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權在宗馥莉手里。
從事后看,2024年7月的“辭職事件”可能是杜建英唯一的機會,機會一閃即逝,然后就只能看宗馥莉殺伐決斷,羽翼漸豐了。
當然,杜建英和其子女最在意的可能是信托,知道有這樣一筆錢,但信托一天不成立,他們就拿不到信托分配的利息,能看不能花,這是最難受的。
而且宗馥莉這邊竟然還能動用信托賬戶里的錢,這大概是讓他們破防的關鍵。
但這是不是新一代掌門人的有意為之呢?
![]()
看了宗馥莉的最新發聲,不禁感嘆:杜建英確實斗不過宗馥莉!
論一個企業決策者合不合格,關鍵就是看其能不能抓住重點,手握根本,聚焦問題的主要矛盾,掌握主動權。
宗馥莉有經過公證的遺囑,股份和職位都已經拿到了,那誰還能奪走?
關停多家工廠,開建新廠;合并或撤裁多個部門,要求員工、經銷商轉簽合同;公司組織架構調整……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還是“攘外必先安內”?宗馥莉其實很坦白:
每一位管理者上任后,都會有自己對組織的理解和要求,我也不例外。企業要走得長遠,團隊必須和方向保持一致。一個人如果和組織節奏無法同頻,那就是一種內耗。對企業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
在她看來,組織要為戰略服務,某些人已經落伍了,甚至成為了阻礙,因此組織變革勢在必行。對此,她稱之為“職業化升級”。
底層邏輯是人崗匹配、能力匹配、價值觀匹配。但變革是大事不是小事,其本質是利益格局的改變,如果宗馥莉的企業變革成功,那自然會有人出局。
杜建英在企業有自己的班底,她通過持股等方式跟娃哈哈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但從現在的局面看,一直是宗馥莉步步領先,而杜建英則沒有什么真正的反擊,或許她確實是在顧慮什么。而這種顧慮、猶豫在宗馥莉的強勢面前,就很難贏。
![]()
宗馥莉的目標很明確,她不僅要超越娃哈哈,她還要“改寫中國食品行業的歷史”。
不管你喜不喜歡,認不認同,宗馥莉就是有大多數都不具備的事業心,當然你也可以稱之為“野心”,所以她的動力很足,意志很堅決,不達目的不罷休。
外界很多人關心所謂的娃哈哈“被掏空”的問題,畢竟宏勝飲料集團才是宗馥莉完全掌控的愜意,對于娃哈哈和宏勝的關系,宗馥莉表示兩者是同一個產業生態里的兩個重要支點,“娃哈哈有著深厚的品牌積累和消費基礎,而宏勝在全產業鏈和智能制造上的布局,是面向未來的。兩者并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互為補充、互相賦能。”
至于部分經銷商遭遇調整、退出的問題,宗馥莉認為“效率不高、無法適應新環境的”經銷商被淘汰是正常的,她希望更多有活力的新伙伴加入進來,大家一起做大蛋糕。
“無論外界如何喧囂,企業要走遠靠的是腳踏實地,而不是情緒起伏,對我來說唯一的方式就是穩扎穩打,不被外界的聲音左右。”
面對各種風波,宗馥莉強調她的“定海神針”就是堅持做自己,她的應對方式就是穩扎穩打,不為噪音所左右。
必須佩服宗馥莉,她看得很透,這個世界就是成王敗寇,只要她贏了,自然有“大儒為其辯經”,多年前她就提到過自己的志向是改寫食品行業的歷史,可見那時候她就不愿意落入父親和娃哈哈的窠臼之中了。
![]()
在宗馥莉心里,娃哈哈究竟有多少份量?
說實話,也就是因為是自己親生女兒,否則以宗慶后那么強勢的企業家意志,根本不可能容忍企業內部有另一個強勢的人來挑戰自己。
宗馥莉承認父親宗慶后搞出來的娃哈哈聯銷體模式很成功,但時代在變,市場在變,現在它已經不是最優解了。她也不認為過去那種找代言人、綜藝冠名等營銷套路是合適的,“真正有效的營銷,應該是能讓大眾產生共鳴和參與感的,比單向的廣告轟炸更有生命力。”
在宗慶后時期,員工或許習慣了單純聽指揮行動的模式,而在宗馥莉掌控企業后,她更看重的是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讓那些真正認同企業文化、具備拼搏精神和學習能力的人,有機會站到更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宗馥莉這里資歷、人情什么的肯定不管用。
宗馥莉進入娃哈哈已經有20年了吧,這么多年宗慶后都沒有改變她的觀念和個性,現在沒有了掣肘,就更沒有人可以違背宗馥莉的意志了。
不過宗慶后確實是老謀深算,為了減少女兒以后執掌企業的障礙,他在2018年就未雨綢繆,以3倍價格收購員工股,員工從此只有分紅權,搞定了這個變量,于是現在有了宗馥莉持有29.4%股份,職工持股會持有24.6%股份,而持股會成員只有宗馥莉的局面,這樣宗馥莉作為大股東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就很難挑戰了。
至于國企股東,說實話缺乏改變現狀的意愿和動力,為啥這么說呢?宗馥莉其實隱晦提到了其中的關鍵。
![]()
宗馥莉很清楚自己的最大籌碼是什么,以及唯一能動搖自己地位的力量在意的是什么。
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杜建英一方指望“上邊”來主持遺產的分配,無疑是打錯了算盤,家族的內部矛盾還是要內部解決,你要是斗不過,從此就只能附耳聽命了。
商業的本質很樸素——持續創造價值、持續盈利、依法納稅;把產品和服務做到讓消費者反復選擇,這是企業存在的理由。
宗馥莉沒有辦法說得更明白了,她只要證明自己能夠管理好企業,提供就業,依法納稅,那她其實就是安如磐石。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所以杜建英的籌碼有限,她也不好公開站出來跟宗馥莉對壘,宗馥莉也算準了這點。
輿論也是一股力量,道德也是一種制約。而且宗慶后余威猶在,無論杜建英還是宗澤后,包括宗家其他人,對宗馥莉的做法其實難以置喙,畢竟是宗慶后把企業交給了宗馥莉,其他人左右不了大局。
如宗馥莉所言,現在的她擁有了更完整的決策權和話語權,但這也意味著更高效的執行,以及更大的責任。
遺產官司算是宗馥莉接班的又一次考驗,而她真正的挑戰則是自己目標的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