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費開始悄然漲價,電商人的天真的要塌了。
自7月國內快遞最發達的浙江義烏開啟快遞漲價后,廣東也傳來壞消息。近日當地快遞行業收到上峰明確指示,要求快遞底價整體上調4毛/票,單票攬收均價不得低于1.4元/票,否則將被重罰,三通一達已開始執行漲價。
![]()
這次廣東快遞集體漲價,瞄準的就是0.3千克以內的電商輕件和大客戶低價件,每件快遞平均漲幅在3毛到7毛之間,超過了不少小商品的利潤,再小的商家也能會痛感明顯。
![]()
所以剛一開始漲價,廣州、深圳、東莞等地電商行業一片哀嚎聲,不少大型電商反映一個月的快遞費支出,較之前多了上萬塊,有的甚至多花了3萬。
![]()
這次從浙江到廣東的快遞費漲價不是偶然,直白的說,就是國家反內卷戰略的一部分。多年來早已卷的爆漿的快遞業,上至快遞企業,下至普通快遞員,全被卷的沒脾氣,虧錢的虧錢,跑路的跑路,整個快遞業在這樣的基礎上,壓根沒法談品質。
消費者買的東西能安全送到,就不錯了,還指望送貨上門?期待被當成上帝服務?抱歉,快遞站的快遞員都不夠用了,逼急了你還得自己去快遞站堆積如山的包裹里找自己不知藏在哪個角落里的東西。
![]()
之所以這次國家強推快遞反內卷,應該說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
首先,拯救快遞行業。快遞漲價不一定能提高品質,但低水平的降價競爭一定沒戲,合理的價格才有可能談進步。打了十幾年的快遞價格戰,早已把各家打的疲憊不堪,老本都快吃光了,全面漲價從廣東開始也不是偶然,因為之前快遞8毛發全國就是從廣東開始的,這里是全國快遞業務量最大的地區。
這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對哪家快遞企業都沒有好處,快遞企業虧加盟商,聯盟商再壓榨快遞員,最后還都得消費者來承擔所有。多年來事實早已證明,指望快遞企業自覺是行不通的,只能來硬的。
![]()
其次,進一步拉平電商和線下門店的運營成本,拯救更多實體經濟。線上自然也有成本,只不過比起線下店鋪租金、人員工資等硬支出,電商的經營成本一直都遠低于線下,所以在價格上也就有了很多調價空間,多年來打的線下實體店鋪抬不起頭。
這次快遞費的大幅提高,抹平了兩邊的差距,電商勢必要通過漲價,才能把成本轉移到終端消費者頭上。
![]()
更關鍵的,通過快遞費自下而上的漲價,實現刺激經濟和消費的杠桿作用。快遞影響的從來都不只是電商,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底層經濟工具,只要快遞成本一漲,各行各業的經營成本都得跟著漲價。如此一來,漲價去庫存就成了全民共識,就能被動跨過“逆通脹”的大坑,重新撬動整個經濟馬車跑起來。
只不過,也不能漲的太猛太快,這多出來的成本,需要攤派到產業鏈各處,快遞公司需要擔一部分,電商賣家要擔一部分,最后消費者也得擔一塊,這些都需要時間消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廣東漲價只是開始,很快其他地方都會感受到買東西貴了。
可以肯定的是,網購包郵的時代快要看到頭了,至少包郵的門檻會提高,贈送運費險的商家會減少。
而且隨著線上線下價格持續拉平,會有更多人選擇走入實體店買東西,畢竟眼見為實,網購回來價格差不多的東西,不合適還得自己出快遞費寄回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