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映前有一個大大的熱搜,易烊千璽是該片的老板之一。
上映之后,無論是宣發還是粉絲都不約而同的不再提這件事了,蠻真實。
因為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如芒刺背,如鯁在喉,如坐針氈,盡早分割,免得惹禍上身。
![]()
這片有多無聊?說實話,好久沒在影院看過這么難看的片子了。
影廳加我總共5個人,我在第三排,一對在第五排,另一對在最后一排,2個人走了,2個人在打哈欠,而我在水群,過了半小時又走了一個。
![]()
家人們,你們能想象一部成人愛情片拍的特別低幼子供向嗎?都把我看麻了。
導演甚至還用幾場冗長的兒童劇,以及窮奇一家三口與猴和山的睡前小故事來反襯蔣奇明、張藝凡的愛情。
可片子的受眾是成年人啊,別以為加了個戀愛倒計時就高概念了,就有深度了,你三體啊。
![]()
整體觀感就像一段演的漫不經心,其實很刻意。
又沒有主題又自以為是藝術,很浪漫的抽象vlog,想到什么說什么,哪有什么邏輯可言。
觀眾都沒感覺他們相愛,主角已經愛的死去活來了,只余觀眾面面相覷,他們怎么就要死要活,海誓山盟了。
![]()
為了讓蔣奇明和張藝凡再次相遇,順帶引出七年之約。
祭了露了兩面,念了三句臺詞,說了一句廣告,在片中飾演蔣奇明的父親的楊皓宇。
![]()
兩個人為了不讓七天戀愛期立馬結束,約定每隔一段時間再見面,然后劇情就進入到漫長的煎熬。
你放幾段ppt,配幾句話,我放幾段幻燈片,配幾句話,這么早古且乏味的編排,但凡念過幾天書也不至于此。
![]()
兩個人七年沒見,一見面就干柴烈火,云雨過后的賢者時刻。
張藝凡對蔣奇明說:“你知道嗎?七年里我有半年都在想這件事。”
蔣奇明問:“怎么想的?”她說:“我想的沒你做的好”,這般情話,導演不會覺得自己很深情吧,很感動吧。
實際上呢?宛如張藝凡的臺詞,綿軟無力,沒勁兒,也像蔣奇明的情緒,莫名其妙,不知所謂。
![]()
七天、七年、一輩子,你用七天生命來愛我,我用余生思念。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你讓AI寫三行情詩都寫不出這種爛劇情。
國產愛情倒是過了打架、墮胎、多角戀的叛逆期,卻演變成了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老這么矯情,哪會有好愛情片。
![]()
最關鍵的是導演還沒用好蔣奇明。
演過啞巴、方言,這次換普通話,以為是新的蔣奇明,卻演成了嬌柔做作,惺惺作態,扭扭捏捏。
故事差,演員不行,這片真是一無是處。
![]()
如果有人覺得《7天》好看,聽看過人的一句勸吧,吃點好的,真想去看的話,試著數幾遍“煎熬”的筆畫,這樣時間過得快一點。
這破片子還能提名上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上影節沒含金量都不用別人說,一部《脫韁者也》,一部《7天》,自己就證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