活動減少,生活中遇到悲傷事件(如失去伴侶等)的幾率也增加,往往也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但對于抑郁問題來說,治療抑郁癥的相關藥物,老年人群還是應該慎用。
![]()
特別是三環類的抗抑郁藥物,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此類藥物具有強烈的抗膽堿作用和交感副交感神經阻滯效應,會帶來心室傳導阻滯、跌倒,認知功能惡化等重要風險;而帕羅西汀,氟西汀等SSRI藥物,則可能會帶來老年人低鈉血癥,出現風險增加等副作用,都應該慎用,也要避免長期服用帶來累積的用藥風險。
總而言之,對于老年人來說,選擇使用藥物時,特別是對于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需要采取更加審慎的態度,除了要考慮藥物本身的長期應用風險之外,還要考慮在多種共病條件下,老年人合用多種藥物的可能存在的藥物相互作用風險。
希望這篇文章對于老年朋友的合理用藥能夠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更靠譜的健康科普知識。
參考文獻: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23 updated AGS Beers Criteria? for 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use in older adults. (2023), JAG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