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生活或許有風雨,卻總有人在平凡的日子里,用善意編織溫暖的網。他們可能是默默付出的親人,是守望相助的鄰里,是素不相識卻伸出援手的陌生人。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串聯起一座城市的溫情底色,也讓我們看到,善良從未缺席,堅守自有力量。
即日起,黃河新聞網長治頻道推出“長治暖光”專題欄目,記者將走進這些溫暖故事的現場,用筆尖記錄那些不期而遇的感動,用鏡頭捕捉那些直抵人心的瞬間,希望這些故事能讓更多人感受到長治這座城市的溫度,也讓這份溫暖不斷傳遞,凝聚成推動社會前行的柔軟而堅定的力量。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記者王青平 牛麗麗)近日,在長子縣及周邊鄉村的街頭巷尾,總能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支起大鍋、燃起爐火,將熱氣騰騰的飯菜遞到環衛工人和老人手中。這支被大家親切稱為“長子三阿哥公益愛心餐”的團隊,已順利完成第十四站公益行動,他們用樸實的行動傳遞著城市溫度,讓“關愛留守老人,弘揚傳統美德”的暖流浸潤人心。
![]()
“三阿哥”并非一人,而是由阿牛、阿東、阿飛三位來自長子縣的年輕小伙共同發起的公益組合。起初,三人因心疼環衛工人起早貪黑難吃上熱飯、牽掛鄉村留守老人用餐不便,萌生了“做公益愛心餐”的想法。令他們意外的是,想法一經提出,便得到了身邊人的積極響應,如今團隊已匯聚30余名志愿者,有上班族、個體戶等,大家懷著同樣的善意,每逢公益行動便主動放下手頭事,化身“掌勺人”“傳菜員”,共同為溫暖加碼。
自公益行動啟動以來,“三阿哥”團隊始終堅持接地氣的“大鍋飯”模式——從采購新鮮食材、清洗切配,到生火烹飪、分裝餐食,每一個環節都由志愿者精心把控,每一份飯菜都承載著滿滿的心意。而這些餐食的費用,全部由“三阿哥”自掏腰包,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2萬余元。從長子縣南陳鎮萬村到潞城區韓村,再到潞州區秦家莊村……14個大大小小的村莊,都留下了“三阿哥”團隊的足跡。
![]()
“剛開始做公益,想法很簡單,就是給老人們做頓熱乎飯、獻份實心意。可時間一長,這事竟讓人‘上了癮’。每次看到老人們吃得開心,陪他們嘮幾句家常,那種打心底里的快樂無可替代,原來幫了別人,自己心里這么敞亮。能用自己的方式給老人們添溫暖,這種‘癮’我們戒不掉,也不想戒。” 阿飛的話語樸實無華,卻道盡了公益行動里最動人的初心與堅守。
![]()
如今,“三阿哥”的愛心故事在鄉村間傳開,越來越多的村莊主動聯系他們,期待這份溫暖能來到自己的家鄉。這份始于三位年輕小伙的善意,正像一顆飽含溫度的種子,在長治的土地上慢慢生根、發芽,終將開出滿鄉滿村的溫暖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