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伊我一直不想聊恒大的問題,因為每每提起小伊就會心痛。心痛什么?不是心痛許老板沒了皮帶,也不是心痛恒大股票變成了廢紙。
我心痛的是,那2.4萬億的冰冷數(shù)字背后,是160多萬套爛尾樓,是幾百萬個家庭掏空了“六個錢包”,背上一輩子房貸,卻只能對著一片鋼筋水泥的廢墟望眼欲穿;
是成千上萬個小供應商,被一張張兌不了現(xiàn)的“商票”活活拖垮,從老板變成“老賴”。
這不是一個企業(yè)破沒破產(chǎn)的問題,這是一道刻在中國社會身上的巨大傷疤,深不見底,還在流血。每當想到這場世紀豪賭的代價,最終要由無數(shù)普通人來承擔,我就覺得這事兒比任何黑色幽默都要更諷刺。
![]()
所以,咱們換個方式來感受一下這個窟窿到底有多大。小伊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哈!如果讓你每天都能中500萬的彩票,代價是需要幫恒大償還債務,你愿意嗎?
先別急著回答,我給你3秒鐘時間思考一下,你要還多久。3,2,1,答案是1300多年,大概是從唐朝的開元盛世還到現(xiàn)在。
這根本不是一個商業(yè)故事,這是一部集荒誕、貪婪、欺詐于一體的黑色幽默劇。2025年8月12日晚,中國恒大(03333.HK)一紙公告,宣告了港交所的最終判決:因未能滿足任何復牌指引,上市委員會決定取消其上市地位。8月25日上午9時起,這個曾經(jīng)市值一度超過4000億港元的“宇宙第一房企”,將正式從資本市場消失。
恒大自己也干脆,公告里輕描淡寫一句“無意就……決定申請復核”,徹底躺平。這叫什么?這叫跑得了和尚,但廟,他們也不打算要了。
![]()
可問題是,恒大這座廟塌了,壓住的可是無數(shù)購房者、供應商、投資者和銀行。2.44萬億的債務黑洞,誰來填?恒大的錢,到底都去哪兒了?
債務大師的“第一桶金”:空手套白狼的基因
要搞明白恒大怎么欠了這么多錢,就得先看看許家印是怎么賺到第一筆錢的。他的發(fā)家史,就是一部把杠桿玩到極致的教科書,只不過這本教科書的最后一章,寫的是“萬劫不復”。
時間撥回到1997年,39歲的許家印剛辭掉國企經(jīng)理人的鐵飯碗,創(chuàng)立了恒大。當時公司就七八個人,賬上的錢只夠發(fā)幾個月工資。可就是這么個“皮包公司”,許家印卻盯上了廣州海珠區(qū)一塊沒人要的廢棄農(nóng)藥廠地塊。
這地有污染,有實力的開發(fā)商看不上。許家印倒好,直接找到地主,價錢一分不砍,但有個條件:分期付款。硬是把上億的土地出讓金,談成了500萬首付。
可這500萬,他也沒有。許家印的本事就在這,他拿著一紙購地合同,跑到銀行硬是刷臉貸出了600萬。付了500萬地價,自己賬上還多了100萬現(xiàn)金流。
接下來是建房款。許家印把施工方召集起來,攤牌了:我沒錢,你們先墊資干活。當時的政策也松,房子建到第一層就能拿預售證。1997年8月,項目“金碧花園”開盤,打著比周邊便宜20%的旗號,幾百套小戶型兩小時內(nèi)被搶購一空,半天就回款8000萬。
![]()
你看明白了嗎?拿地的錢是銀行的,建房的錢是施工方的,最后買單的是購房者。許家印從頭到尾,自己沒掏一分錢,這就是他空手套白狼的基因。
在恒大后來的二十多年里,這套“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三高”模式被無限復制和放大。土地出讓金太貴?分期!賬上沒錢?貸款!缺少開發(fā)資金?降價提前賣“樓花”!賺到錢立馬去下一個地方拿更多的地,吹更大的泡沫。
從“許皮帶”到“許首富”:泡沫吹到巔峰
2008年,恒大第一次遇到坎。全球金融危機,上市計劃擱淺,資金鏈斷裂,負債100多億。許家印跑到香港,天天陪著鄭裕彤、劉鑾雄這些大佬打“鋤大D”,愣是靠牌桌上的交情,拉來了5億美元的救命錢。
這次有驚無險,讓許家印產(chǎn)生了一個思想鋼印:“大而不能倒”。只要攤子鋪得夠大,綁上足夠多的銀行和地方政府,就總會有人來救。
2009年,恒大成功在港上市,市值超700億港元,許家印一夜之間成了中國首富。從此,他腰間那條閃閃發(fā)光的愛馬仕皮帶,成了他最著名的標簽——“許皮帶”。
![]()
有了資本市場的加持,許家印的野心徹底失控。他不再滿足于蓋房子,開始瘋狂“多元化”。一個億買下廣州足球隊,狂言5年內(nèi)奪亞冠。為此,他砸了20億,用天價薪酬請來里皮,買來孔卡,硬生生用錢砸出了一個亞冠冠軍。
他自己怎么說?“在央視投廣告一秒鐘需要15萬,一場球一個半小時,11個球員身上穿著印有恒大兩個字的球衣,你說這錢我花的值不值?”
值不值?對恒大品牌來說,或許值。但對公司的現(xiàn)金流來說,就是個無底洞。
嘗到甜頭后,他又搞起了恒大冰泉,號稱第一年就要賣100億。結果呢?兩年多虧了40個億。礦泉水夢碎了,他又盯上了新能源車,號稱要“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三年投入450億,要把恒大汽車打造成全球最強。結果呢?燒了近500億,就造出了1000多輛車。2021年上海車展,恒大汽車一口氣發(fā)布9款“新車”,結果被網(wǎng)友趴車底下一看,連底盤和懸掛都沒有,就是個模型。
足球、礦泉水、新能源車、文旅、健康、糧油……許家印把攤子鋪得有多大,恒大的債務窟窿就有多深。這些所謂的“多元化”,本質(zhì)上不過是他繼續(xù)融資、繼續(xù)吹大泡沫的新故事罷了。
“商貸財”三重絞殺:2.4萬億債務是如何煉成的
當房地產(chǎn)主業(yè)的現(xiàn)金流已經(jīng)無法支撐這頭吞金巨獸時,許家印祭出了“商貸財”這套組合拳,把無數(shù)供應商、員工和普通人死死地綁在了恒大這艘即將沉沒的巨輪上。
第一招:商票,空手套白狼的升級版。
恒大跟供應商結算,不給現(xiàn)金,給“商票”,也就是一張欠條。供應商為了接到恒大的單子,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一開始,這商票還能按時兌付,甚至因為利息高,在市場上成了理財產(chǎn)品。但后來,期限從半年變成一年,利息從15%漲到30%,折扣率從8折跌到4.5折。這意味著供應商墊資100萬,最后能拿回四五十萬就謝天謝地了。恒大欠供應商的商票負債,累計超過了5000億。這等于幾萬家供應商,給恒大提供了幾千億的無息貸款,代價是他們自己的血和汗,甚至破產(chǎn)。
第二招:借貸,把銀行變成自家提款機。
正常的銀行貸款,得有抵押。恒大能抵押的都抵押完了,怎么辦?許家印想了一招:既然正常的借貸流程走不通,那就走“非常規(guī)流程”。恒大通過多方代持,控股了盛京銀行,直接把銀行變成了自己的“錢袋子”。更絕的是,為了給許家印貸款,時任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后因受賄9.795億被判死緩),在行長辦公會上直接拍板:“全行一定要立刻把制造業(yè)貸款停下來,即便你有100%的抵押,那也不行!”就這樣,源源不斷的銀行資金流向了恒大這個無底洞。
![]()
第三招:理財,對員工和業(yè)主的內(nèi)部收割。
恒大金服(后改名恒大財富)應運而生。它對外發(fā)行理財產(chǎn)品,年化利率動輒8%甚至25%。錢從哪來?恒大給所有部門攤派銷售任務,很多工程款就直接用理財產(chǎn)品抵了。施工方不僅要墊資,結賬時拿到的是商票,還得被迫買理財。恒大員工、買了恒大房子的業(yè)主、甚至恒大球迷,都成了被收割的對象。恒大財富未兌付的本金,就超過了340億。
這套“商貸財”模式,把恒大的債務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點。只要房價繼續(xù)漲,只要能借到新錢還舊債,這個游戲就能一直玩下去。
直到2020年,“三道紅線”政策出臺,房地產(chǎn)的瘋狂時代戛然而止。恒大所有的籌碼,一夜之間全部失效。
金蟬脫殼:資產(chǎn)劃歸家族,債務留給國家
大廈將傾,許家印想的不是如何挽救,而是如何“金蟬脫殼”。他這兩年多時間,下了一盤驚天大棋,叫做“債務劃歸中國,資產(chǎn)劃歸美國”,把自己從“股東”變成了“債主”。
第一步:瘋狂分紅,掏空公司。
從2009年上市到2022年,恒大累計分紅近700億。許家印家族持股近六成,光分紅就拿走了530多億。最絕的是,恒大地產(chǎn)被查出在2019和2020兩年虛增收入5600多億,虛增利潤920億。他們把這些根本不存在的假利潤,變成了真金白銀的分紅,裝進了自己的口袋。
第二步:技術性離婚,切割財產(chǎn)。
2021年恒大債務危機已經(jīng)顯現(xiàn),許家印悄悄和妻子丁玉梅辦了離婚。在恒大的公告里,丁玉梅的身份從“許太太”變成了“獨立第三方”。離婚后,丁玉梅揣著分紅,搖身一變成了加拿大籍。就在恒大爆雷9個月后,她通過5家離岸公司,在倫敦花了5個億買了33套公寓。資產(chǎn)被凍結后,她每月還能花2萬美元生活費,理由是要養(yǎng)兩個“未成年子女”——一個67歲的老太太,哪來的未成年子女?這背后藏著什么,不言而喻。
![]()
第三步:左手發(fā)債,右手購買,變身債主。
恒大在海外瘋狂發(fā)行高息美元債,利率高達13%以上。然后,許家印用自己的離岸公司,回頭來買自己公司的債券。2018年恒大發(fā)行18億美元債,許家印自己的公司就買了10億,一年光利息就1.3億美元。
這么一來,他不僅能拿走巨額回報,身份也從股東變成了債權人。等到恒大破產(chǎn)清算,債權人的清償順序可是在股東前面的。
第四步:美國申請破產(chǎn)保護,阻礙國內(nèi)追責。
2023年8月,許家印在美國申請破產(chǎn)保護。這一招,是想利用美國法律,阻止國內(nèi)債權人在美國對他提起訴訟或凍結資產(chǎn),為他轉移資產(chǎn)、債務重組爭取時間。他想把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比如恒大物業(yè),優(yōu)先償還給自己持有的美元債,把爛攤子和國內(nèi)的爛尾樓,留給中國的購房者、供應商和銀行。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許家印的算盤是:所有的債務歸了大家,所有的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重新回到自己家族手中。
終局:樓塌了,但窟窿還在
許家印機關算盡,但終究低估了國家的決心。2023年9月28日,他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他的次子許騰鶴、前CFO潘大榮等人也一同被帶走,大兒子許智健則早已跑路加拿大。
![]()
現(xiàn)在,恒大正式退市。清盤人折騰了一年半,翻遍了家底,變現(xiàn)的資產(chǎn)才20億港元。而債權申報的總額,光香港這邊就高達3500億港元。整個恒大集團負債2.39萬億,剔除合約負債還有1.78萬億。
清盤人向許家印、丁玉梅等7人追討468億港元的分紅,但這些資產(chǎn)分散在各種離岸公司和信托里,想要追回來,比登天還難。
恒大退市了,但這絕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那1300多個爛尾項目怎么辦?買了期房的業(yè)主們,是退款還是遙遙無期地等下去?河南新鄉(xiāng)那個號稱“僅建大門便售罄”的“恒大御湖天下”,千萬造價的大門背后,至今仍是一片荒地。
2.39萬億的債務黑洞,誰來填?銀行、供應商、買了恒大理財?shù)耐顿Y者,他們的錢,基本都打了水漂。
最高檢的數(shù)據(jù)顯示,已經(jīng)對恒大系42人審查起訴。這意味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該還的債、該負的責,誰也逃不掉。
![]()
但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一個許家印倒下了,背后是不是還有無數(shù)個“許家印”?
為恒大做了10多年審計的普華永道,面對5600億的財務造假,難道就沒發(fā)現(xiàn)問題?還是說,他們根本就不想發(fā)現(xiàn)?
那些一路綠燈的銀行,風控又在哪里?那些一路授予榮譽的機構,監(jiān)管又在哪里?
當所有人都圍繞著資產(chǎn)狂歡時,就沒人去關心資產(chǎn)負債表最后一欄那天文數(shù)字般的負債。直到泡沫破滅,遍地雞毛。
![]()
劉強東曾說:“中國還有這么多貧困人口,是我們這幫富人的恥辱。”而許家印們呢?他笑了,他說:“我給你分2萬億的債務,你慢慢還債去吧!”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恒大的故事,是中國房地產(chǎn)30年狂歡的一個縮影。現(xiàn)在,狂歡結束了,留下的爛攤子,可能需要幾代人才能收拾干凈。
歡迎“點贊”、“轉發(fā)”、“評論”、“關注”我,記得“標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