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個蘇德戰爭爆發的小系列。
希特勒的狂言
“蘇聯就像一個破房子,現在我們只需要狠狠的踹上一腳,那么整個建筑就會轟然倒塌!”
![]()
希特勒的這段話非常有名,說它是世界上裝逼被打臉的最經典案例一點都不為過。
就納粹主義德國和社會主義蘇聯在意識形態上的天然敵對而言,毫無疑問希特勒存有滅亡蘇聯的野心,可希特勒難道不清楚蘇聯的實力,真的認為自己的納粹德國可以一口將蘇聯吞下嗎?
從魏瑪共和國時期開始,蘇聯就與德國因為法國的敵視和制裁而走到了一起。而且美國人出于給歐洲列強英法添堵的戰略目的,這個蘇德兩國最大的援助者也在德蘇兩國之間牽線搭橋,助推兩國的在、軍事上進行合作。
即便是后來希特勒的納粹黨掌握了德國政權,為了從蘇聯獲得各種戰爭必需的資源,從而實現他重新武裝德國的野心,他非但沒有斷絕與蘇聯的經濟聯系,甚至還將華爾街給予德國的貸款中的一部分拿出來,對蘇聯進行經濟援助,以換取順暢地從蘇聯進口戰略物資。
![]()
就在德國重新武裝的同時,美國因為三十年代經濟危機大蕭條出現了數以千萬計的城市失業人口。為了養活這些失業的城市人口避免社會危機,美國胡佛、羅斯福兩任總統與蘇聯簽訂合約,以美國的生產線換蘇聯的糧食、畜牧等食品。
到1936年時,蘇聯僅僅用五年時間便完成了現代工業化,其工業產值甚至超越了德國,從世界第五一舉躍升到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
蘇聯的工業大躍進,德國提供的資金援助也是助力頗多,加之當時蘇德兩國在軍事上也有較深的合作,因此德國按理對蘇聯的工業成就應該是了解得比較深入。
![]()
希特勒辦公室中的地球儀
而且那時已經地球儀了,希特勒辦公室中就有一個他心愛的巨大地球儀,因此對于蘇聯的國土廣袤,希特勒每天都是有直觀感受的。
既然如此,希特勒怎么還敢夸下如此的海口呢?
希特勒說出的文首那段話,是在其于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前夜,設宴招待將要參與行動的德國高級軍官們時說的。此時入侵蘇聯已經是離弦之箭,希特勒已經覆水難收必須繼續推動下去了。
因此這是希特勒在進行戰前最后動員時的發言,是為了鼓舞軍心士氣說的場面話,它并不一定能代表希特勒的真實心態。
一封信
![]()
1941年6月21日,希特勒向各個集團軍司令下達了巴巴羅薩明天按計劃開始的密令,第三帝國向著自己的葬身懸崖無可挽回地沖了過去。
希特勒出了電訊室后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中,他屏退左右單獨在辦公室中待了一會兒。
不久以后一架飛機從東普魯士秘密指揮部(今加里寧格勒)旁的機場起飛徑直向南而去。這架由希特勒欽命派出的專機,它的乘客僅僅是一封輕飄飄的信,而這個乘客肩負的使命卻是無比的沉重。
這封希特勒的親筆信的收件人,是希特勒最為重要的盟友——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
“這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
![]()
希特勒在信的開頭如是寫道,而在信中希特勒詳盡地向墨索里尼介紹了,他發動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的目的為何。
顯然,盡管墨索里尼雖已表態支持巴巴羅薩計劃,但是此時征服了整個西歐的希特勒,卻還是不確信墨索里尼支持的態度是否堅定。因此在行動發起的最后一刻,希特勒還專門去信給墨索里尼吃定心丸,以便將意大利緊緊綁在德意志的戰車上,確保其后他要進行的賭博能獲得意大利的支持。
1941年6月21日,當晚希特勒度過一個不眠之夜,他靜靜地坐在辦公室中,等著巴巴羅薩行動于22日凌晨發起的消息從前線傳回。
在令人感到窒息的等待中,看來十分鎮定的希特勒突然轉頭對身邊侍立的助手說:“在每場戰役開始時,就像一個人推開門進入一間黑暗的房間,沒人會知道房間里面到底藏著什么。”
![]()
無論是給墨索里尼的信,還是對助手說的話,都折射出了希特勒的心里沒底。無疑巴巴羅薩行動是一場希特勒的巨賭,他的賭徒心態在這場行動中完全映射了出來。
所謂‘蘇聯只是一座破房子’,是希特勒在故作輕松,鼓舞軍心士氣罷了。
巴巴羅薩計劃
其實從現在能找到的納粹德國文件顯示,無論是希特勒還是德國軍方,他們都并不認為德國具備占領整個蘇聯的實力。
所以希特勒的德軍最高統帥部(OKW),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OKH),它們制定的作戰計劃目標都出奇的一致。
![]()
它們對巴巴羅薩行動的預期都只是占領蘇聯的西部以歐洲為主的地區,大體來說就是德軍越過蘇德1939年邊境,向東進軍約1920公里抵達伏爾加河畔,然后德軍利用伏爾加河天險在河的西岸構筑防線,從而與蘇聯形成對峙。
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具體制定的作戰目標為:
1.占領從北冰洋邊的阿爾漢格爾,到里海邊的阿斯特拉罕的蘇聯伏爾加河西岸地區。
這一區域為蘇聯工農業主產區,以及人口密集區,而且與德國本土的距離已然超過了當時轟炸機航程的半程;
2.占領這一線地區后,蘇聯僅存的烏拉爾工業區已然處于德國空軍的攻擊距離內,就把烏拉爾工業區交給德國空軍去摧毀好了;
3.實現了上述目標以后,對蘇聯展開外交攻勢,逼迫蘇聯求和承認德國對上述地區的占領。
![]()
從擬定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看,無論是希特勒還是德軍高層,其實對蘇聯廣袤國土的認識還是很清醒的。他們都認定以德軍現有的實力是無力占領蘇聯全境的,因此并未指望僅僅通過一個巴巴羅薩計劃就徹底地解決掉蘇聯。
但是蘇聯必須得滅的,這是希特勒征服世界目標的必須步驟,顯然希特勒他們是想用切香腸的辦法,一步步地將蘇聯吞噬掉,只是這切的第一刀實在是有些猛。
也正是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希特勒才選擇了與日本結盟東西對進攻打蘇聯。
![]()
不過從后來的進展看,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最終只完成了不到計劃的一半。顯然希特勒為首的德國上層,還是對蘇聯國土的廣袤認識不足。
但蘇聯的國土廣袤,僅僅是德國沒能實現其作戰計劃目標的主要原因之一。
希特勒在賭博
德國人一向以嚴謹著稱,而德軍參謀們更是這一方面的代表,但是納粹德國盡管收集了蘇聯方方面面的情報,其對于蘇聯的了解似乎卻并不那么充分。
比如德國軍事情報機構居然不知道,蘇聯裝備了T-34坦克和KV坦克這兩種新式坦克,這導致德軍在蘇聯土地上一開始遭遇這兩者時吃了很多虧。
![]()
還有個相關的趣聞,在波蘭戰役后德軍接待蘇聯軍官參觀團時,德軍很是得意地展示其主力坦克三號坦克。而蘇軍參觀團團員卻認為德國人隱藏了自己的主力坦克,給自己看的都是些‘小家伙’,因此回去后向蘇聯高層建議加快T-34坦克和KV坦克的生產進度。
而更為荒唐的是,德軍最高統帥部和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在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時,殲滅蘇軍有生力量都是其重點。但是兩者制定計劃針對的都僅僅是近500萬現役蘇軍,完全忽視了蘇聯的1400萬預備役!
而正是由于這龐大的預備役人員被不斷投入到東線的熔爐中,讓德國在東進的道路上遭遇了,似乎是無窮無盡的蘇軍新編部隊的阻擊。最終這些生力軍耗盡了德國這輛戰車的全部燃料(人力),第三帝國被蘇軍反推回去落得個飛灰湮滅的結局。
![]()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種種資料,證明當時德國對蘇聯的情況并未摸透。因此可以認定希特勒發動巴巴羅薩行動準備其實遠談不上充分,是一場與空襲珍珠港一樣的賭國運的豪賭。
賭徒希特勒雖然對于孤注一擲地入侵蘇聯心存極大的疑慮,但是他還是走出了這一步,然后局勢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這個世界真正的賭神,是那些能決定賭博在何時結束的實力者,而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國顯然并不具備這種實力。
那么希特勒為啥要進行這么一場押上了整個德意志民族命運的豪賭呢?
下一篇,碼字的再繼續介紹其中的緣由。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