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海濤 畫作/范鳳清
以“境”開“眼”,建構對書畫的認知維度,才能解讀、認知中國畫。中國畫是在“虛實相生”中寫意而出的,也是中華文化對世界的獨特解讀方式。中國畫亦不局限于單一視角,這種遨游于天地之間的構圖方式,可以把山河之境、之貌讓“寫”于畫中,更可以讓觀者一目俯瞰山河、大川。平視山巒,俯視的溝壑,仰視的崖壁,如音符飄蕩,是的山水畫卷比現實更具真實。這種“不在常理,去在常理之中”的表達,正是藝術的價值所在,正是藝術對世界的剖解重構。
![]()
范鳳清作品
“以境開眼”你才能讀懂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畫魚,魚眼翻白、孤與畫面,不是似魚的“真實模樣”,不懂時,認為這是啥?瞎畫!可是“以境開眼”之后,你看到的是無奈,是生命的孤傲與孤獨。中國畫獨特的留白,可以讓“無畫處”感受到你想感受的事或物。可是,你如眼未開,境未到,中國畫的“留白”,你就是看到的是空無一物。無法打開想象的空間,更無法發現畫卷里的詩意與哲思。
![]()
范鳳清作品
“境”很簡單,就是境界的意思。但是,達到或者做到卻是很難。當然這是排除掉那部分天資聰慧之人的,指的是平常人。平常人怎么達到“境”,說實在的沒有竅門,就是勤學、多看、多問。讀書,讀書畫技法和畫論的書;多看名家名作的展覽,多看優秀的畫集,多問自己不懂得問題。只有這樣的日積月累下才能步入“境”之中,才能“以境開眼”。眼,說白了就是古玩行當中的“掌眼”。是境界達到一定高度后的能力。可以這么說,在古玩字畫行當中,有這樣能力的收藏家,都是頂流,他們的藏品可以說不一定最有名,但是肯定最有價值。被割韭菜,掉進坑里這樣的事和他們是無緣的。當然,遇到作假、做局的高手和團伙,也會馬失前蹄。所以,要記住你即使具有“掌眼”的能力,收藏還是要有戒備之心,不能大意。
![]()
范鳳清作品
![]()
范鳳清作品
![]()
范鳳清作品
![]()
范鳳清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