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恒以仁孝聞名天下,24孝之一就有漢文帝,很少人知道他的權謀手段不亞于劉邦。
劉恒能活著當上皇帝,全在于他因禍得福,他的母親薄姬不受劉邦重視,劉恒也不受劉邦待見,碰過了呂后專權的迫害。
劉恒天生一副仁德之相,封地又在苦寒的代地,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被人遺忘,因此周勃、陳平等人會擁立劉恒為帝。
從周勃、陳平的角度出發看問題,他們希望選擇一個聽話的皇帝,權臣們還能繼續享受自己的利益,誰都不希望選出一個強硬、有能力的皇帝,否則權臣的地位與利益就要受損。
諸呂之亂時,劉邦嫡孫齊王劉襄起兵討伐,劉襄就屬于強硬派,在權臣眼中,絕對不可能選他當皇帝,劉恒就不一樣,看起來低調,沒有外戚勢力,才意外被選中為皇帝。
漢文帝劉恒
![]()
劉恒被選為皇帝,就連自己都不相信,群臣中有說去的,有說不去的,劉恒與太后商量仍然猶豫不決,還用龜甲來占卜,即使這樣,劉恒還是不放心,還專門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到京城打探消息,最終才確定進京繼位。
劉恒特別理智,既沒有被巨大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也沒有退縮害怕,而是在了解事態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策。
第一個正確決策就是:8人進京。
這個很重要,劉恒是西漢歷史上是第一個以藩王身份進京繼承帝位的皇帝,第二個是昌邑王劉賀,你看劉賀進京帶了多少人?
數百人,劉賀帶了這么多人進京干什么?很明顯,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來,劉賀想在自己當皇帝后,重用自己人。
劉恒就帶了幾個人進京
![]()
朝廷官職就那么多,劉賀要重用自己人,那么朝廷大臣怎么辦?很明顯會被劉賀帶來的人取代,那霍光和朝廷大臣就不愿意了,阻止劉賀帶來的大臣進入皇宮,最后干脆把劉賀給廢除了。
劉賀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就開始縱情享樂,分官賜爵,全然忘記了自己的皇帝之位是怎么來的,他失敗自然在所難免了。
劉恒完全不同,他只帶了幾個人進京,周勃等權臣看到人這么少,自然就會放心。即使重用這些人,也不擔心會搶了自己的位置,這就是劉恒的高明之處,劉賀只需要照著劉恒的作業抄,但他抄都抄不會。
第二個決策就是:低調行事、小心謹慎、謙卑恭敬、大封功臣。
劉恒進京非常小心謹慎,深怕一不小心中了功臣們的計謀,他先派舅舅作為先鋒到長安打聽虛實,劉恒向京城進發時,步步為營,走到離長安還有五十里的時候就停下來,派手下將領宋昌先進城探路。
劉恒小心謹慎
![]()
這又跟劉賀形成鮮明對比,劉賀是凌晨接到消息,中午就出發,一刻也不愿意等,連消息也不打探,可見劉恒非常小心謹慎。
這還沒完,劉恒對待群臣時,表現得非常謙卑恭敬,完全按照禮節行事,周勃想私下見劉恒,卻被拒絕,劉恒拿到天子的玉璽,群臣擁戴劉恒繼位,劉恒按流程三次辭讓才同意繼位。
整個過程完全按照禮節行事,劉恒當上皇帝之后的第一位事就是大封功臣,周勃功勞最大,被封為右丞相,賜黃金五千斤,食邑一萬戶,陳平次功,被封為左丞相,賜黃金一千斤,增加食邑三千戶,其余功臣也各有封賞。
大封功臣就打消了功臣們的疑慮,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誅滅諸呂是為了維護漢室江山,更重要的是維護自己的地位與權力,漢文帝劉恒給了,功臣當然會擁擠皇帝。
第三個決策:控制兵權。
諸呂之亂時,兵權都在呂姓族人手中,周勃通過欺騙的手段得到兵權,才成功誅殺諸呂。
劉恒用自己的親信控制兵權
![]()
兵權在任何時代都非常重要,一個皇帝如果不掌控兵權,天下就不會穩定。
劉恒封自己的心腹宋昌為衛將軍,負責守衛皇宮,封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守衛京城,皇宮的兵權和京城的兵權都被劉恒掌控在自己帶來的心腹手中,劉恒才能在皇宮中安穩睡覺。
周勃之前是太尉,后升任右丞相,手中是沒有兵權的,陳平也一樣,諸呂手中的兵權其實被劉恒名正言順地奪了,有了兵權,完成了鞏固地位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四個決策:斬草除根。
劉恒住進皇宮的當天,所有劉盈的兒子都被殺死,也就是呂后找來當皇帝的小孩子,不管是不是劉盈的兒子,都一律被殺,功臣們的借口是這些小孩子不是劉盈的兒子。
在這一點上,劉恒與功臣們的利益是一致的,誰也不希望這些跟諸呂有關系的小孩子長大后報仇。
不光如此,劉恒自己的代王妃和四個兒子也莫名其妙地去世,原因不明,代王妃是在劉恒在皇帝之前死的,她所生的四個兒子是劉恒當上皇帝之后的兩個月內去世。
劉恒斬草除根,消除后患
![]()
史書沒有記載原因,有人猜測劉恒的原配代王妃是呂姓女子,劉恒為了當皇帝,與諸呂劃清界線,讓代王妃及四個有呂氏血緣的人去世,這只是猜測。
這就叫斬草除根,所有威脅都要除掉,劉恒及后人的皇位才能鞏固。
第五個決策:鞏固地位。
劉恒的權謀手段很強,隱忍能力也強,地位不是一天一夜就能鞏固的,而是需要時間的,雖然兵權在手,呂氏不也一樣被滅亡了,這事不可能發生在劉恒身上,因為他有自己的考慮。
劉恒對于功臣是一邊獎賞,一邊打壓,最典型的就是周勃,周勃是首功,又因為擁立劉恒有功,因此表現出驕橫的樣子,不把新皇帝放在眼里。
劉恒能不知道嗎?他知道,但他一點也不著急,他一直在等機會,直到有人提醒周勃小心功高蓋主,周勃才主動請辭右丞相,劉恒很爽快地答應了。
表面上看是周勃主動提出的,實際呢?說不準劉恒私下做了什么,后來周勃因為披甲被人告發謀反,這跟劉邦時代的諸侯王被人告發是一樣的,劉恒就把周勃抓進監獄,這就是打壓,直到薄太后出面,劉恒才放過周勃。
劉恒鞏固地位
![]()
劉恒也許沒有刻意要殺周勃,但已經表現出對周勃打壓,先給周勃獎賞,后打壓周勃,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沒有哪個權臣能夠逃過皇帝的打壓,通過對權臣的打壓,劉恒樹立了自己的威信,他的地位直到這個時候才真正鞏固。
劉恒進京只帶了幾個人,就掌握了權力與地位,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并不簡單,有一系列權謀與手段,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就像劉賀一樣,當了皇帝還是被廢除,就是權力地位沒有鞏固,更顯得劉恒的能力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