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家住金普新區董家溝街道
臥龍園小區的10余名居民
手捧繡著
“心系民生 梯升幸福”的錦旗
專程來到街道表達謝意
![]()
“以前坐電梯總是提心吊膽,現在新電梯又安全又舒適,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辦了這件大實事!”居民代表宋玉玲激動地說。這一幕,標志著臥龍園小區111部老舊電梯更新工程圓滿收官,3349戶居民從此告別“步步驚心”的困擾。
![]()
![]()
民心所向
根治居民“心頭之患”
臥龍園小區一、二期是金普新區最早建成的高層小區之一。電梯因使用年限長,老化破損嚴重,時常出現故障,影響居民日常出行,并存在安全隱患。“電梯有時像‘病號’,三天兩頭‘鬧脾氣’。”臥龍園小區6號樓居民王大爺說。據了解,2024年該小區電梯故障報修次數高達100多次,維修費用逐年攀升,卻治標不治本。
2024年春天,國家推出使用超長期國債對老舊電梯實施改造的惠民政策,這一政策精準聚焦民生痛點,猶如一場及時雨,為老舊小區電梯更新帶來了希望。經金普新區住建局指導,董家溝街道積極爭取,臥龍園小區成為大連市首批老舊電梯更新項目,111部電梯的改造數量位居金普新區之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資金全部由國家超長期國債和金普新區國企承擔,居民無需支付任何費用,真正實現了“零負擔”換新梯。
![]()
攻堅克難
98天完成電梯改造
4月17日,隨著第一臺老舊電梯停運改造,一場民生攻堅戰正式打響。董家溝街道黨工委建立“1+3+N”工作體系,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搭建街道、社區、物業三級聯動平臺,整合N方資源力量,組建了以黨員為骨干的“紅色服務隊”,解決施工期間居民的實際困難。
開工前夕,臥龍社區黨總支書記帶著黨員和樓長挨家挨戶走訪到深夜。“3號樓有位癱瘓在床的王大爺,4號樓住著即將高考的小林,還有獨居的張奶奶……”這些特殊居民的需求,都被詳細記錄在社區的工作日志上。這不是簡單的設備更換,而是一次溫暖的民生接力。增設臨時安置點,解決了更換電梯期間行動不便居民上下樓難的問題;與施工隊反復協調分步驟錯峰施工,確保102名考生學習不受影響;幫助居民妥善處理堆放在樓梯間的雜物,確保無安全隱患、施工不受影響……在施工的98天里,街道干部下沉社區36次,召開協調會16場,解決各類問題29個。一組數據尤為動人:施工期間,社區干部平均每天工作14小時,接到居民來電345次,通過耐心解釋,化解矛盾17起,而最終收獲的是3349戶居民100%的滿意度。
幸福升級
小電梯轉動大民生
如今走進臥龍園小區,在小區文化廣場上,孩子們在新安裝的休閑設施旁嬉戲玩耍,老人們坐在嶄新的長椅上閑話家常;嶄新的電梯轎廂里,居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7號樓的退休教師李阿姨為此特意作了一首詩:“舊梯搖晃心發悶,新梯安穩人舒暢;黨的恩情記心上,幸福生活萬年長。”
值得一提的是,新電梯特別加裝了智能識別系統,徹底杜絕電動車上樓現象。“以前總有人推電動車進電梯,現在系統識別自動報警,樓道里再也看不到‘飛線充電’了。”物業經理說。這一舉措從根本上消除了樓內充電安全隱患,居民們紛紛點贊。
夜幕降臨,小區里亮起溫暖的燈光。新電梯平穩運行的氣流聲,仿佛在訴說著這里發生的動人故事。從中央惠民政策的陽光雨露,到基層黨組織的精心實施,再到人民群眾的幸福笑容,這111部電梯的更新歷程,生動詮釋了“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的深刻內涵,也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溫暖注腳。
信源:金普發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