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無貴賤,人心有高低;腕間存道義,談笑品茶香。鐘表茶館,講述表友自己的故事,我是老面。
腕表世界最真實的聲音不是品牌的廣告,媒體的宣傳稿,或者帶有主觀色彩的測評;最真實的聲音是來自表友們發自內心的評論。
圖片來自網絡
![]()
表盤下的秘密(點擊標題即可跳轉閱讀)一文的留言中,靜靜的頓河表友:每當你聽到機械表走動時,發出聲音的時候,好像一個鮮活的生命的在跳動,這也許就是機械的魅力所在。
闖關硬漢表友:機械表唯一無法被其他東西替代的是,它能夠以自身的零部件組合去直接顯示時間,凸顯自身獨特的美感。石英機芯(包括SD)還有原子鐘總不能拿一堆半導體電路板和液晶面板旋轉起來顯示時間吧?
![]()
老面:機械的美是機械表能堅持到現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鯨向海表友:精密復雜的微型機械正好迎合人們愛玩的天性。
夏天怕熱表友:當你保養過PP、AP、VC之流的復雜款超過10枚后,就已經沒什么吸引力了。
![]()
腕表世界最真實的聲音(九)一文的留言中,周波表友:雅典這幾年還是推出了有意思的表。
老面:尤其是那款最輕的潛水表,有設計,有功能,佩服。
![]()
偽文藝老爸表友:二手市場的最大優勢在于價格公開透明,其次是服務到位,可以讓表友能貨比三家,有更多的選擇。也不用看某些品牌銷售的臉色,不用去接受一些潛規則,錢花的舒心。隨著二手市場中介服務、維修服務的進一步成熟,很多表友會轉向二手市場。
在前面的文章文章回復中,rolendo表友對腕表市場的看法:只是靠文化洗腦(包括但不限于饑餓營銷)來維持銷量和市場份額,這種游戲能玩多久?
老面:大品牌造就的皇帝新裝式營銷,隨著經濟下滑,年輕消費群體的清醒,該做出轉變了。
![]()
竹本表友:現在的年輕人多數都戴石英表。好打理,維修又不貴。而機械表就做個保養都要500元起步。如天梭。貴的2,3千起步。其實瑞士表本身的理念是用最少的材料賺最多的錢。玩表這東西,喜歡就好。反正機械與石英都無所謂。
老面:這些年我買了不少石英表,中古偏多。價格便宜,造型好看,換電池輕松。
![]()
Lukas表友:玩表老客群已經不會再花錢了,能夠成為消費新群體的只有年輕一代。勞力士,百達翡麗和理查會占據市場中高端、高端和最高端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剩下的市場份額已經少得可憐,其他集團品牌如果不再做點改變,很可能就會被設計新穎、更符合年輕一代審美的新銳獨立制表淘汰。這個變革,在國內大家沒感覺,但在瑞士已經開始了。。。
老面:很贊同,有個表友說現在機械表玩家老齡化,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品牌們還不做改變,那就一起走進墳墓了。
如鯨向海表友:杞人憂天了,要相信瑞士的制表實力!瑞士鐘表的創新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始終在引領全球鐘表潮流。幾百年的鐘表文化底蘊在那兒擺著,百達翡麗不倒瑞士的制表業永遠不倒,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
詠而歸表友:瑞士鐘表面臨的危機遠甚于當年的石英危機,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瑞士鐘表業卻不思進取,依然沾沾自喜。五年后很多品牌都會消失的,消失于傲慢和無知。
國內的所謂媒體總以為消費者是XX,現在沒有人會為這些西洋智商稅買單了,過硬的設計和品質缺一不可,但符合條件的表款太寥寥了。國內媒體將亡于自嗨,沒人在意他們了。
老面:對于大部分瑞士制表品牌,我是抱悲觀的態度。國內有些鐘表媒體有時會“反向助攻”。
seastar1999表友:本屆上海大師賽,趙心童帶了塊宇舶吧?機械之美我感覺還是會歷久彌新,有年輕才俊代言,有國表(貝倫斯之類)崛起,機械表應該回歸欣賞、把玩的本質,當然,呵呵,附帶計時。
yesh表友:明年這個時候再看那些二手表商還有多少能挺住的?今年年底或春節是可以找找那些表商撿漏看看。二手表市場魚龍混雜,價格極不透明,一般都是一到三折收,六七折賣。
老面:交給時間。
![]()
鐘表茶館期待更多腕表世界的真實聲音,如果您的意見想被更多表友看到,請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