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牽引車是油轉電非常有潛力的一個市場,按照目前省補和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還車趨勢情況來看,許多港口城市的用戶都在淘汰國三國四車型置換電動牽引車用于港口集裝箱的運輸。
雖然港牽運輸所使用的車輛配置沒有物流車型那么高,但是在底盤設計、動力搭配等方面也是非常講究的,一輛為港口運輸量身打造的牽引車,同樣會讓集卡運輸事半功倍。
![]()
在宇通重卡全場景發布會的現場,筆者看到了一輛專門為港口運輸打造的宇通T400港口版電動牽引車,和其他品牌的港牽車型設計相比,宇通的港口版在集卡運輸上具備了較為明顯的優勢。
底置電池帶來靈活軸距,輕量化助力多拉:
宇通T400港口版配的電池是400度的底置電池,相比于傳統的后背電池,底置電池可以有效減少軸距,避免吊箱落箱時發生電池磕碰的意外。
![]()
集卡本身就是個跑不遠的活,底置電池在標軸狀態下最多只能放下400度,續航300公里,這也足夠集卡中短途運輸使用了。
![]()
宇通T400港口版的車長6750mm,4X2驅動形式,軸距是4200mm,如果是后背電池車型想要和這款車保持相同的回轉半徑,那軸距都得在5000mm——5300mm這個范圍內了,不然7字靠臺的時候絕對是個麻煩事。
對于港牽車型而言,軸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軸距越短,意味著車輛的靈活性越高,像進村里裝卸貨、工廠靠臺、窄路掉頭、狹窄路段拐彎,從前進到后退,對于長軸來說都是一件頭痛的事情,宇通T400港口版能一把拐的彎,其他的長軸電動牽引車不一定行。
![]()
港牽對成本控制有要求,也不需要太高精尖的科技,所以宇通T400港口版用的還是中央驅動,宇通自研永磁同步電機+法士特6E240變速箱的動力總成,電機額定功率330kw,峰值功率480kw,得益于電動機的大扭矩輸出特性,其實電動牽引車在動力上已經可以完全媲美,甚至超越一部分傳統動力港牽車型。像這樣的動力,雙背或者是45尺重箱,開起來跟拉了個輕貨沒啥區別。
![]()
針對港牽車型,宇通并沒有匹配快橋,配的是一個5.286速比的德納單減橋。像港牽在城郊走走停停,跑高速也開不了多快,用大速比車橋可以讓車輛在低速時始終保持充沛的扭矩,同時也能維持車輛經濟性。也就是說只要不上高速,這個車會非常有勁和省電,但是如果上高速速度一起來,那就要多加注意電耗了。
![]()
對于一臺400度電的牽引車,宇通給到的底盤自重是8.6噸,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數字了,因為400度電池就占了3噸的重量,也就是說這個車無動力底盤也只有5.6噸。像現在常規的400度電4X2牽引車,基本上都在9噸的水平,輕半噸也就意味著能多拉半噸貨,5軸43噸載重的情況下能拉34.4噸,拉一般的雙背能上高速。
為港牽工況專業優化,駕駛室也有點不一樣:
![]()
實拍的宇通T400港口版牽引車是高頂的駕駛室,未來應該還會針對輕量化和控制成本的用戶提供平頂駕駛室。展車的顏色是紅色,這也滿足了很多港牽老司機的審美,畢竟早期碼頭就是一片紅。
![]()
后視鏡是一體式后視鏡,主鏡在上副鏡在下,鏡片帶有電動調節與電加熱功能,后視鏡鏡殼與車身同色,顯得高級很多。
![]()
透鏡大燈,LED光源,對于夜路行車的照明有著更好的效果,像現在港牽這個水平的車型還是鹵素大燈多一些,LED相對來說是比較有誠意的了。
![]()
高位保險杠,下方暴露式防鉆梁,活動腳踏,這樣的設計主要應對一些惡劣路況,比如進鄉村工廠、養殖場等地裝貨,較高的離地間隙可以避免磕碰。
![]()
駕駛室上方的導流罩是可以無極調節的,通過搖把就能實現,雖然港口的集裝箱都是標準尺寸,但是在落到3.1m非標柜的情況下,駕駛員就可以通過升高導流罩來進行主掛高度匹配,降低行車風阻。
![]()
主駕駛座椅為氣囊減震座椅,帶有阻尼調節、高度調節、通風加熱等功能。因為電動重卡不同于傳統燃油重卡,駕駛室下方沒有發動機,所以在其他車上的凸地板駕駛室,在宇通重卡上就可以實現平地板,車內空間大大增加。
![]()
方向盤是四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帶有定速巡航、多媒體調節和主動安全系統開關等功能。儀表盤采用液晶儀表,可顯示信息更加豐富。
![]()
掛擋機構為懷擋,操作簡便易懂,通過上下撥內撥片就可以切換擋位,撥桿上下波動是手動控制升降擋,電車的邏輯和功能都比較簡單,上了年紀的駕駛員也能輕松上手。
![]()
空調系統用的的電動壓縮機和多源熱泵,一年四季的制冷制熱效果都非常好,在冬天時,車輛還會通過睿控E的熱循環技術,將電機工作溫度回收到空調暖風系統中,既增加暖風效果,又可以減小熱泵功率,開暖風也不太費電。
![]()
![]()
駕駛室內為單臥鋪的設計,畢竟電車本身就是中短途車型,倒短使用較多,99%都是單駕,設置一個臥鋪既不浪費還能降重。臥鋪的寬度也比較寬,兩邊都是加寬的設計,最寬處約為900mm。
編后語:
![]()
港牽雖為細分市場,但是我國遼闊的海岸線也決定了這個市場的體量,在電動化轉型的當下,一款能讓用戶在使用便利性上與之前油車沒有太大區別,還能真正做到降本增效的電車,才是港牽真正需要的車型。
文圖:牛藝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