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器界,能憑借非火力指數出圈的還真是不多,但不代表沒有,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815艦。頭頂幾個大球,被網友們戲稱為“海上街溜子”。不過,我們今天說的主角不是她,而是來自于波蘭的同行。近日,波蘭首艘電子情報偵察船“耶日·羅日茨基”號下水,算是在本就復雜的波羅的海地區又增加了一股勢力。
![]()
波羅的海,應該是世界海軍力量最復雜的地區之一。這里一共分布了9個國家,確切說是兩個團體,分別是8個加入了北約的一方和俄羅斯。蘇聯還存在的時候,這里是其勢力范圍的內湖,所以戰略意義并不顯現。蘇聯解體后就不一樣了。
![]()
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是反俄的急先鋒。這里設置的武器可以直抵俄羅斯腹地,后者幾乎沒有戰略緩沖的優勢可言。最重要的是,這里還有一塊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當地駐扎著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這個地方不僅是嵌入北約的釘子,同時也是北約以此威脅俄羅斯的把柄,一直都是雙方斗爭的焦點之一。
![]()
看上去大家是圍繞波羅的海進行角逐,實際上波羅的海也不是好伺候的。這是一塊四周被陸地和群島環繞的,相對封閉的海域。其水深不會超過100米,這意味著動輒潛深超200米的俄羅斯潛艇在這里沒有優勢可言。可對于8個北約國家來說也不是好事,因為100米水深會對聲信號反復折射,導致水下偵察技術難度大。
![]()
況且這個海域面積不大,涉及的國家卻非常多。各國的民用航道、漁區與鄰國的軍事港口、雷達站互相疊加,導致海域上空的電磁頻譜異常擁堵,信號的篩選和識別較為困難。所以,這個時候電子偵察船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其安裝的多型高靈敏度電子偵察設備,可以在波羅的海這樣的“封閉海域”內保持對電磁信號較高效率的搜集與分析。
![]()
波蘭的電子情報偵察船“耶日·羅日茨基”號,全長74米,寬14米,排水量約2200噸,目前已經下水,預計2027年正式服役。很多人對波蘭的歷史并不熟悉,耶日·羅日茨基是波蘭的密碼專家,二戰前破解了德國的“恩尼格瑪”密碼(初代)。
![]()
提起德國這款密碼,很多人都知道是英國的數學家圖靈造了一個龐大的機器破解的。其實他們也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這個“巨人”就是耶日·羅日茨基為代表的“波蘭三杰”。波蘭三杰率先制造了密碼破譯機,在亡國之際交給了英國。圖靈靠著這款原型機研發了更高效的破譯機。由此也可以看出波蘭人的隱喻,他們要凸顯自己的電子偵察船擁有破解俄羅斯電子戰的能力。
![]()
“耶日·羅日茨基”是由瑞典薩博代為建造的,實際上就是瑞典新型偵察船“阿爾忒彌斯”號的改進型。目前具體性能參數還沒有官方渠道佐證,但戰略意圖已經十分明顯。“耶日·羅日茨基”將與瑞典、芬蘭的同型艦組成“情報團”,直指該地區俄海軍的軟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