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在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前期工作中的“左”傾錯誤。會議期間,中央辦公廳根據(jù)毛澤東的口頭指示,整理了一份《討論問題》草稿,共18個問題,后來毛澤東又在草稿上增加了一個團結問題,使廬山會議要討論的問題達到了19個。
![]()
毛澤東在廬山
廬山會議看似討論問題繁多,實際上卻開成了“神仙會”。參會人員白天討論問題,晚上跳舞、看戲、看電影、欣賞廬山風光……大會業(yè)余活動輕松、自由、暢快、愉悅。
不過有人卻不愿做這種快活無比的“神仙”,彭德懷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心思全部集中在開好這次會議、認真解決當前國家和人民所面臨的深重困難上。彭德懷白天參加西北小組的討論,聽大家的發(fā)言,晚上就回到住所看文件、會議簡報和群眾來信,他很想為百姓“鼓與呼”,但會議的進展情況,讓他越來越擔憂……
鼓德懷住在牯嶺東面的河東路176號別墅,與張聞天住的177號別墅只有一墻之隔。雖然張聞天是“吃過洋面包”的布爾什維克,但他與彭德懷卻很合得來,他們對國家近兩年來經(jīng)濟建設和形勢的看法也很相近。會議期間,彭德懷經(jīng)常在晚上找張聞天聊聊會議的情況。
![]()
張聞天
7月7日晚上,彭德懷又來找張聞天,張聞天問他:“你們那個組討論得怎么樣?”
彭德懷嘆了口氣,皺著眉頭說:“哎!還不是遮遮掩掩不痛快。褲子要自己脫,不要讓人家拉嘛!”
其實張聞天看問題比彭德懷更深刻透徹,但因為他曾反對過毛澤東,又犯過所謂的“路線錯誤”,所以在會場討論時,他出言謹慎,但心里同樣感到擔憂、壓抑、難受,只有在面對彭德懷時,他才敢把心里話一吐為快。張聞天對彭德懷說:“我們那邊會議壓力可大了,柯慶施護得厲害,發(fā)言的人只能講好,不能講壞。”
彭德懷苦笑道:“我們西北小組比你們好些……”
除了討論“大躍進”造成的混亂和困難,毛澤東也是彭德懷和張聞天私下議論的話題。彭德懷說:“毛主席解決了社會主義時期的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斯大林解決了社會主義經(jīng)濟法則問題,但沒有正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犯了錯誤。毛主席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馬列主義。”
![]()
彭德懷
張聞天則認為:“主席很英明。主席愛講歷史,他從中國歷史學了不少好東西,但也學了些統(tǒng)治階級的權術……”
彭德懷卻說:“黨內真正懂歷史的還是毛主席。歷代開國之君都英明而厲害,無產階級領導也要厲害才行,但是同皇帝有本質的不同。列寧很英明,對資產階級也很厲害。”
從這番話可以看出,彭德懷對毛澤東十分崇敬,但他也無私無畏地批評了毛澤東:“上海會議,毛主席批我,他自己犯了錯誤不認賬、不檢討,反而責備別人,是勝利沖昏頭嘍,驕傲嘛!”
其實大多數(shù)與會者也不滿意會議的氛圍,他們覺得會議在對“左”的認識方面及其糾正的態(tài)度不疼不癢。7月10日,毛澤東卻在會上強調:“從全局來講,錯誤只是一個指頭的問題。有人說我們偏聽偏信,就是要偏!同右派斗爭,總得偏一邊。”
![]()
毛澤東
參會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在聽了毛澤東的話后,非常著急。7月12日上午,周小舟去找彭德懷,并勸他找毛澤東談一次,因為周小舟認為彭德懷提的意見更有分量。彭德懷聽后卻很猶豫,他說:“唉,我這個脾氣,怕是談不攏呀!再說有些意見還沒想成熟,一下子去跟他談,怕談出毛病來,還是寫封信為妥。”
周小舟說:“寫信也好,就把你在西北小組發(fā)言記錄整理一下就行了。”
![]()
周小舟
7月13日,彭德懷口述了一封給毛澤東的信,由隨從參謀王承光執(zhí)筆,他又親筆修改了兩處,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寫好。7月14日下午,彭德懷讓人把信送給了毛澤東。
令彭德懷沒想到的是,此后會議氣氛因為他的信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也開始遭到批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