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晨陽 通訊員 海涵
“過去人工手持設備每天只能檢測兩三公里,還存在盲區,現在有了高精準檢測車、嗅探犬和無人機配合,漏點排查又快又準!”近日,在中原區洛達路的燃氣管道巡檢現場,鄭州華潤燃氣巡檢員李師傅熟練地操作智能檢測終端。隨著供熱季臨近,燃氣作為城市“能源血脈”與民生“溫暖基石”,其安全保障尤為關鍵。“十四五”收官之年,鄭州華潤燃氣持續的以科技創新,構建覆蓋燃氣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體系,讓千萬家庭的美好生活更有 “安全感”。
智能安防升級:“四位一體”巡檢織密地下管網 “安全網”
11月4日上午9時,一架輕巧的激光檢測甲烷無人機飛在洛達路上空,靠近和昌瀾景小區,距離地面有五層樓高,它打出的激光能輕松檢測到外空中是否飄散有微量天然氣,對高處管線和復雜地形區域進行全覆蓋掃描。
與無人機一起“炸街”的,還有兩輛身價不菲的燃氣檢測車,通常,它們“晝伏夜出。”
“一般晚上10點之后到凌晨三四點之間,干擾比較少。”鄭州華潤燃氣負責巡檢的工作人員武新強解釋,鄭州華潤燃氣目前配備的燃氣高精準檢測車,車身加裝的設備如同“電子鼻”,可快速檢測到空氣中微量的燃氣泄漏,負責城市道路燃氣管線的巡檢,除非惡劣天氣,幾乎月月干全勤,“一個月工作30天,每天約150公里。”
![]()
(高精準燃氣泄漏檢測車)
今年以來,鄭州華潤燃氣在“人工檢測+激光甲烷檢測無人機+燃氣高精準檢測車”的基礎上,進行顛覆性創新變革,首次引進燃氣嗅探犬,采用“人工+無人機+檢測車+燃氣嗅探犬”四位一體管網檢漏新模式,快速查找管網漏點,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在燃氣安全保障的戰場上,管網側的科技創新已成為守護萬家燈火的核心防線。據鄭州華潤燃氣技術創新研究院副經理楊海波介紹,鄭州華潤燃氣通過部署“管網哨兵”智能終端,結合“人機車犬”立體化巡檢模式,構建起覆蓋地下管網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防護體系,將風險防控從“事后補救”推向“事前預判”,為城市燃氣安全注入科技動能。
![]()
(家庭的廚房“顏值”與“安全”)
![]()
創新驅動發展:近3億研發投入筑牢民生保障“硬實力”
美好生活的底色,離不開科技的“硬核”支撐。在鄭州華潤燃氣創新研究院,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河南省城鎮燃氣安全與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兩塊牌子,在業內也是響當當;近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對外公布了2025年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名單,由鄭州華潤燃氣牽頭建設的“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鎮燃氣安全與運營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成功獲批,這一成果標志著鄭州華潤燃氣在城鎮燃氣安全與運營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又邁上了新的臺階。
近五年來,鄭州華潤燃氣累計研發投入近3億元,構建起“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的創新體系,獲得近90項國家授權專利。在創新平臺建設上,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城鎮燃氣安全與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鎮燃氣安全與運營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鄭州華潤燃氣承接“綜合能源系統優化”等多項省部級課題,積極探索氫能、碳資產等前沿課題,推動創新從“技術改進”向“原始創新”突破。在團隊培育上,一支以90后為核心的年輕技術攻堅組,先后承擔多項省部級重大項目課題,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今年,鄭州華潤燃氣憑借《戶內燃氣工程安全保障與智慧管理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在2024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評選中脫穎而出,成為城鎮燃氣行業唯一獲獎單位。“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們技術創新的肯定,更是對‘科技興安’使命的鞭策。”鄭州華潤燃氣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技創新沒有終點,服務民生永無止境。當前,鄭州正加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鄭州華潤燃氣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從地下管網到居民廚房,不斷完善燃氣安全防護體系,用科技為民生幸福“加碼”,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 “安全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