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存量與求增量的兩難
撰文/陳鄧新
編輯/李覲麟
排版/Annalee
近來,騰訊音樂風頭正盛。
先是市值突破300億美元大關,超越一眾老牌互聯網企業,接著繼續上揚一度漲至346.34億美元,首次躋身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TOP 10序列。
這意味著,邁入2025年之后,騰訊音樂否極泰來,耗時7個月市值翻倍。
盡管如此,騰訊音樂依然不能高枕無憂:內有月活用戶數逐季下滑之憂,外有汽水音樂步步緊逼之患。
捧殺騰訊音樂,大可不必。
市值向上,月活用戶數向下
騰訊音樂,前身為QQ音樂。
想當年,QQ音樂誕生僅3年左右,就一躍成為行業不可忽視的力量,與酷狗音樂、百度MP3并駕齊驅。
這之后,攜手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共同撐起騰訊音樂的商業版圖。
需要注意的是,四大平臺的戰略定位不盡相同:QQ音樂擁有海量的正版音樂、圍繞頭部明星深挖粉絲經濟,酷狗音樂在低線城市滲透率較高,酷我音樂在兒歌等小眾音樂上有獨到之處,全民K歌為全國最大的在線K歌平臺。
以上可見,騰訊音樂可謂樹大根深。
“和訊商業”表示:“回顧歷史,每當人們開始彷徨焦慮、省吃儉用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娛樂產品,幫助他們宣泄情緒,釋放壓力。”
騰訊音樂,自然也不例外。
2025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的營業收入為73.6億元,同比增長8.7%;調整后的凈利潤為22.3億元,同比增長22.8%;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為11.4元,同比增長7.5%。
不過,高光之下,亦有隱憂。
騰訊音樂的在線音樂月活躍用戶數連續14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這意味著基本盤呈現持續萎縮的態勢。
隨之而來的,則是付費用戶數的增長挑戰。
2024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環比凈增分別為680萬、350萬、200萬、200萬、190萬,已有規模趨頂的跡象。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在線音樂付費用戶轉化率已經接近30%,繼續提升的空間十分有限。
簡而言之,騰訊音樂拓展付費用戶越來越難,成長天花板清晰可見。
![]()
圖源:同花順
為此,騰訊音樂對賬號共享重拳出擊,以遏制“白嫖”:2025年4月20日,QQ音樂方面發布重要服務調整公告,宣布自即日起將對會員的單日累計播放設備數量進行限制,其中音樂包用戶僅限1臺設備播放、豪華綠鉆會員為3臺、超級會員則可享5臺。
不難看出,騰訊音樂挖掘存量的商業價值,謀求最大程度攫取利潤。
“三易生活”表示:“用戶越來越少、可錢卻越賺越多這件事,對于一個基于網絡效應的互聯網產品來說,顯然并不是一件好事。”
關于此,從創新“借鑒”上,就可見一斑。
近年來,網易云音樂屢屢對騰訊音樂發難,指責后者存在跟隨式“更新”,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譬如,2020年7月,網易云音樂上線了一起聽功能,隨后酷狗音樂上線了跟聽功能,網易云音認為模仿到了像素級的地步。
再譬如,2024年10月,網易云音樂上線了音樂播放器DIY功能,隨后QQ音樂上線了播放器豐富的自定義功能,網易云音認為幾乎難分彼此。
![]()
圖源:網易云音樂官微
知名文娛產業分析師張書樂表示:“特別是當在線音樂平臺營收場景進一步縮水之后,‘借鑒’也可能變成凜冬之中的挖墻腳。”
汽水音樂才是頭號勁敵?
冤家路窄的背后,則是網易云音樂難以撼動騰訊音樂的霸主地位。
網易云音樂起初依靠音樂社交走紅,在社區文化上有獨到之處,再疊加重視獨立音樂人,為用戶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在音樂品味上也獨樹一幟。
不過,網易云音樂雖然可以牢牢占據一席之地,卻長期處于守勢,真正的威脅反而來自后起之秀汽水音樂:字節跳動旗下的汽水音樂,通過“免費+低價”的打法起勢,到2025年初月活用戶數逼近1億,成為在線音樂賽道的最大變量。
![]()
汽水音樂也有PC版
之所以如此,與抖音的天然耦合息息相關。
一首歌的高潮往往就那么一小段,在15秒的時間之內足以完全展現,抖音用戶刷到即聽到,即可對一首歌進行評判,從而決定是否接受這首歌。
如此一來,抖音成為神曲的“孵化器”。
甚至,部分冷門音樂在抖音走紅之后,某些在線音樂平臺也會隨之改變策略,將免費變成收費,《The Girl》就是其中的經典案例。
而汽水音樂與抖音無縫銜接,吃到了短視頻時代的紅利。
公開數據顯示,汽水音樂與抖音共同發起的“看見音樂計劃”吸引了超12萬首歌曲參與,助力1.6萬首歌曲通過短視頻爆紅,其中有超過50首歌全網流媒體年播放量破億。
由此一來,汽水音樂攻擂,也就不足為奇了。
QuestMobile發布的《2025春季中國移動互聯網實力價值榜》顯示,汽水音樂憑借11.48%的活躍滲透率,成功躋身90后人群媒介偏好APP TOP10。
數據截至2025年3月
“新熵”表示:“新興平臺的出現,如同洶涌的潮水一般,不斷沖擊著騰訊音樂的市場地位,分走了大量的潛在用戶和播放量。”
此背景下,騰訊音樂沒有坐以待斃,一方面抱緊視頻號的大腿,另外一方面收購喜馬拉雅,打起了反擊戰。
在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音樂高管表示:“我們相信長音頻內容與音樂內容能相互補充,增強騰訊音樂內容庫質量和數量。”
事實上,騰訊音樂對長音頻垂涎已久。
較早時,騰訊音樂就成為喜馬拉雅的重要股東,并在2021年收購懶人聽書,將其與酷我暢聽進行了合并,不過依然沒有躋身第一梯隊。
復盤來看,騰訊音樂雖然布局較早,但在長音頻賽道并不出眾,成為其產品矩陣薄弱一環,沒有形成“聽歌+聽書+聽播客”的內容閉環。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今,通過收購最大的長音頻平臺喜馬拉雅,騰訊音樂對內可以深挖付費用戶轉化率,對外可以與汽水音樂差異化競爭,至于這個如意算盤能否實現,還需要繼續觀察。
畢竟,汽水音樂不缺隊友。
2020年,騰訊推出酷我暢聽不久,字節跳動也上線了長音頻產品番茄暢聽,以番茄小說的正版內容為基礎,采用AI真人主播的聲音,實現了“網文閱讀+網文聽書+網文IP短劇”的內容矩陣。
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番茄暢聽的月活躍用戶數為9600萬,超過喜馬拉雅的8300萬。
這么一來,“汽水音樂+番茄暢聽”VS“騰訊音樂+喜馬拉雅”,比拼生態虹吸力。
“美股研究社”表示:“音樂產業的競爭,正從‘版權囤積’轉向‘生態融合’,而騰訊音樂需要證明的,不僅是財務數據的韌性,更是定義下一代音樂消費形態的野心。”
總而言之,騰訊音樂當下的日子雖然滋潤,但仍需要思考未來的增長點在哪兒,特別是在汽水音樂不斷上躍之下,如何“保存量、求增量”成為重中之重。
那么,騰訊音樂要居安思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