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再次襲擊北京。這一次,洪災席卷北部山區。密云水庫上游出現1959年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達到6550立方米/秒——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水庫上游多個村鎮被淹,內澇嚴重。目前已通報密云和延慶遇難30人。
此次洪災讓人真正擔憂的,不止于強降水的破壞性,更在于這種極端災害已經超出了預警系統的應對能力,更何況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此類災害在未來還會增加。
以清水河為例,其發源于河北省興隆縣霧靈山,流經密云區的北莊鎮和太師屯鎮,再向下匯入密云水庫。密云此次經歷了兩輪極端降雨,第二輪暴雨其實主要下在了興隆縣——然而山區由于地形陡峭復雜,往往會快速形成洪峰、卻難以被及時監測。27日晚至28日凌晨,上游山洪沖入清水河,在本周一凌晨、人們還在睡夢中時,席卷了下游密云的北莊鎮和太師屯鎮。
位于北莊鎮清水河邊的搜狐農場,450畝土地被洪水全部吞噬。以下是農場主甄睿的自述。
1
死里逃生
水是28日凌晨四點鐘來到農場的。大家都還在睡覺。半小時內水就漲到了一米。再過半小時,漲到了兩米。我們沒有接到任何撤離通知,兩位同事被困在了農場。
之前大家都沒當回事,是因為就在前一天下午,另一位工作人員離開農場回家時,看到河水還沒有任何問題,雖然水勢很洶涌、很急,但是離河岸還有三四十公分的距離,覺得水不可能出來。而且28日凌晨三點鐘左右,河對岸民宿的一個老板也出來看了,河水也還是在河里的。
到了凌晨四點,一個同事聽見玻璃碎裂的聲音。那是附近一個玻璃房被沖壞了。他起身一看,屋里水已經淹了二三十公分、外面淹到五六十公分了。玻璃房外一片汪洋大海。
他趕快給另一個睡在門口的同事打電話,那位同事接到電話時已經沒辦法正常通信了,只能看見對方打進來電話,但是聽不到聲音。
門口那位同事就感覺到不對,出來一看,洪水已經從橋上漫出來,正往農場的方向沖。他倆趕緊往外跑,但當時已經跑不動了。農場里的水有七八十公分,及腰深。他就憑感覺往高處跑,跑著跑著,雙腳已經離地,在洪水里被卷出去三四百米,一直卷到我們園子西南角,那里有一處比較高的山坡,剛好離河也遠,他抱住一棵樹爬到了高坡上,這才能沿著坡走到園子最南側,把農場的圍網踹開,走到大路上。整個過程不超過半小時。
![]()
?28日凌晨農場同事死里逃生之后,用手機拍下的農場最后一個瞬間。
他們逃出來是凌晨五點多,給我打電話,讓我趕緊通知鎮上,因為擔心鎮上不一定知道水成這樣了。我給值班鎮長和其他當地朋友打電話,但打著打著信號就沒了,通信全斷了。上周我在外地,沒回來,那天早晨正準備返京,一上午我就一直在打電話。
他倆跑到了一位本地同事的家里(在相對安全的高處)。我那兩天根本睡不著,只想無論如何把他們都盡快接出來,太危險了。但是國道全沖毀了,沒水沒電沒網,什么都沒有。更何況當時預報周一晚上密云還會下雨。
雨是下了,好在一直是小雨,河水也沒有再漲。周二早上高速通車,我把他倆接回市里,他倆身上有一些劃傷,卷入洪水的同事嗆了一些水,萬幸的是沒有生命危險。
他倆受了驚嚇,要返回老家休養一段時間。這個沖擊確實很大,難以想象這么短時間內洪水就沖過來,把整個農場夷為平地,說是死里逃生一點不為過。
現在高速是開著的,本地人能轉移的都轉移了,對于還留在本地的村民,政府也有救援,比如直升機投放補給包。但整個鄉的損毀非常嚴重,人員傷亡我估計也不會少,凌晨4點來水,這么大的水,又這么突然,很多人還在家中睡覺,也沒有接到撤離的通知。
![]()
?洪水將農場的痕跡幾乎抹平,只剩下被沖垮的路基,泡在水里的爛泥和少量建筑垃圾。
2
洪水沖走三千萬
農場450畝地,暴雨后整個夷為平地。我們面積大,業務也豐富多元,每年都有100多個會員來租地,有自己的家庭小菜園,農場為會員固定配送。農場也種植了大面積的蔬菜、果樹和糧食作物,其中主打就是鮮食甜玉米。我們每年會種十幾個茬口的玉米,供應周期較長,從六月底到十月中旬每天早上都過來掰玉米,當天發,北京客戶當天就能收到。這些客戶幾天沒收到玉米,就來群里問怎么回事。他們是最早一批知道我們出事的人。此外還有五六十畝露營地和餐飲。現在也都沒了。
我們的農場就貼著清水河,是河灘地。之所以能有農場出現,是因為幾十年前本地農業學大寨,墊起了三四十公分的土層。大家齊心協力造田,把這個條件給創造出來了。但我們剛接手時,種植條件還是非常差,土壤砂性非常大,粘性很差,我們為了種菜,花了很大力氣改良土壤,包括加倍使用牛糞。
![]()
![]()
?農場業務多元,既有自營有機種植農產品,也有小塊承包的家庭菜園、露營、餐飲等業務。
這么多年來,我們已經把經常耕作的地塊改良得差不多了。但是洪水把農場450畝土地上面三四十公分的土層全帶走了,現在裸露在外面的全部是沙石,這是最致命的。怎么恢復呢?再去把這幾十公分土墊起來?
對一個農場來說,土沒了,這意味著什么?還有冷棚,冷庫,倉庫,鏟車,旋耕機,拖拉機……十幾年的積累都沒了。
而且農場的基礎設施,地面地基也全部損毀了,河堤路整個被沖毀,農場和河灘已經連成了一片,這塊地以后就是河灘了。咱們完全不需要考慮它有沒有重建的可能性了,因地制宜地去干點別的事,是唯一解決辦法。
![]()
?就在二十天前,甄睿還在視頻號高興地吆喝今年的鮮食甜玉米,“熟悉的味道,十年的味道。”
如果我們農場在蓄滯洪區,最后也許能得到一些經濟補償,那還能挽回一些經濟損失,但對于這塊我不太了解。我們給農場相關人員上了意外險,但沒有買財產險。怎么能想到大水一下子把整個地方沖毀了的事情呢?誰能想到在北京發生南方那樣的洪水?本地村民都是聽長輩說1958年這里也發過一次大水,距離現在也五六十年了。真要發水,誰都扛不住。
我們也打聽了房山前年沖水的情況,很多我了解的朋友,他們的園區最后其實一分錢補償也沒有拿到。我們最后能不能拿到政府補償?不知道。
這兩天我心里非常難受,情緒比較差,一直沒法接受這個事情。農場運營了十幾年,不算其他隱性投入,賬面上能明確計算的投入就將近三千萬, 一夜清零。我昨天去接同事,都沒有去場地看,因為沒辦法去看。十多年一點一滴建起來,一夜之間什么都沒有了。也不知道后續該怎么處理這些事情。
![]()
?洪災當日下午,甄睿在朋友圈哀悼農場的消逝。
這兩天,我們朋友聊天,大家都在說“輪回”:農業學大寨之前,這塊地的原貌可能就是這樣,通過這次事故,又恢復到五六十年前。但我們現在需要反思,“人定勝天”的想法是不是有問題的?我們硬性改造大自然的做法是不是有問題的?
北方整體暖濕化,雨帶在北移。以后的氣候趨勢就是北方雨多,南方旱,這都是常態了,會直接影響到北方農場和民宿經營的選址,這次事情對大家都是一個教訓。
其實密云從7月23日起,已經被雨水包圍一周了。據澎湃新聞,截至29日11時,北京的雨已經持續下了147小時。而在此輪北方降水過程中,北京只是受災區域之一。23日以來的短短一周里,內蒙古、河北北部等多地出現特大暴雨。北方地區共有13個國家氣象站降雨量打破歷史極值,易縣甚至“一天下完了河北一年的雨”。
而清水河上游、河北承德興隆縣多地村民還處在失聯狀態,部分村子28日凌晨起開始撤離,有的年輕村民步行走到河北和北京交界處,老年人卻在村中等待救援,承德灤平縣因山體滑坡至少8人遇難。
![]()
?7月26-27日全國強降雨分布圖。河北北部、北京和內蒙古一帶為災情中心。圖源:中央氣象臺。
人不一定“勝”天,但確實“改造”了天。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既助推了北方暖濕化的長期趨勢,也帶來了頻率和強度更高的極端降水。
一位災害風險專家接受財新采訪時指出,今年從6月下旬開始,北方的降水就嚴重偏多。6月下旬、7月上旬和7月下旬這三個時間段,北方的降水量都明顯高于歷史同期平均降水量。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也發現,常年華北雨季持續一個月,于7月18日開始,8月17日結束,但今年雨季7月5日就開始,是1961年以來歷史最早年份,屬于異常偏早。
當防汛一貫偏弱的北方地區,開始遭遇越來越多、越極端的暴雨和洪水,我們該怎么辦?
-這是食通社第730篇原創-
圖片除注明外,均由甄睿提供
整理:裴丹,令鈺
版式:小寸
掃碼打賞,支持原創知食
![]()
點擊圖片,閱讀相關文章
![]()
![]()
![]()
![]()
![]()
點擊關鍵詞,進入更多文章合集
![]()
![]()
![]()
![]()
![]()
![]()
![]()
星標我們,不錯過更新
「點贊」「轉發」「在看」「留言」
▼ 擴散美味知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