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松江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主辦,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承辦的“網絡文明新風尚,理性上網我先行”2025年松江區網絡文明作品創新賽作品發布會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舉行。松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顧建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吳嘉敏出席發布會。活動現場發布了平面、文創、視頻三類獲獎作品名單,并為獲獎者授獎。本次獲獎的優秀作品還將通過東方網等平臺向公眾展播,引導廣大網民自覺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共同營造清朗、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網絡文明作為伴隨互聯網發展而生的新文明形態,已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從2024年起,松江區委網信辦充分挖掘區域內高校資源集聚優勢,聯動全區10所高校持續探索地校共建新模式,推動網絡文明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以創新賽的形式充分調動高校學生建設網絡文明的主體意識。今年與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共同打造的第二屆網絡文明創新賽事,自5月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共征集作品600余件。
![]()
參賽的作品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創意新穎。有的以傳統非遺為靈感源泉,巧妙融入網絡文明元素,用獨特的藝術語言傳遞共建網絡文明的呼吁;有的風格強烈,運用大膽的配色和獨特的視覺效果,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激發人們對網絡文明的關注;有的緊跟時代步伐,嘗試運用人工智能軟件進行創作,融合科技與藝術為網絡文明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展現了創作者們對網絡文明建設的深入思考和獨特見解。
![]()
經過評審,共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作品21件。其中,《網絡誠信》《網絡世代》及《‘謠’不可信》等作品分別獲得平面類、文創類和視頻類作品一等獎。“之所以創作這幅作品是希望能夠通過它呼吁大家在網絡生活中也要恪守誠信法則,共建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生態。”一等獎作品《網絡誠信》作者潘一泓告訴記者,自己把象征誠信的指紋和wifi圖標重構組合,輔以對比強烈的視覺搭配,希望能借此呼吁網友對誠信的關注與自覺。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是地校文明共建的生動實踐,也實現了網絡文明與高校思政課程的有機結合。比賽期間,區委網信辦選派專家學者為高校學生開展網絡文明專業知識宣講;高校則圍繞網絡文明主題,形成創新賽與網信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網絡誠信》這幅作品便是在這樣的創作氛圍里誕生的。“既鍛煉了我們的專業設計技能,也讓大家更深刻地認識到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和管理的重要性,感覺受益匪淺。”潘一泓表示。
■記者 李爽 攝報
■文字編輯 張小小
■欄目責編 張小小 ■欄目主編 葉偉
上觀號作者:上海松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