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陪大家閑聊,也順便幫家里賣鈞瓷的花鹿不花。
昨天寫了大半天的范曾,結果沒發出來。
一怒之下寫了我家的鈞瓷保溫杯。
結果,沒想到還沾了范曾的光,推了一波家里的瓷器。
挺好的,沒有白熬夜。
很多人關注范曾的事兒,但估計很多人并不知道范曾的發跡史。
比如,他的成名作是什么。
那就簡單給大家講一下“范曾成名”的歷史故事。
他的成名作是《文姬歸漢》。
![]()
這幅畫好壞我是真不懂,也不做評判,只給大家講歷史故事。
1962年,24歲的范曾馬上要從中央美院畢業了。
按照學校要求,他也要提交一份畢業作品。
這個畢業作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范曾的未來好與壞。
所以,頭腦靈活的范曾深知如果想在人才云集的中央美院脫穎而出,就要劍走偏鋒,不走尋常路。
![]()
![]()
(放點史料:王亞蓉編著,《沈從文晚年自述》,P252-253。)
那一年,作為高級領導的郭沫若得意之作《蔡文姬》上映。
而頭腦一向靈活的范曾也在腦海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在別的學生吭哧吭哧畫畫的時候,他回家以蔡文姬為中心創作了自己的畢業作品《文姬歸漢》。
畫是很快畫完了,但他遲遲沒有在畫上提拔落款。
頭腦靈活的范曾在等一個機會。
他要讓這幅作品的題跋落款起到“畫龍點睛”之用,而這最后的“畫龍點睛”之筆決定了這幅畫能不能從高手云集的同窗中脫穎而出,又決定了他范曾以后的人生到底能不能走上終南捷徑。
在同窗們繼續苦心作畫的時候,頭腦靈活的范曾費盡心思在打聽郭府所在。
于是,后來人們經常看到一個夾著畫軸的年輕人沒日沒夜在郭府門口晃悠。
機會是留給那些有準備人的,更是留給那些有心之人的。
終于有一天,機會被用心良苦的范曾在郭府門口給逮到了。
他大膽攔下了郭沫若的車子,并要求郭在他的作品上題詞。
郭看了看范曾的畫,發現內容正是他的得意之作“蔡文姬”。
投其所好,頗為滿意。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郭在他的畫卷上方留白處題下了一首古風詩,并落款鈐印。
甚至叫他“江左小范”。
題范曾《文姬歸漢圖》
郭沫若
漢家失統馭,四海繁兵馬。
千里不聞雞,獸多人轉寡。
我蒙賢王救,寄身穹廬下。
相隨十二年,相愛無虞詐。
馬潼甘且芳,其味如甘蔗。
胡笳聲悲壯,絕不亞琵琶。
本擬學明妃,青冢留佳話。
曹公遣使至,要我回車駕。
纂修續汗書,繼承先文雅。
雖無班姬才,但感責任嘏。
圣人作春秋,褒貶賊亂怕。
垂世千百年,辭難贊游夏。
我愿學齊史,筆削不茍假。
生死俱以之,用報知音者。
感君識此心,慷慨無牽掛。
盛裝送我歸,轉令難割舍。
兒女向我啼,羌笛聲喑啞。
我心雖曰歸,我步實難跨。
躊躇復躊躇,頓覺天地窄。
君是好男子,笑我欠瀟灑。
胡漢本一家,千秋眼一眨。
何為臨歧路,淚眼如杯斝?
史成卿再回,兒大來相迓。
不用再躊躇,珍重香羅帊。
感君慷慨意,縱身隨大化。
一九六二年七月八日,江左小范作《文姬歸漢圖》索題,因成此詩。
![]()
范曾終于得到他夢寐以求的“畫龍點睛”之筆。
但他這樣的心機被老師頗為鄙視。
首先遭到了老師蔣兆和的拒絕,系主任葉淺予更是大為不滿。
在那個知識分子還看不起“攀附權貴”小人的年代,他們都認為這是范曾以郭沫若的名頭施壓校方給予優異成績的“陰謀”。
這條終南捷徑在清貧的老師們看來,本質是借用名人的光芒來愚弄觀眾,虛抬自己,是投機行為。
范,是藝術的莫大羞辱。
所以,系主任葉淺予先生堅決不讓這幅作品參展。
范曾找到蔣兆和,當面頂撞,和蔣大吵了一架。
在頭腦靈活的范曾大鬧一通之后,老師們最終做出了妥協。
同意展出,但郭沫若的題字必須蓋掉。
就這樣,蓋掉郭沫若題字的《文姬歸漢》參加了1962年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展覽。
但蓋不蓋住郭沫若的題字已經并不重要了。
因為后來的事實證明,他范某已經得到了所有他自己想要的東西。
《文姬歸漢》這幅“力作”,也就成了范曾先生的成名作。
就憑借這個敲門磚似的“力作”,范曾真的找到了進身之道。
若干年之后,范某成了范大師,身價幾十億。
娶了個小50歲的嬌妻。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
![]()
這是昨天的故事,我大幅修改,刪掉了所有沒意思的東西。
我想就這樣應該能發出來以饗大家吧。
好了,故事講完了。
大家隨便聊天吧。
有些事兒不吐不快。
很多時候看歷史都覺得意難平。
為什么勤懇努力的人大多寂寂無名,反而是那些喜歡走捷徑的豎子成名?
恨只恨自己不但手無縛雞之力,還沒有站出來說話的勇氣。
只能夜深人定時掩卷長嘆:
做人熟讀史書,不如略懂拳腳。
就這樣吧。
祝大家晚安。
再見~~~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