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郵政擁有自主的郵票設計發行權,所以在郵票銷售環節與中國郵政也有很大區別。
中國郵政新發行郵票共有四種銷售方式,第一種是郵票發行首日,在擁有集郵柜臺的營業廳銷售;
![]()
第二種是在郵政網上營業廳提前預訂,然后發行時再在郵局自提;
三是在網上營業廳直接郵寄購買;
![]()
四是購買溢價較高的商品冊。
香港郵政的銷售模式其實本質上與中國郵政相同,同樣有線上線下兩種途徑,但不同的是,在郵票發行前,個人用戶可以按照面值購買全部種類的郵票。
以香港郵政線上購買途徑為例,套票方面,之前中國郵政實名用戶每人限購4套以內,近期則修改為8套,香港郵政則是125套。
![]()
郵票小型全張,中國郵政每人限購1枚,香港郵政則是5枚。
![]()
郵票大版張,中國郵政僅有預訂全年大版冊的用戶可以面值購買到完整大版,從省局以下網點拿到的郵票都是撕開的大版,俗稱破版,多為四方連或六方連。
![]()
香港郵政可以直接購買完整郵票大版,且可以購買5套,折合套票也是125套,不過這個限額與套票的并不重疊,兩者可以同時購買。
![]()
郵票小版張方面,中國郵政只能通過網上營業廳面值購買1版,除此之外僅有全年小版預訂可以面值購買。
香港郵政的小版則和大版一樣,每人可以購買5套。
![]()
對于特供產品和商品冊,香港郵政也有類似的產品,有溢價不多的郵折和價格很高的精致商品冊。
以香港郵政即將發行的《大熊貓龍鳳胎寶寶》郵票為例,官網共放出了2種產品冊,其中郵折是最便宜的一種。
![]()
郵折售價為77港幣,包含一套套票和兩枚小型張,郵票總面值53.6港幣,溢價23.4港幣,溢價率43.7%。
中國郵政最便宜的商品冊同樣為郵折,以總公司《篆書(二)》PZ郵折為例,郵折售價19元人民幣,同樣包含一套郵票和一枚小型張,郵票總面值10.8元,溢價8.2元,溢價率75.9%。
![]()
從中可以看出,香港郵政的紀特郵票近乎是放開銷售的,對于普通集郵者而言,5套大版完全可以滿足需求,哪怕是發行量較少的小型全張和小版張,也都可以購買5張,遠超個人集郵者需求。
按照香港郵政官方公布的預訂說明,所有紀特郵票全部接受預訂,按照預訂時間共分為“獎賞期”“首輪預訂”和“次輪預訂”三個階段,以六個月時間為一個周期,會提前公布下一個半年期內郵票圖稿。
![]()
“獎賞期”設定在周期開展之前一周,此時預訂下個半年度郵票是不設上限的,只要有錢,想買多少就可以買多少,所謂獎賞,是獲得的購物積分更多。
“首輪訂購”在每款郵票發行首日的六個星期前,可按前文所介紹的限額預訂想要的郵票。
“次輪預訂”在發行首日前的六個星期至兩個星期內,不但有限額要求,也可能出現貨源不足的情況。
![]()
最后是首日開始,余量將在線上、線下郵局按照個人限額進行銷售,銷售時間三個月,售完為止。
這樣設定的好處是,既能滿足所有想要購買者的需求量,也能很好把控郵票印刷量,不至于出現印刷太多銷售不出去的情況。
![]()
香港郵政沒有自己的郵票印刷廠,均是由其它地方的代工廠印刷,所以在郵票獎賞期內,是可以按照購買者需求量進行無限預訂的,之后的首輪次輪,則是在剩余印量中進行調配,既滿足了二級市場交易需求量,也滿足了普通消費者的使用消耗。
![]()
這種模式是大陸集郵者一直所向往的模式,缺點則是郵票之間的印刷量會相差較大,熱門題材會因為預訂的人多導致大量印刷,不受歡迎的題材和設計則會產生一定的稀缺性。
由于印刷量全部建立在需求上,也就制約了炒作市場的發展,炒作者很難做到以量控價,自然也會讓集郵這個愛好少了些金錢味道。
![]()
但香港并不是沒有郵市,位于好旺角購物中心和上環的誠利商城是較為著名的兩個,但大多也是中年人在參與,鮮有年輕面孔。
香港郵市有打折郵票嗎?也有,但折扣力度不大,因為香港新郵只能通過郵政預訂,面值就是成本價,打折只是一些郵商為了回籠資金的無奈之舉,大多為九折以上。
這就是郵票敞開供應后的市場,集郵者得到了全方位的滿足,郵票商家的收益也交給了時間和運氣,只是面對同樣使用場景減少的現狀,中老年化也成為香港集郵人群的縮影,也許這就是大勢所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