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圖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關鍵詞:情緒 -
情緒本身是一種非常精妙絕倫的設計,但是往往因為我們不懂得運作原理,使得負面情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麻煩。比如,只是輔導孩子寫作業這樣日常的小事,都可以觸發我們的警報系統,讓我們的大腦因為感受到不安全感而立刻產生負面情緒——瞬間暴跳如雷。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
有時候,并不是因為發生了什么山崩地裂的大事,僅僅是日常累積起來的煩心瑣事,就可以擊垮一個人。學業的壓力,工作的不如意,無休止的加班,感情的傷害和失去,年齡一天一天老去,卻覺得越來越迷茫,曾經的夢想早已消散,只能刷手機打發無聊的時光,越來越“社恐”,想找個人傾訴一下心事,翻遍通訊錄最后卻變成兩個字:算了。
世界如此孤獨,好像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表面上云淡風輕,內心早已潰不成軍。每天圍繞自己的似乎只有無盡的負面情緒,但是為了眼前的生活,為了下個月的房貸,為了背負著的家庭重擔,你告訴自己咬碎了牙也要撐下去。可是,不如意的事往往一件接著一件,打得我們措手不及。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個帖子“那些深夜痛哭的成年人”,里面描述了這樣幾個令人心疼的場景。
深夜的南京地鐵站里,一名西裝革履的男子醉倒著躺在墻角,崩潰痛哭:“我和老婆來南京打工,幾年了,什么苦都嘗遍了。為了簽單,天天陪客戶喝酒,我真的不會喝酒,不想再喝酒了……”十幾分鐘后,妻子聞訊匆匆趕來,男子再也忍不住了,像個孩子一樣一頭扎進妻子的懷里,哭著說:“寶寶,對不起,我真沒用,我對不起你。”看著眼前這個失聲痛哭的男人,妻子心疼地抱住了丈夫……
收費站里,為了清理車道,女收費員幫忙推走前方的故障車輛。由于耽誤了幾分鐘,而后面排隊的司機并不知情,便對她大聲吼叫,嫌她動作緩慢。女孩剛工作不久,一時委屈忍不住哽咽,面對車主時依然保持微笑,但下一秒她回過頭來就偷偷抹掉眼淚……
記得有一次朋友打電話來傾訴,說她剛被領導批評完,明明不是自己的問題,卻當了“背鍋俠”,滿肚子的委屈和憤怒無處訴說,碰巧孩子的老師又打來電話,說孩子最近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作為家長她為什么一點都不上心。回到家,疲憊不堪的她準備著晚飯,聽見老大和老二因為爭搶玩具打成一團,哭聲震天動地,而孩子們的爸爸,她的“豬隊友”,無視家里的一片狼藉,正四仰八叉躺在沙發上刷短視頻,面帶著微笑……她說她恨不得變成噴火的巨龍,把這一切都燒得干干凈凈。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對嗎?當然我們確實無法改變生活中已經發生的事,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讓自己在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不再經受巨大的負面情緒的摧殘,我們的痛苦感受也會減少許多。
常常聽到這樣一句非常勵志的話:“我們無法改變天氣,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情。”但是我想問的是,你真的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改變心情嗎?我相信你的答案一定是大寫加粗的“NO”!但我也相信你其實早已經受夠了負面情緒的苦,你或許一直在尋找一種方法,讓自己可以從這些糾纏不休的負面情緒中擺脫出來,不再任由負面情緒操控我們的人生。
好消息是,你的愿望可以實現。你一定可以過上一種不受情緒控制、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無數人成功踐行了這本書中的方法,包括我自己。俗話說:方法不對,努力白費。你無法從負面情緒中脫困,不是因為你不夠聰明,而是因為用錯了方法。
如果想知道該怎么應對情緒,最好從先花一點時間了解情緒到底是個什么“東西”開始。就像你如果不了解一個人,一定不敢輕易想要與對方相伴一生,因為不了解而帶來的沖突,絕對會讓你心力交瘁。情緒可能是比任何人陪伴你都要長久的東西,它值得你用生命中的五分鐘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在 《普通心理學》 中,是這樣解釋情緒的:由于情緒的復雜性,情緒的概念至今還沒有達成一致。一般認為,情緒是以主體的愿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混合的心理現象,即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情緒是人腦的高級功能,由大腦的自主神經系統控制。
如果覺得很難懂,那就忘掉它,直接看下面的解釋就可以了:
(1) 人類目前對情緒的研究還沒有完成。
(2) 情緒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現象。
(3) 情緒跟我們的愿望和需求相關,如果發生的事情跟我們的愿望相符,我們就會獲得積極的情緒,如果發生的的事情跟我們的愿望不相符,我們就會感受到消極的情緒。
(4) 控制情緒的不是我們的自由意志,而是大腦的神經回路。
(5) 情緒是高級功能。
你不懂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無數的科學家、心理學家,也都還在致力于對情緒的深層探索中。但是,要說情緒是高級功能,開玩笑吧?我相信你不但不覺得它高級,反而常常希望它永遠消失在你的生活中,當然,這里特指的是負面情緒。
你有沒有想過,人類進化了幾百萬年,很多無用的功能都消失退化了,為什么情緒這個功能還一直保留?它帶來如此多痛苦和麻煩的負面情緒,為什么不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消失?
當我們的祖先還在原始社會中狩獵的時候,生存環境十分惡劣,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他們必須隨時警惕危險的發生,遇見猛獸,打不過就要趕緊逃跑。如果沒有“恐懼”這個情緒,人類也許早已滅絕,無法繁衍至今;如果沒有“焦慮”這個情緒,人類不會未雨綢繆,更不會學會耕種,儲備糧食,也許今天還過著餓一頓飽一頓的日子。憤怒會讓人類在被欺負的時候,奪回自己的領地,悲傷可以讓人類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有著無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當我們不懂得它們的意義時,就會拼命地想盡辦法讓其消失。
正是因為情緒的重要作用,它被設定為不受自主意識控制,而是由我們的“中央司令部”——大腦來操控。這就是我們無法控制情緒的原因。當大腦感受到威脅的時候,情緒的產生由大腦直接下達指令,即刻生成。大腦下達指令后,我們要切實感覺到情緒的產生,還要經歷更復雜的過程,也耗時更長。這就意味著當我們意識到情緒的時候,它已經產生了。
很多抗抑郁的藥都是基于這樣的研究而產生的。這些藥的作用是讓神經元無法將大腦的信號迅速傳遞出去,所以自然就阻礙了情緒的生成。但是同時它也會讓人產生頭腦里好像變成一團糨糊的感覺,思考的速度也變得不那么快了。
情緒本身是一種非常精妙絕倫的設計,但是往往因為我們不懂得運作原理,使得負面情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麻煩。比如,只是輔導孩子寫作業這樣日常的小事,都可以觸發我們的警報系統,讓我們的大腦因為感受到不安全感而立刻產生負面情緒——瞬間暴跳如雷。
要想改變情緒對我們的影響,我們要做的不是與情緒這套神經系統對抗,而是了解情緒啟動裝置的觸發原理,理解情緒為什么會出現,出現之后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從而改變我們因為恐懼不安而本能抗擊負面情緒的心態。
本文節選自|《情緒掌控力:做內在有力量的自己》
作者:陳思
![]()
![]()
About us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