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山先斬后奏方式出賣了黑龍江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其實以中國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失敗的戰(zhàn)爭。從戰(zhàn)術上講,清朝的軍隊體制在訓練、運兵等方面確實有許多問題。但是,從當時的中國實力講,只要皇帝意志堅定根本不可能失敗。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清政府認為自身是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生怕這個時機漢人發(fā)生像白蓮教那樣的起義,希望早點兒花錢買太平。但是,可憐的是,道光皇帝明明看到了短板,戰(zhàn)爭期間也煞有介事地要改革,但屈辱條約簽訂后就恢復到了以往,改革再也不提了。愛新覺羅·奕山(1790年-1878年),字靜軒,滿洲鑲藍旗人。清朝宗室。康熙帝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玄孫,道光帝族侄。侍衛(wèi)出身。歷任塔爾巴哈臺領隊大臣、伊犁參贊大臣、伊犁將軍等職。
1790年的一天,一位對中國罪孽深重的人出生了,他的名字叫做奕山。在整個清朝,經(jīng)常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并對國土淪喪負有第一責任的大臣有兩位。前期是奕山,后期則是李鴻章(1823年生)。李鴻章出賣領土的決定畢竟不是自己決定的,有些人給他說話還能說。可這家伙,仗著自己是皇族,是自作主張、先斬后奏,先決定出賣領土,然后逼迫皇帝追認。
就是這樣一個大賣國賊,現(xiàn)在竟然被提及得很少,真不知道是為什么。
![]()
李鴻章的賣國許多人都為之不平,其賣國過程是:談判,將結果告知皇帝,皇帝批準后簽字畫押。雖然,李鴻章并非賣國的最后決定者,但在最高決定者做出決定前,將后果嚴重化進行警告,對于決定者的決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看,李鴻章賣國也并不冤枉他。同時,李鴻章作為漢臣第一、疆臣第一,最高決定者的決定是受其決定的。
因此,不是李鴻章背不背黑鍋的問題,而是因為黑鍋本來就是晚清最高統(tǒng)治者以及李鴻章共同造成的。李鴻章為了領導的尊嚴而非自身的尊嚴而去做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這個不正常現(xiàn)象本身就充分說明:作為封建社會官場中的老油條,他深諳其道。也正是因為其深諳此道,所以,才能提出的諸多主意正和領導者的思想。
做領導的當然愿意提拔、倚重這種既懂事又有能力的下屬。奕山這個人則就大大不同了,他比李鴻章可惡得多。
奕山這個人歷史知名度很低,但他的賣國程度絲毫不比李鴻章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李鴻章賣國粗糙地說,(徹底出)賣了五六十萬領土(主要指臺灣)和三億多兩白銀、直接造成甲午戰(zhàn)爭失敗、間接導致中法戰(zhàn)爭敗而不敗。
奕山的賣國歷程則是:先自行談判并決定結果,之后告訴皇帝由皇帝決定。顯然,奕山的方式更惡劣。由此,奕山賣國的“成績單”是:(徹底出)賣了中國領土六十多萬平方公里,以及使得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
1841年,剛剛回京一年不到的前伊犁將軍奕山被派往廣東接替琦善,負責對英作戰(zhàn)。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奕山竟然指責廣東老百姓說“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防民甚于防寇”,開始對林則徐組建的團練進行征伐。5月21日廣州城外炮臺被英軍占領,大批軍卒逃回廣州城,南海和湖南的鄉(xiāng)勇因為爭搶糧食發(fā)生內(nèi)訌導致防務空虛。
![]()
26日奕山舉旗投降和義律簽訂了《廣州合約》。為此,道光皇帝勃然大怒,在1843年1月將其圈禁在宗人府。1844年9月被放回新疆和田,其后官復原職重任伊犁將軍。 1851年7月,俄羅斯全權代表科瓦列夫斯基與奕山在伊犁談判。奕山幾乎完全接受了俄方對《恰克圖貿(mào)易舊章》的修改,最終,雙方在8月6日,簽訂了《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自此,中國陸路大門被徹底打開。
海疆不安的同時,陸疆也不安起來。更為可憐的是, 1855年12月他又被任命為黑龍江將軍。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借助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內(nèi)亂、英法侵略的時機,沙俄以武力相威脅,逼迫奕山自作主張在1858年5月簽訂《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俄羅斯。
![]()
奕山的命運顯然沒有李鴻章好,奕山簽訂條約后被憤怒的咸豐皇帝撤職調(diào)回北京。但他又比李鴻章幸運,他死得早沒有趕上更多的賣國機會,這使得他的知名度要低于李鴻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