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針對部分自媒體發布的反內卷內容作出回應,稱其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這一消息在光伏行業及輿論場掀起波瀾,讓光伏行業內卷相關討論再度成為焦點,也促使我們深入探尋光伏行業發展現狀與所謂“內卷”爭議的真相。
近年來,中國光伏行業發展成果斐然。從技術層面看,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不斷突破,PERC、TOPCon、HJT等技術路線迭代升級,推動我國光伏產品在全球市場具備強勁競爭力。在產業規模上,我國光伏產業鏈完整,從硅料、硅片、電池片到組件,各環節產能與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形成了龐大且成熟的產業生態 。
市場應用端,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平價上網”逐步成為現實,在國內能源結構調整中扮演愈發重要角色,分布式光伏如雨后春筍般在城鄉各類建筑屋頂鋪開,集中式光伏電站也在廣袤的荒漠、戈壁等地區大規模建設。
同時,中國光伏產品大量出口,助力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清潔能源轉型,成為中國高端制造業“走出去”的亮麗名片。
部分自媒體所謂的“反內卷”內容,往往聚焦于行業競爭中的價格戰、產能過剩擔憂等方面。
在他們的描述里,光伏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不斷壓低產品價格,導致行業利潤微薄,企業陷入“賠本賺吆喝”的惡性競爭;同時,產能擴張速度過快,可能引發未來供需失衡,使行業發展陷入困境,將這種市場競爭狀態貼上“內卷”標簽,呼吁抵制。
然而,這種論調存在明顯偏差。首先,價格競爭是市場經濟中企業提升競爭力、擴大市場的常見手段,光伏產品價格下降,本質上是技術進步、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降低結果。比如硅料生產技術優化,使得硅料成本大幅下滑,進而帶動下游產品價格下調,這是行業健康發展、效率提升的體現,而非惡性“內卷” 。
其次,對于產能問題,光伏行業作為成長型行業,市場需求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而不斷擴容,當前的產能布局是企業基于對未來市場的預判進行的合理規劃,且行業內也有市場機制與協會引導來調節產能,避免過度過剩,并非如自媒體所言的無序“內卷” 。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此次發聲,有著多重關鍵意義。從行業層面看,協會作為連接企業、政府與市場的橋梁,有責任澄清不實信息,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輿論環境。光伏行業在我國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中地位關鍵,不實的“反內卷”論調若廣泛傳播,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阻礙企業正常發展規劃,甚至干擾政策制定。
協會回應背后,是基于對行業真實運行邏輯的深刻理解。
一方面,行業競爭推動技術創新與成本下降,是光伏行業實現平價上網、走向更廣闊市場的動力源泉,合理的市場競爭應被鼓勵而非曲解為“內卷” 。
另一方面,協會掌握著行業整體數據與發展趨勢,清楚當前光伏行業在全球的競爭優勢建立不易,需通過客觀的輿論引導,讓社會正確認識行業發展的積極面,同時也會在后續通過加強行業自律、推動企業協同發展等方式,引導行業競爭走向更有序、更有利于長期發展的方向,比如促進企業在技術研發、海外市場協同開拓等方面深化合作,避免低水平重復競爭,但絕不是否定合理的市場競爭活力。
盡管當前行業發展態勢良好,但也需正視潛在挑戰,以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化解可能被誤讀為“內卷”的問題。技術創新仍是核心驅動力,企業應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高效電池技術、光伏儲能融合、智慧光伏運維等方面尋求突破,提升產品附加值與差異化競爭優勢,避免單純依賴價格競爭 。
在市場拓展上,國內要進一步挖掘分布式光伏潛力,完善光伏+建筑、光伏+農業等應用場景的配套政策與標準;海外市場則需加強品牌建設與本地化運營,應對不同國家的政策、市場環境差異,攜手開拓新興市場,讓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市場形成更具韌性的布局。
同時,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要更好發揮引導作用,通過產業規劃、產能預警、標準制定等手段,引導企業合理布局產能、規范市場競爭秩序,讓行業競爭始終圍繞創新與價值創造展開。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對自媒體“反內卷”不實內容的回應,為我們撥開輿論迷霧,重新審視光伏行業發展提供了契機。光伏行業的發展,是技術進步、市場競爭與產業協同共同作用的結果,所謂“內卷”爭議,更多是對行業發展規律的誤讀。
未來,唯有持續創新、理性競爭、協同發展,光伏行業才能繼續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擔當重任,為我國乃至世界的綠色發展注入澎湃動力,書寫屬于中國高端制造業的精彩篇章,讓那些不實的“內卷”噪音,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腳步聲中消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