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這回真是動真格了,一份通報直接端掉23個人,從大醫院的副院長、科主任,到名牌大學的處長,一個都沒跑,陣仗之大,朋友圈都刷爆了。
說到底,這事兒的主角肖某和董某瑩,捅的婁子可不是一般的大,簡直把我們心目中神圣的醫學殿堂的窗戶紙給撕了個稀巴爛,露出來的問題,讓人后背直冒冷汗。
![]()
這事兒已經遠遠不是“某幾個人人品不好”那么簡單了,它暴露的是一整套“走后門”和“沒人管”的問題鏈,我來一個個說:
首先,“打招呼”都打到手術室了。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的主任,為了董某瑩的規培輪轉,居然親自跑去中日友好醫院“打招呼”,直接開后門。你說,這手術排班、輪轉安排,都成了菜市場討價還價了嗎?規則在他們眼里到底算個啥?
其次,醫院大佬嚴重失職。
中日友好醫院的副院長(還是主持工作的那位),對醫院的安全管理、醫生醫德這些根本性的工作,壓根沒抓好,嚴重失職。說白了,就是上面沒人管,下面才敢亂來。
再次,導師帶頭壞規矩。
董某瑩的導師更離譜,學生論文題目說變就變,連個手續都不補辦。更夸張的是,導師自己居然親自下場,跑去當學生的答辯委員會成員!這就好比裁判親自下場踢球,規則完全成了擺設,學術尊嚴在他們眼里就是個笑話。
規矩一亂套,學術造假就徹底攔不住了:
成績單造假一條龍。
董某瑩的成績單居然是假的!還是她當時在北科大當處長的姑姑,直接找教務處的人聯手搞定的。造假造得也太“專業”了,連公章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論文亂象更是慘不忍睹。
論文抄別人的,抄的還是人家研究生毫不知情的草稿;同一個研究換了個標題就發兩次,重復發表;明明只是翻譯的文章,居然敢掛名“第一作者”,不當署名玩得飛起。
這些亂象,她的導師和論文通訊作者們居然都沒把好關,或者干脆睜只眼閉只眼。學術尊嚴在他們眼里,就跟菜市場買菜一樣隨便交易,這醫學殿堂的根基能不松嗎?
這事兒最嚇人的地方在哪兒?
它告訴我們,這種“托關系”“走后門”的歪風邪氣,已經鉆進了手術室、鉆進了學術委員會、甚至鉆進了招生辦公室!制度本身有漏洞,權力又被濫用,兩者一結合,再頂尖的醫學機構(協和、中日友好醫院這些可都是金字招牌啊)也扛不住。這絕不是一兩家醫院的問題,是整個系統都亮起了刺眼的紅燈!
好在,這次通報也開了藥方:
首先,協和那個“4+4”試點班要動大手術了:
報考門檻直接收緊,成績單查得更嚴,論文答辯完第二年還要再查重,甚至還要倒查導師責任……這些制度補丁,都是必要的“清創”處理。
但最根本的“藥”,還是得讓大家重新找回“敬畏之心”——
對醫學倫理的敬畏、對學術規范的敬畏、對患者生命的敬畏。
醫療和教育,那是關乎人命和國家未來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
這次一下子處理這么多人,既是敲響了一記重重的警鐘,也是“刮骨療毒”的開始。只有把權力的籠子用制度扎緊,讓規則在每一個小細節上都硬起來、被敬畏起來,醫學圣殿的裂痕才能真正補上,重新變得神圣不可侵犯。
說到底,醫生有仁心,學者有正氣,這當然好,但光靠個人?懸!必須得有硬邦邦、透亮的好制度撐著才行。不然,那白大褂算什么神圣象征?怕不是成了誰都能往上亂涂亂畫的靶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