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這個時代,奔忙與算計常常蓋過了善意與良心。
可總有人,在縫隙里留下細微卻堅定的注腳。
這些注腳,也許不驚天動地,卻像潮水消落后的礁石,固執而真實,證明并不是一切都要被遺忘和湮沒。
今天,不談“負能量”。
胖胖認為,鞭策世道人心,和放大那些值得敬佩的舉動,從來不沖突。
人間的光亮若不被看見,黑暗就會自以為理所當然。
8月31日,紅星新聞有一則報道:
浙江義烏一批發店店主發布視頻,稱店內兩名暑假兼職的大學生即將開學,自己在現場結清了64天工資。
視頻發布后,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記者聯系上了這位店主袁先生。
據他介紹,兩位大學生從6月一直干到8月底,全勤無缺,每天早上八點準時上班,晚上七點半才下班。
最終,袁先生給他們每人發了15000元工資,另外還有1000元高溫補貼。
袁先生說,他們倆非常認真、踏實、優秀。
相比起工作強度,月薪七千多并不算高。
他還補充了一句話:“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樣才能永遠挺直腰桿。”
這件事之所以胖胖想拿出來說道說道,不是因為工資數額,也不是因為這個舉動有什么驚天動地的效果,而是因為它在當下環境里,顯得格外“稀缺”。
是的,一個老板給工人發工資,本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勞動法白紙黑字寫著:
付出勞動就該得到報酬。
可為什么到今天,這么一個“正常”的行為,居然能成為社會新聞?這就值得我們好好琢磨。
有時候,社會的病癥恰恰體現在這種“稀松平常的事情”被當成新聞。
胖胖說一句話糙理不糙的話,這個老板只是做了該做的平常事。
但為什么會引發網友的贊許?
因為在不少人的現實經歷里,拖欠工資、不講誠信,早已見怪不怪。
很多時候,扎心的真相是:
如果大家都在遵守規則,就不會有人因為守規則而被當成“異類”。
所以,行為來自于心性。
這就是為什么,袁先生的做法能得到一片點贊。
因為他不僅是按時結賬,更是主動強調“人走賬清”,不給年輕人留下陰影。
也正是這樣,很多網友說他是“良心老板”,其實話里帶著幾分無奈。
為什么要特別強調“良心”?因為“無良”的案例太多了。
在一個環境里,某種本應“理所當然”的行為,卻成了“驚喜”;那不是進步,而是失落后的瞬間曙光。
再說回這兩位大學生。
64天全勤,每天差不多11個半小時,早上八點準時過來工作,晚上七點半才下班。
其實算下來,拿到每人16000元的報酬,平均到每天在250元,看起來不少,換句話說,性價比已經算是很高了。
袁先生自己提到:“我以前也打過暑假工,會擔心老板少結或不結工錢。”所以他換位思考,不想讓年輕人心寒。這其實點出了一個很深的東西:
善意,常常來自共情,有時是因為親身經歷過痛感,也有時是因為愿意換位思考。
而冷漠,不見得全是優越感作祟,更多時候是一種麻木,或者選擇性忽視。
不同的人,走到不同的境地,反應各異,但這更說明了:
社會若只依賴個人的良心,就必然參差不齊;唯有規則,才能讓尊重變成最基本的保障。
有人從未經歷過討薪的屈辱,所以漠然;也有人曾經被拖欠過工資,但后來反而變本加厲,覺得我被打壓過,你也得忍。
前者是缺乏體會,后者是把自己的傷痛轉化成對他人的苛刻。
無論哪一種,本質上都指向一個事實:
如果缺少規則約束,人性很容易在“同理”與“冷漠”之間搖擺,甚至滑向更殘酷的一面。
所以胖胖要強調,不是袁先生“有多偉大”,而是這本該成為社會共識的事情,在現實中變得稀缺。
換個角度看,為什么媒體會報道這件事?
因為它符合一個時代的“稀缺敘事”。
我們需要通過一個小小的光點,來證明人性里還有溫暖,用光亮透射黑暗。
它顯現出的,也是“世上本無所謂的路,走的人多了便成其為路”的魯迅式的渺茫的希望。
這種報道能給公眾提供一種對照,讓大家意識到:原來還有老板會這么做。
但同時,社會如果真要進步,就得讓這種行為常態化,而不是靠偶爾的“良心”來挽回信心。
對吧?我們到底是想要一個依賴“好人”的社會,還是一個靠規則運轉的社會?
依賴好人固然讓人溫暖,但也極不穩定。
今天你遇到的是袁先生,明天遇到的也許是個拖欠工資的老板。
規則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胖胖這不是要貶低袁先生的善意,而是胖胖要強調:
社會不該把希望寄托在個別人的善意上。
個體若總是渴求“包青天”的救主文化,其實就是在放棄自我爭取和制度建設。
這樣的思維慣性,才是真正拖住我們前行的枷鎖。
個體的光芒固然珍貴,但如果沒有制度和文化的托底,這些光芒終究只能是孤島。
在這個充滿算計的時代,善意顯得尤為珍貴。
袁先生的故事,給了我們一面鏡子。
鏡子里照見的,不只是他的良心,也映出了我們的社會現狀。
勞動者需要的不只是溫暖人心的偶爾一見,而是理所當然的制度保障;企業家需要的也不只是輿論的褒獎,而是對規則的長久堅守。
人間的光亮,需要被看見;但更重要的,是讓它不再稀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