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住宅是企事業單位提供給職工的特殊福利。為吉林市贏得“化工城”贊譽的吉化公司,提供住宅的福利自然不會缺少。當然,因所在集體不同,分配政策存異,職工住宅的分配狀況也自有不同。就住宅的供給而言,在“三大化”開工初期,職工住宅以日偽時期遺留建筑、新建蘇聯式建筑、普通平房等為主。
據《吉林化工區史話》記載,到1959年上半年為止,“全區獨身宿舍的面積增長到八萬六千九百多平方公尺,住宿人數達二萬三千三百余人;家屬宿舍增長到二十八萬八千八百多平方公尺,居住著一萬一千二百多戶”。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由一些造型清新明快的樓宇組成的小區開始逐漸出現,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吉化的職工住宅風貌已經出現了極新的變化——化工區舊時風貌逐漸被取代。
也正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吉化公司還結合當時吉林市整治環境的總體部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所轄各單位庭院和職工住宅區進行綠化建設。根據《吉林市園林志》記載,當年的龍潭區土城子地區、鐵東地區、山前地區的住宅區中,興建了大量游園。這些游園內除多姿多彩的樹木、花草之外,另擁有為數眾多的長廊、涼亭、假山、雕塑等園林小品,以及為少年兒童和老年人提供活動的場地。
在《吉林化學工業公司公用事業公司志》中,就保留著數張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吉化職工住宅區的照片。照片中,草木繁茂、亭臺鋪陳,映襯得家屬樓洋溢著濃郁的融融泄泄氛圍。時光流轉,作為一名不熟悉化工區的吉林市市民,我不知道畫面中的居民樓和游園的具體位置,但心中卻隱隱生出一種期待:但愿那些亭臺、雕塑依舊完好,依舊守望著生息于此的人們……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