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受好友所托,去給她的一個vip客戶的孩子做了教育規劃。
借此案例,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個教育圈的大實話!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咱們看到的那些學霸,大概率都是家庭早早規劃培養出來的,靠自己毫無準備就自學成才的那真是少之又少。
那咱們普娃該從哪些方面去規劃和引導呢?
我這兒有 6 點心得,媽媽們趕緊收藏起來,說不定能幫上大忙!
1
小學階段別太在意成績,學習能力開發更重要
小學階段,70分和90的差異基本就是記憶力的差異,而孩子要從短時記憶發展為長期記憶,還是要依賴理解力和思維力的發展。如果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儲備好了,基本上在初一初二就能看到成果。
咱們得明白,小學就像是播種的時期,不是馬上就能收獲的。所以媽媽們可別想著今天付出了,明天就盼著孩子考滿分。如果抱著這種急切的心態,大概率是沒啥太好的結果。
不管是學習能力培養還是性格培養,育兒都得有個長期主義的心態。
小學階段是專注力、記憶力、思維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合適的運動和感知覺游戲,以及認知游戲可以更加高效的提升學習能力的發展。
在我的《學霸養成家長課》里,錄制了近200個運動和感知覺游戲,還為孩子們設計了2套視覺和聽覺的認知游戲練習冊,每次只需要15分鐘左右,每周兩至三次,就可以讓學習能力的發展速度翻倍,到時候想不成為學霸都難。
運動改造大腦,小學階段多運動、睡好覺就是在養大腦!
2
普通家庭一定要重視孩子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越普通的家庭,父母越是忙于賺錢養家,如果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沒有養成良好額自主學習的習慣,父母又沒時間管,也報不起各種昂貴的輔導班,孩子的學習基本就是放羊狀態了。
我家老二去年9月上一年級,大概只用了3周就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要明確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是給爸爸媽媽寫、也不是給老師寫,寫不好、寫不完的后果都應該孩子自己承擔,家長不能比孩子還急。
其次,和孩子約定放學后寫作業的固定時間,并設置好提示,比如鬧鐘或吃飯飯。
第三,帶著孩子梳理幾次寫作業的流程,訂正、復習、查看作業記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第四,讓孩子知道不會做的作業怎么辦?不要一遇到不會做的就問爸爸媽媽,而是讓孩子先把會做的都做了,最后集中問家長。如果家長也不會,可以第二天問老師。
第五,教會孩子如何檢查,具體的方法《學霸養成家長課》里有。
一般堅持2-3周,孩子就能養成自主寫作業的習慣。在這個基礎上,再慢慢增加閱讀、英語學習、思維訓練等其他課外學習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