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可以說也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在近代印度卻走向了衰落,新航路的開辟之后,歐洲殖民主義的爪牙伸向了印度。18到19世紀時期,整個印度次大陸都落到英國的統治之下。在二戰期間,印度在地處大后方主要做了什么?是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還是參與了二戰?
![]()
一、英屬印度與英國
15世紀新航路開辟使得歐洲國家正式踏上亞洲古國印度的土地,并以武力脅迫開始對印度進行殖民。1498年,葡萄牙人首先來到了印度果阿,英國和法國等其他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也紛至沓來。1757年爆發的普拉西戰役,讓印度這片古老的亞洲土地慢慢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從18世紀50年代到1947年印度獨立,將近200年的時間,印度地區都處在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下。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英屬印度,這個地區實際上包括了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部分其他地區。因其疆域廣闊、勞動力豐富、物資富饒而成為英王王冠上最璀燦的寶石。印度在17-18世紀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迅速,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其綜合實力與英國相比依舊是相形見絀。
17世紀英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王權衰落,政治走向民主化,而與此同時印度還是個封建國家,莫臥兒帝國逐漸進入統治危機。衰落的印度慢慢被英國殖民勢力蠶食。
![]()
直到1757年普拉西戰役結束,英國控制了孟加拉,這是英國殖民印度的轉折點,在那之后,印度已無法改變自己淪為英殖民地的命運了,1849年英國占領錫克王國,基本完成對印度的殖民吞并。從此印度真正成為了英國人既輕蔑又重視的所謂“王冠上的最璀璨的寶石”。
恐怕印度人并不想成為其他帝國的點綴,但此時他們也無其他辦法,在近200年的殖民統治里被剝削和壓迫,淪為原材料產地商品輸出地,甚至在二戰里,印度也成了英國不情愿的“好幫手”。
二、印度軍隊的發展
英印軍隊是英國人指揮印度士兵組成的西式殖民軍。為了更好地殖民印度地區,加強對殖民地的管轄,英國人在當地招募印度人以擴充軍力。然而英國人忽略了一點,古老的印度是一個多信仰多神宗教的國家,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信仰人數最多,印籍士兵不乏信仰這兩種宗教。
起初傲慢的英國人在進行殖民統治時并沒有在尊重印度宗教信仰方面考慮周全,畢竟英國人都信仰天主教和上帝,至于遠在亞洲的殖民地人民的信仰,又有誰在乎?
![]()
以至于1857年印度爆發了涂油子彈筒事件——英國在印度更換的新式的槍支,需要士兵咬破涂了豬油和牛油的子彈筒包裝紙才能使用,印籍士兵一旦使用這些彈匣就違背了宗教信仰,因為穆斯林忌豬油,印度教徒忌牛油。這件事成為印度在50年代民族大起義的引子。
這場大起義毫無疑問被英國的殖民軍殘酷鎮壓了,在那之后,英國加強了對印度軍隊的控制,對英印士兵數量進行調整,嚴格標準為一比二,縮減印度士兵的高種姓,增加低種姓,強化英國駐軍的優勢等。其實早在對印度殖民滲透的時期,英國人就發現一些印度的民族十分驍勇善戰,與英國士兵相比,他們只是缺乏系統的軍事訓練和軍備配備。
這支由英國軍官和印度士兵組成的殖民軍隊戰斗力相當可觀,而且對于英印政府而言,優點是訓練培養一名印度兵的費用僅僅只是一個英國士兵的十分之一。
在兩次大戰之間的20年,英印軍基本上以陸軍為主,海空軍約等于沒有,1932年組建的印度空軍僅有1628人。盡管如此,英印度政府依靠英印軍這支力量,幾乎征服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到了1939年,二戰爆發了,英國政府決定讓殖民地印度也參戰。
在對德戰爭之前,英國將印度定位為中東戰區的補給基地,英帝國在海外最大的兵員來源和物資供應基地。作為殖民地,印度并沒有與英國商量的權利,印度總督維克托?霍普只是下令通知印度士兵:你們要去打德國了。印度人非常不滿。這一年的英印軍人數大約35.2萬,軍官中印度人只占10%,打仗或者不打仗,并不是由印度人說了算。
![]()
由于英國不愿意對戰后印度的未來做任何許諾,印度人也忍無可忍,堅決要求英國必須承諾讓印度獨立,否則印度人將不參戰。這個要求被英國拒絕了,引起印度人民和國大黨政府的強烈憤怒,1940年9月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爆發,以非暴力的行動堅決抵制英國的殖民勢力,破壞英國讓印度參戰的企圖。
三、印度加入二戰
1941年底,法西斯國家進一步侵略亞洲地區,印緬邊境燃起戰火,日軍飛機的轟炸讓印度人看到了現代戰爭的恐怖破壞力。局勢的迅速惡化使得英國政府不得不同意印度在戰后獨立,以爭取印度參戰。
1941年底,此時的印度軍隊約有90萬兵力,有一半以上在接受訓練,尚且無法滿足英國對海外戰爭的補充需要。1942年,日軍侵略印緬邊境,印度開始面臨嚴峻的本土防御問題。英印政府宣布英印軍大規模擴軍,鼓勵印度人參軍。自此,大批印度人成為了英印軍的一員,為印度和英國而戰。
在緬甸戰役中,印度陸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北非戰役期間,英印軍傷亡總人數超過15000人。此后英印軍隊還參戰意大利的卡西諾之戰。這些戰役里,印度軍隊在與法西斯的對抗里表現十分優異。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據統計,印度總兵力已經達到2065554人,海軍和空軍超過2萬人,陸軍一共15個師,含有騎兵團和裝甲團,步兵營和炮兵連各超過200個,此時印度很多步兵旅里已經全部都是印度營。
上百萬印度軍人凱旋回到了自己的故土,這些印度軍人此時已不再為英國而戰,而是為戰后印度獨立的夢想而抗爭。1947年6月3日,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8月份,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獨立。
文/陸豆漿
參考資料:
1、《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義新探》,劉江勇
2、《論印度被英國殖民征服的內在原因》,張立省
3、《英國殖民統治與印度現代化》,王俊周
4、《二戰中的印度-大英帝國戰爭引擎中最重要的氣缸》,閻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