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擁有更多的洲際航線、國際航線,是國內諸多有資格在該領域競爭的城市的理想愿景,從目前的民航資源情況來看,港澳臺地區之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成都是洲際航線、國際航線、國際客流最大的5個城市。
成都的優勢來自補貼?
國際航線的密度與廣度、洲際航線的開拓與頻次,都是各大城市及其機場的重要競爭指標,有著極強的含金量。截至2024年末,全國有27座城市開通洲際客運航線,全球主要的經濟、文化、旅游中心基本與中國重點城市開通洲際航線。
![]()
一線城市之下,成都優勢明顯。和廣州爭奪民航第三城的成都確實有其一定的底氣,洲際航線數量只在一線城市和臺北香港之下,且還在不斷上新。頂層設計對成都確實有更多的期待值,也給予了更多的政策、資源支持。成都已經構建起通達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洲際航線網絡,亞洲主要航點早早實現全面覆蓋,在這一方面碾壓隔壁的重慶。不過,據稱成都有部分洲際航線、國際航線有補貼,引發業界的普遍質疑。
當然,成都的洲際航線也有高光時刻,成都-莫斯科這條航線今年上半年執飛310個航班,客座數達9.76萬,是一線城市之下最繁忙的洲際航線。此外,成都還有多條航班密度較高的優質洲際航線。
![]()
![]()
![]()
![]()
![]()
珠三角地區只有廣深佛莞4座萬億GDP城市反而有了優勢,其中東莞還沒有機場,又因毗鄰香港,幾大機場將該區域的洲際、國際航線安排得明明白白。反而是長三角地區重點城市除了蘇州沒有機場,國際機場密度較大,存在航線重疊的現象,航線資源分配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浙江有杭州、溫州、寧波3座城市擁有洲際航線,溫州空域大于寧波,作為人口大市,溫商與溫僑遍布全球各地,有著較多的洲際出行需求,因而作為地級市擁有3條洲際航線。據稱,義烏可能成為浙江又一座擁有洲際航線的城市。相比之下,可能是因為上海的存在,江蘇的洲際航線、國際航線均較少。
洲際航線是否集中化?
澳門的洲際航線出乎意料地少,僅有一條,且是去往大洋洲的帕勞,澳門的國際航線雖多,但基本都是東南亞和東亞航線。這與澳門的位置優勢與產業特色相關,澳門依靠內地游客拉動消費,洲際出行蹭港、深、廣的機場即可。
![]()
![]()
根據需求,近年來洲際航線有向低線城市分布的跡象,比如大同-莫斯科的洲際航線。也是根據需求,部分洲際航線客座率較低,以2024年的數據來看,鄭州-盧森堡、深圳-墨西哥城、濟南-悉尼等均低于50%,因此存有爭議。有觀點認為,洲際航線更多時候應集中于幾大航空樞紐,無需在體量不大、需求不足的城市開通洲際航線。近年來全球最繁忙的洲際航線,中國僅臺北、香港入選。
其實,部分機場,如合肥新橋機場有多條洲際貨運航線。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數年國際旅客數量驟降,不少機場至今未能恢復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