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到8點,烘焙店鋪蘇糕田的門口,就被一輛又一輛裝滿面包的三輪車圍住了。
你或許以為,這些三輪車只是外出送貨的,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每一輛簡單的三輪車,都是蘇糕田新開的移動店鋪——流動烘焙餐車。這輛不足5平米的小車,單日營業額也能沖到上千元,成了一個“流動的金礦”。
![]()
![]()
這些可以自由流動于大街小巷的流動小車,帶來的不僅是流動的售賣窗口,更是全新的生意機會。從守株待兔到主動出擊,看似普通的烘焙小餐車,正顛覆著傳統烘焙行業“開店守客”的鐵律,而這場由三輪車驅動的“烘焙輕革命”,也正在各個城市的街頭巷尾悄然發生。
本文目錄/ content
1:流動烘焙餐車的崛起
2:烘焙界的去門店化趨勢
3:餐車模式的機遇與挑戰
4:餐車不是終點,盈利才是
01
流動烘焙餐車的崛起
把三輪車斗改成可以放蛋糕的小桌板,加上統一的復古綠招牌,再放上各式各樣的新鮮盒裝蛋糕,一批普通的三輪車就成了大街小巷上靚麗的綠色風景線,引發了很多消費者攤位購買打卡,蘇糕田烘焙餐車也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爆款話題。
這種用餐車賣面包的趨勢,目前在不同城市也逐漸流行起來,小紅書上有一個叫“FATIAN公路面包”的博主,主打的就是公路面包,把三輪車加高改裝成為單面開口的玻璃櫥窗,車身上則用創意貼紙寫滿了產品信息和價目表,夜晚時分,車身上方的面包招牌還可以通電發光,一眼就能被人捕捉到。
![]()
◎圖片源自小紅書byFATIAN公路面包
而來自青島的“巖面包”在實體門店之外,打造了一輛超級可愛的改裝面包車,從車內的面包娃娃到車頂上的巨大可頌,再到超級仿真的面包色車身,讓這輛限定面包車每次出發都成為成為年輕人追蹤打卡的城市地標。
在國外,這種流動餐車的售賣模式也早已經興起。而早在2016年,馬來西亞就出現了一家名為CAKE TIME流動面包車,主打日式風格蛋糕,從一開始就瞄準工業區,為上班族提供午后甜品,在一年的時間里,就讓1輛流動蛋糕車增加為4輛。
![]()
![]()
◎圖片源自小紅書by巖面包【青島首輛移動面包巡游車】
移動烘焙車的誕生,看似突然爆火,實則是烘焙界在發展中迭代出的一種低成本的全新經營模式——門店不再是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發尋找消費者蹤跡。
02
烘焙界的去門店化趨勢
與傳統烘焙店動輒數十萬的啟動資金相比,一輛移動餐車的投入成本已經大幅降低。不論是三輪車還是改裝小汽車,流動烘焙餐車的本質,不僅是一種“輕資產”的全新創業模式,更是烘焙界去門店化趨勢的持續深化。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僅2024年,就有克莉斯汀、熊貓不走、虎頭局等十來個連鎖品牌宣布關店。紅餐大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有9.5萬家烘焙店倒閉,新開的卻不到8000家,這就意味著平均每天有260家面包房消失。
![]()
傳統烘焙店由于高租金與人力成本,已經呈現出“閉店潮”傾向,而越來越卷的行業競爭也迫使現有品牌紛紛尋求突圍,主動“拋棄”門店。對比傳統模式,移動餐車以“萬元級”啟動成本直面成本痛點,對比以往動輒數十萬的門店投入,讓經營者能夠有更大的空間盈利。
而在移動餐車出現之前,烘焙小攤兒的形式其實早已經涌現,比如之前曾經爆火全網的提拉米蘇夜市小攤,這種小攤兒也是家庭作坊模式的典型代表。
![]()
◎圖片源自小紅書byCHEN CHEN~
而現在流行的移動餐車,則已經轉向了“實體工廠供應+餐車終端售賣”的模式升級,蘇糕田本身就是一家烘焙中央工廠,本身也有固定門店,只是借助餐車這一形式開發更多的街頭售賣點;而FATIAN公路面包的背后,則是一支成熟的運營團隊,通過加盟模式擴展全國各地的加盟餐車,背后的團隊可以提供從產品打造到宣發運營的全套支持。
烘焙行業的去門店化浪潮背后,看似只是簡單的售賣場景變更,實則是一場關于成本結構、供應鏈效率與消費場景的深度重構。
03
餐車模式的機遇與挑戰
不論是曾經的烘焙小攤兒,還是現在的移動餐車,他們的本質都是摒棄重資產投入的盈利模式。這種“流動餐車”模式的背后,為經營者提供了一種地域突破——不需要固定在鋪面空間,而是可以實現“追著人群走”,大大增加了售賣可能。
對比傳統的家庭小作坊,現在的移動餐車背后也不再是個人單位的烘焙個體,而是供應穩定的工廠支撐,穩定供應的加持也促使餐車突破了數量的局限,甚至出現像蘇糕田這樣的車隊化的運營方式,門店盈利幾率也得到顯著提升。
![]()
◎圖片源自小紅書byFATIAN公路面包
然而,烘焙餐車作為一種新的經營模式,也仍然面臨著新的風險。一方面,雖然很多地區已經放寬了對于擺攤的限制,但由于各地對于流動攤點的管理力度不一,即便是在允許設置的區域,也有著嚴格的經營時間、地點規定,流動餐車的不固定性其實仍然面臨著政策與監管風險。
另一方面,烘焙餐車不同于固定鋪面,由于設施簡陋,操作空間狹小,無法做到食品安全的全面保障,今年5月,安徽蒙城縣的一個提拉米蘇小攤就發生過一起集體性的食物中毒事件,引發了很大的社會爭議。對于烘焙餐車來說,如果運輸過程不規范,就很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甚至引發信任危機。
04
餐車不是終點,盈利才是
移動烘焙餐車與擺攤模式的興起,并不是短暫的風潮,而是行業對“降本增效”需求的長久回應。
從街頭提拉米蘇攤到智能餐車,其本質都是不斷提升供應鏈效率,轉變成本結構,也是烘焙人在當下越來越卷的環境中做出的積極回應。
食品界也一直在探索這樣的低成本模式,知名餐飲巨頭麥當勞自2023年開始,就在地鐵站投放“麥當勞智慧購餐車”,乘客通過手機即可自主掃碼下單,通勤路上僅需幾分鐘即可輕松購買到麥當勞早餐,節省乘客時間與門店投入。
![]()
◎圖片源自AM倫敦烘焙小鎮官方號
咖啡圈也已經出現了無人值守的“智能咖啡機”,投放在一二線城市的CBD商圈,通過機器人取代傳統的人工,節約人力成本。
從去門店到去人力,本質都是節約運營成本,用成本減法,做盈利加法。烘焙業的未來,也將會越來越呈現出輕資產趨勢,但不論是何種新形式,都必須堅守食品安全底線,方能在這場“車輪上的甜蜜革命”中行穩致遠。

![]()
▲東京必打卡,進店需預約!世界冠軍主理的Comme‘N面包店火成這樣?
![]()
▲你吃的面包可能在悄悄傷身!
![]()
▲撒把蔥蒜就爆單!巴斯克再度登頂流量榜~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