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正值國家困難時期,錢學森向中科院領導寫信,認為自己工資過高,要求下調工資,原文如下:
“剛毅同志:
現在我所正在進行級別工資調整,我想利用這個機會也提出一個近年來留在我心中的一個問題。
這就是:我的工資除了職務上的原350元,還有作為學部常務委員的100元,每月450元,我認為工資過高。
請求組織扣除學部常務委員的100元補貼,另外350元也應降低。”
![]()
錢學森信件
雖然當時對普通人來說,450元的工資確實是筆巨款,但是錢學森不但要撫養兩個兒子,還要按月寄錢給父親、岳母還有妻子的奶媽等好幾人,每月剩余的工資也不算多。
主動要求降低工資的人不說聞所未聞,實在是罕見。但這不是錢學森第一次要求降低工資,也不是最后一次。
在西交大的錢學森圖書館中,還珍藏著錢學森的三張1996年的工資單,上面顯示1996年1月錢學森工資2129元。
2月1979元,3月同樣是1979元。
![]()
錢學森工資單
可能有人說,當時國家的平均工資水平也不高,北京地區的人均工資不過800元左右,錢老這2000元的工資不少了。
可是,要知道這時的國家早已經改革開放,在經商下海的浪潮下,大批人的收入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錢老。
要知道90年代名不見經傳的趙薇拍攝《還珠格格》時,每集的片酬高達3000元。在電視劇播出大火之后,她的片酬暴漲到每集10000元。
而當時的知名港臺明星,年收入在幾百萬的比比皆是。
錢老的工資可能不夠他們去高級餐廳吃幾次飯,或者買一兩件奢侈品。
但是他們對中國做出的貢獻能和錢老的百分之一相比較嗎?
“我雖然姓錢,但我不愛錢!”這是錢老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也是他一生對金錢態度的寫照。
1950年,錢學森作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每月講師薪資高達2000美元;他參與美國國防部武器的研究,工資每月1600美元;科研獎金每年則超過5萬美元。
![]()
錢學森彈道
同時他還是美國麻省理工終身教授的身份,美國綠卡獲得者和可以出入美國五角大樓參與多項秘密研究身份。
當時錢學森每年的各項收入加起來超過10萬美元,而美國普通民眾的收入不過4,5千美元一年。
但是,錢學森卻毅然放棄美國的高薪和崇高的地位,返回經歷了數十年戰亂的新中國。因為他實在不是為了錢和地位而返回的,而是為了報效祖國。
![]()
錢學森歸國
甚至美國海軍次長丹金布爾惱羞成怒:無論在哪里,錢學森都值五個師。無論怎樣,都不能放他回國。
1955年歸國之后,因為國家對錢學森格外重視,給予他的工資也不過每月335.8元。后來為了保障錢學森的生活,每月又增加了100元的補貼,和年終的500元科技獎。
這并非是國家舍不得,而是當時國家實在是太窮了。國家十位元帥的工資也不過500元左右,而十大將軍的工資只有425元。
但是錢學森歸國并不是為了錢,他是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新中國。
因此,在了解到國家的積貧積弱的現狀之后,他對自己拿的“高薪”深感不安。
尤其是在國家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錢學森考慮到國家實在困難,數次寫信向領導反映要求降薪,而這也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封降薪信件。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念此私自愧,今日不能忘。”
“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們最后對我的工作滿意的話,這就是對我的最高獎賞。”
![]()
兩彈一星元勛
1969年,鑒于錢學森對“兩彈一星”研究的巨大貢獻,和安全保衛的需求,國家特為錢學森安排了一座小樓供其全家居住,但他堅決拒絕。
在他看來,一間普通的家屬宿舍,幾件簡單甚至有些破舊的家具,就足以構成他的安逸的家庭。
1957年的時候,蘇聯送給他一份禮金,是2.6萬盧布,他全部捐出。
1958年,錢學森撰寫的《工程控制論》在國內出版,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稿酬與獎金共計1.15萬元。他將這筆巨款捐獻給中國科技大學的貧寒學生,用來資助他們完成學業和購買書籍。
除此之外,錢學森也時常與他人合寫文章或者著書,他總是主動把稿費讓予合作者。“我的工資比你高,你留著補貼家用吧。”他總是這樣說道。
![]()
錢學森故居
1995年,錢學森獲得何梁何利基金首屆“何梁何利優秀獎”,獎金100萬港元。當錢學森收到這筆巨額支票后,他隨即寫了委托書,把這筆巨款全部捐贈給了西部沙漠治理事業。
2001年,他又得到了霍英東杰出獎的100萬港元獎金,再次全額捐贈到促進沙產業發展基金用以治理西部治沙事業。
而這些僅僅是能夠公開查到的一些資料,更多的捐款信息可能錢老都記不清楚。
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父”等等這些贊譽都是屬于錢學森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他是世界科學史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這樣的人才在世界上無論是哪個國家夢寐以求的,但天佑中華,錢學森學成之后懷著一顆拳拳赤子之心,沖破重重阻撓毅然返回了新中國。為中國的火箭,核武器等研究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
錢學森博士
可以說,無論國家給予錢學森多高的待遇都無法和他做出的貢獻相提并論,而錢老對待金錢名利的態度更是讓人驚嘆。
反觀我們目前的社會,一部分大學教授不像教授,追名逐利;科研工作者不像科學家,手握資源為己謀私利。他們和錢老比起來,實在是云泥之差。
同時,我們國家要想跨越式的發展,實在是太需要重視人才了。
我們一方面要能吸引國外優秀人才來到中國建功立業;另一方面要能選拔出國內優秀人才,給予他們發揮自身才干的平臺。
![]()
同時大力提高人才的各項待遇水平,給他們良好的科研和生活環境,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才能真正的實現科技興國。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這是錢學森面對金錢的態度。
但是我們也要給予人才相應的待遇水平,這樣才不至于優秀人才寒了心。
畢竟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錢老式的人物實在是顯得太罕見了,也更突出了錢老的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