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1955年的新中國大授銜中,有一個人非常吸引眼球。
此人留著非常漂亮的白胡子,滿頭銀發,臉上滿是皺紋。從臉上看,此人的年紀已經很大了,甚至在所有的開國將帥中,都沒有人比他更老。
但是,他的精神卻十分矍鑠,眼中閃動著一種興奮的光彩。此人,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清軍、北洋軍、國民黨軍和八路軍、解放軍中都擔任過職務的老將——蔣維平。
![]()
清朝為官
蔣維平的一生,可以說一波三折,充滿了柳暗花明。
他1878年出生于河北省的房山縣(今屬北京),原名叫蔣順生,取“順利一生”的意思。他出身貧寒,小的時候摘過野菜,打過柴,幾乎所有的農活兒都干過。
15歲那年,他托人進了城,在一家賣布的門面里當了一年的學徒,但是后來因為賺不到錢而半途而廢。這一下,他就只能回家鄉當長工了。
此時,舊中國正在清政府的手里,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淵。蔣維平雖然生在天子腳下,但是卻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后來,李鴻章開始招募新軍,待遇非常優厚。為了多賺些錢,蔣維平參加了新軍。這一年,他十九歲,正是青春旺盛的時期。
![]()
李鴻章
他在部隊中如魚得水,一路從大頭兵做到了班長。后來因為表現出色,他還當上了教官。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清朝軍隊武器落后,軍心渙散,很快就被打散了,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出了北京。
為了穩定局面,李鴻章在沒有任何談判籌碼的情況下,強行和對方商談。對于對方提出的4.5億兩白銀的賠償條件,李鴻章既無力回天,也不敢面對,最終一口鮮血吐在了談判桌上。
不久之后,號稱“東方俾斯麥”的李鴻章撒手西去,新軍易主。蔣維平看不清歷史方向,便隱退回家。憑著當兵時掙下的軍餉,他在二站村踏踏實實地過了幾年,還娶了媳婦,生了一個女兒。
1911年,在武昌爆發了辛亥革命,革命大潮迅速燃遍大江南北,清朝授命袁世凱率領北洋軍平叛。
![]()
有一定軍事能力的蔣維平有些心動了,想要在這個時代搏一個功名利祿。于是,他報名參加了北洋軍,成了袁世凱直屬部隊的成員之一。
參加北洋軍
但是,袁世凱一方面對清政府陽奉陰違,勸其退位,一方面對革命的施壓,表示自己要當大總統。最后,他用這種兩頭蒙的辦法,奪取了權力。蔣維平在這一階段沒什么建樹,只能繼續蟄伏。
1916年,袁世凱搞復辟,建立了洪憲政權。但是,此舉卻招來了全國人民的一致聲討,袁世凱在萬民的唾罵聲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北洋政府的權力,開始在曹坤、馮國璋、段祺瑞等軍閥手中流轉。蔣維平權衡之下,選擇依附看起來實力最強的段祺瑞。
在這一時期,蔣維平的成就比較高,逐漸成為了部隊中的副團長。
![]()
蔣維平
但是在1926年,段祺瑞被馮玉祥趕下了臺,跑到天津日租界當起了居士。蔣維平此時已經年近五旬,不想再折騰了,便回到家鄉,一邊學醫,一邊種地。
蔣維平的平靜日子,持續到了抗日戰爭前夕。這時候,他已經年近六旬,雖然身體還很健康,但是畢竟是歲月不饒人。
因為一次意外,蔣維平救下了一個進步青年。此人名叫蔣志剛,家已經被日本人毀了。他非常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殺敵。
蔣維平覺得小伙子不錯,便收他當了義子。爺倆平時上山采藥,下山送醫,配合得非常好。
不久之后,蔣維平結識了革命人士李向前。李向前給蔣維平講了很多革命的道理,還有抗日救亡的必要性。
在他的影響下,蔣維平在自己的家鄉組建了自衛團,規模達到了三百多人。他憑著自己北洋老兵的身份,和當地的地主富戶要錢要糧,購買武器,裝備部隊,還真的打造出了一支有模有樣的部隊。
時間來到了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蔣維平也想要抗日救亡,但是此時的他,還是想走一條正規的道路。
于是,他以個人身份,加入了宋哲元的第二十九軍。
![]()
宋哲元
加入國民軍
宋哲元對他的加入非常重視,但同時也覺得蔣維平年事已高,不能像年輕人一樣沖鋒陷陣,于是就給了他一個管馬處主任委員的職位。就這樣,蔣維平又成為了國民黨軍。
但是,二十九軍很快就解散了,蔣維平只能再次回家,開了一家西藥房維持生計。
日軍占領北平之后,很快便將自己的觸手伸向了附近的縣城和鄉村。房山縣飽受日寇的蹂躪,不但普通的百姓慘遭殺戮,就連教堂的神父和教民也未能幸免于難。
蔣維平此時再次挺身而出,把教堂改為難民收容所,組織大家自救。同時他還積極活動,準備恢復自衛團。
然而此時,華北地區國民黨正規軍已經撤了,很多地方沒有人管,便落入了土匪之手。當時就有一個土匪,看蔣維平干得風生水起,便以為他有多少錢,準備打他的秋風。
有一次,蔣維平外出,土匪沖進了他的家,抓走了他的妻女,威脅蔣維平入伙。蔣維平假裝同意,但是最后卻和義子蔣志剛一起,救出了家人,然后帶著他們躲到了親戚家暫避一時。
此后,這伙土匪三天兩頭的就來和蔣維平搗亂,讓他不堪其擾。正在這時,八路軍領導的房淶涿聯合游擊隊來到了他的家鄉。
![]()
那些惱人的土匪,不是被趕跑了,就是被收編接受教育,全都消停了下來。緊接著,游擊隊又接連打了好幾個漂亮仗,這讓蔣維平覺得,這才是自己值得追隨的隊伍。
于是,他讓女兒蔣淑環替他寫了一封參軍申請書,表達了自己要加入八路軍的意思。同時,他的義子蔣志剛,也想一同參加。
很快,蔣維平就來到了房(山)良(鄉)聯合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長操村,見到了八路軍的游擊隊長包森。兩人一番深談,都覺得相見恨晚。
但是此時的蔣維平已經是60歲的老人了,包森問他,現在參加游擊隊是否會力不從心?家里的人能放心嗎?
蔣維平則表示,自己的妻女已經表示會全力支持自己,而且自己平時進山采藥,運動量不少,身體還算是硬朗,當游擊隊員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包森隊長卻不這么看,畢竟是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讓年歲這么大的老人家天天翻山越嶺,這不人道。
加入八路軍
不過,包森指出,八路軍的后方缺乏醫療物資和醫院管理人員,如果蔣維平愿意,可以擔任衛生院的院長。蔣維平滿口答應,回去就將西藥房里的所有藥品和醫療器械全部打包,無償捐給了八路軍!
![]()
這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蔣維平的職務都是房良縣九區救國會主任。后來,他又出任了八路軍第120師359旅的制藥廠廠長。
面對著越來越多的傷病員,蔣維平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此時,盡管他已經捐出了自己的所有,但是西藥仍然緊缺。為了解決問題,他只能是繼續背起藥簍子,進山采藥。
同時,蔣維平還努力地學習中西醫知識,搜集民間治療內外傷的藥方。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他就收集了民間藥方三百多個。
通過這些藥方,他配制出了各種丸、散、膏、丹。很多八路軍傷員,都在他的藥物下保住了性命或者肢體。
1941年,蔣維平隨部隊來到了陜西省米脂縣。這里的氣候和土壤和北平附近差異很大,藥物種類也是天差地別。
但是此時的蔣維平,已經成了中草藥大家。他不但很快就認全了附近的各種藥材,還調配藥方,制作了多種新藥。
![]()
比如光明眼藥膏、瘧疾丸等等,都有很好的療效。最為特別的,就是他用蜂蜜和豬皮配制出了一種藥膏,治療瘡癤有特效。
除了調配中藥藥劑之外,蔣維平還首創用簡陋的設備,生產西藥。
他用解放區遍地都有的芒硝,生產出了硫酸鈉針劑,緩解了八路軍沒有消炎藥的困難;此外他還生產過一種復方氧化鈣的片劑,也有不錯的抑菌消炎效果。
除了制藥之外,蔣維平還運用自己的醫學知識,為解放區的老百姓和戰士看病。同樣是名醫的原陜甘邊區副主席李鼎銘,曾經在延安生了一場重病。
蔣維平聽說后,馬上趕過去為其治療。后來,李鼎銘恢復了健康,對蔣維平非常感激。還有一個鐵路工人,名叫李慶平,他的兒子得了肺結核。
在當時,這種病的危險程度不亞于今天的絕癥。蔣維平憑著自己配制的碘化亞鐵和陳皮糖漿,一舉攻克了肺結核,救了李慶平兒子一命。
后來蔣維平隨359旅轉移到南泥灣,米脂的老百姓非常不舍,曾經在解放日報上連發了七天的感謝信。
1943年,蔣維平隨359旅在南泥灣掀起大生產高潮。此時雖然他已經65歲,但是耳不聾眼不花,農活兒都是手到擒來。
![]()
..0憑著自己豐富的種田經驗,他很快就成了開墾荒地的模范。很多戰士對大生產并不感興趣,一心想去前線打仗。
蔣維平也不說什么,只是帶頭去干最苦最累的活兒。戰士們看65歲的老戰士都如此拼命,便也跟著干了起來。
后來,蔣維平被任命為359旅719團農場場長,手下管理著一百多人。他們農場每年都會向政府上繳將近3萬斤糧食,成了南泥灣的模范農場。而蔣維平本人,也成了農業生產的模范。
在農業步入正軌之后,蔣維平又開始在南泥灣興建木材廠、碾米房、炭廠、手工品作坊,以及自己最為熟悉的制藥廠。
這些副業,給陜北地區帶來了大量的額外收入。因為此,蔣維平被評為了陜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和模范工作者。
1944年,蔣維平參加了延安群英會,受到了毛主席親自嘉獎。
![]()
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蔣維平還有“路見不平一聲吼”的俠義之氣。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地主在訓斥一個女傭,便氣不過地前去講理。
地主言之鑿鑿,說女傭是自己買來的,自己有管理她的權利。蔣維平也不和他廢話,直接拿出了自己一個月的津貼——12斗小米,把女娃子換了回來。
后來他才知道,這個女孩子是自己的大老鄉,也是河北人。正好,此時衛生院缺人,蔣維平就將女子安排進去幫忙。
不久之后,他看到一位副營長在戰斗中失去了幾根手指,不好找媳婦,便把女娃子介紹給了他。兩人結婚后,感情十分和美,他們都表示,一輩子都不會忘了蔣維平的恩情。
蔣維平長期擔任院長、副院長之類的職務,津貼比一般的戰士要高。但是,他卻經常拿錢出來,貼補到藥品的研制上。
![]()
所以,他也沒有什么富余錢。后來,他過繼過來的孫子結婚,他安排的婚宴上,只有小白菜等青菜,喜煙也不過是八分錢一盒的粗煙。
他給孫子和孫媳的禮物,就是鐮刀、鋤頭一類的農具。他想以此告訴孫輩,不要忘本,要厲行節儉,不能奢侈。
當然,蔣維平也并非一個完人,他也有自己的毛病。他的脾氣太急,有時候火一上來,口不擇言,經常罵人。
尤其是對醫院的工作人員,他更是如此。但是,誰都知道,蔣維平嘴上雖然厲害,但是心腸卻非常好,往往前腳罵完人,后腳就去道歉。
所以這一點小毛病,不但沒讓蔣維平變得討厭,反而讓他更有人間的煙火氣。
授中校軍銜
1955年,蔣維平因為在醫療戰線上的卓越貢獻,被授予了中校軍銜。
![]()
授銜當天,國家對所有將帥的儀容儀表有著嚴格的要求,哪怕是元帥,也必須將過長的胡須剃掉。
只有蔣維平一個人,是留著自己長長的白胡子參加授銜的。
這一點,也是毛主席給他一個人的特權。因此在后人的照片中,才留下了一個仙風道骨的英雄形象。
1956年,蔣維平回到家鄉,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兩千多元,購買了兩部雙輪雙鏵犁,以及四架噴霧器和一匹馬,幫助鄉親們搞農業生產。從此后,蔣維平每次回家,都會在田間地頭轉轉,看看自己的努力結果。
1964年7月12日,已經86歲的蔣維平在張家口去世。他的公祭儀式,有一千多人參加,護靈的隊伍更是有將近萬人。由此可見,老英雄有多么的受人愛戴。
結語
雖然他沒能在戰場上殺敵立軍功,但是他任勞任怨、盡職盡責的工作作風,卻完美地詮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標準形象。這樣的一個老人,也無愧英雄之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