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平陸運河迎來開工建設三周年,項目從“攻堅戰”轉入“收官戰”,自開工以來,南寧海事局承擔起水上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工作,靠前監管、精細服務,助力平陸運河打造“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廉潔工程”,持續保持了平陸運河南寧段開工建設以來“零重大安全事故、零死亡、零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記錄。
![]()
![]()
1
立足職能 靠前保障
在平陸運河開工建設前,南寧海事局主動對接施工單位和項目業主,促成№HD1標段在平陸運河航道工程15個標段中率先獲得水上水下作業和活動許可。建設過程中,南寧海事局先后設立平陸運河平塘現場監管工作組、平陸運河政務服務專窗、平陸運河海事監管服務站,將監管和服務的關口前移,為平陸運河建設提供“貼身”服務。
![]()
![]()
2
精準管控 安全守護
南寧海事局以“五個聚焦”排查風險、治理隱患,為平陸運河安全建設保駕護航。
![]()
聚焦施工船舶安全管理,開展“一船一驗”,把好船舶安全“準入”關,重點查驗船體改造、用途變更船舶,拒絕安全質量低的船舶進場施工,確保進場船舶“零缺陷”達標。
![]()
聚焦船員資質符合要求,先后6次協調有資質的船員培訓機構到平陸運河現場,協助解決平陸運河10個標段196名施工船舶作業人員適崗適任問題。開展平陸運河江海直達運輸船舶船員培養研究,組織編寫平陸運河海船進江船員航線及內河船舶出海航線簽注培訓教材及題庫。
![]()
聚焦施工安全,建立施工船舶“清單化”管理機制,制定差異化監管方案3個,督促船舶管理公司、航道施工單位、橋梁施工單位以及業主單位切實履行好各自主體責任。加強對“三無”船舶、農(自)用船舶、其他新興業態在施工水域航行的安全宣傳和警示教育,開展航道航標布設情況、航標狀況分析。
![]()
聚焦船舶防污染,創新實施“零排放”管理,指導施工方建立“船-港-城”污染物閉環轉運機制。推廣“船對船”綠色供油模式,優化炸礁、疏浚工藝以減少對水生生物影響,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
![]()
聚焦應急管理,針對汛期、臺風期等特殊時段,建立“預警—響應—處置”標準化流程,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組織施工單位開展船舶碰撞、消防安全、人員失蹤、防臺防汛等應急演練8次,指導施工單位成功應對強臺風“摩羯”和2024年郁江1號洪水等自然災害襲擊。
![]()
![]()
3
政務服務 搭建橋梁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參與平陸運河項目建設的企業、船舶和船員開通海事政務“直通車”,提供集成審批“一攬子”套餐服務,申報材料減少30%,辦結時限較常規壓縮50%以上。積極回應施工方訴求,利用“局長直通車”機制,全力解決施工方提出的全線交通管制、新增水泥噴漿船舶進場作業、恢復№.QL1標段鋼棧橋水域通航等22項訴求。常態化開展專題研究,實施“揭榜掛帥”行動,開展課題研究,高效妥善解決平陸運河建設中的15項急難險重問題。
![]()
![]()
4
聯建共建 形成合力
加入西部陸海新通道航運安全發展聯盟,牽頭組織屬地交通、航道、船檢等部門及平陸運河項目相關建設單位簽訂合作備忘錄,強化信息互通共享,深化協同監管共治,深化數據分析與應用,建立預警預報、施工船舶安全聯合檢查等工作機制,構建水上安全共治共享新格局。建成全國船舶檢驗通檢互認平陸運河聯系點,推動解決了22艘外省籍工程船舶通檢互認難題,釋放了“1+1>2”的疊加效應;建立船舶維修企業信息庫,為區外船舶提供本地維修企業、備件供應商等信息咨詢12次,協調解決船舶應急維修5次。牽頭成立“運河紅帆 平陸先鋒”黨建聯建,與項目部簽訂廉潔工程合作備忘錄,釋放黨建“引領力”,助推平陸運河建設“加速度”。
來源 | 南寧海事局
審核 | 魏月星
責編 | 徐碧苑
編輯 | 鐘子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