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底,在上海振華重工集團(下稱“振華重工”)主辦的一場智能裝備與技術交流論壇上,振華重工的全球400余位用戶齊聚一堂討論港口未來的發展趨勢。其中,綠色低碳成為熱點話題。
11月6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期間的媒體采訪環節,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副總裁沈秋圓分享了上述故事。她表示,全球許多港口特別是大型碼頭,當下對于轉向綠色低碳碼頭的需求非常強烈,也因此面臨巨大壓力。“我們觀察到,這種轉型過程會催生大量設備更新需求,包括設備的電動化甚至使用氫能。”
在具體需求上,沈秋圓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振華重工的用戶中包含了全球多個大型碼頭公司,這些公司大多都計劃最遲在2035年實現碼頭運營的零碳排放。這樣的市場需求反過來要求振華重工的產品要使用清潔能力以及進行輕量化處理來減少能源消耗。此外,各項設備還需要運行得更加有效。例如通過數據分析和調度系統,不斷提升碼頭上的車輛運行效率。”
綠色低碳的需求也深刻影響著振華重工的業務布局。據沈秋圓介紹,在碼頭設備方面,目前振華重工采用電力或清潔能源驅動的碼頭設備已占銷售總額的70%—80%,傳統碼頭設備的采購比例正逐漸縮小。
作為進博會的“全勤生”,振華重工既是買方,也是賣方——前七屆進博會,振華重工累計簽約金額191億元,而今年進博會期間的簽約總額為3.9億美元。
沈秋圓表示,振華重工通過進博會搭建的供需對接平臺向全球合作伙伴提供穩定的采購需求預期,能吸引海外供應商基于采購預期合理安排產能,給予更為優惠的采購價格,持續推動雙方合作關系的深化。
無獨有偶,在今年進博會期間,各類產品百花齊放的同時,綠色低碳成為大量產品尤其是工業設備的介紹關鍵詞。展臺前,大量現場講解人員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及自家設備在“綠色低碳”上帶來的實際效果。
在進博會現場,德國賀利氏的技術專家張偉杰詳細展示了公司在中國市場首發產品———來自比利時的AluLab移動式LIBS分析儀。這臺如冰箱般大小的產品專為煉鋁企業“節能降碳、提質增效”而設計,能夠在生產現場快速分析鋁液中的關鍵元素(如鐵、硅、銅、鈉),讓實時工藝控制和調整成為可能。
他表示,分析鋁液中的關鍵元素的傳統做法:人工舀取采樣近1000度的鋁液放入模具中冷卻再進行表面預處理,然后再送進化驗室進行化驗。此過程通常最快都需要1個小時。時至今日,國內大量煉鋁企業依舊采用此傳統方法。
張偉杰表示,AluLab能在一分鐘內完成精確檢測鋁液中的關鍵元素,相比傳統方法大幅減少等待時間。以往,鋁行業都被視為“電老虎”行業,而AluLab的應用為綠色冶金提供了重要支持,幫助煉鋁客戶實現更高效、更環保的生產工藝,促進節能減排,提質增效,協助鋁工業綠色轉型產業升級。
德國特種化工企業贏創在今年進博會上設定的展會主題為“超越化學邊界,驅動綠色未來”,同時在現場展示了多款涉及氫能制作、廢棄物回收的項目或產品。
以贏創的Eco系列材料為例,尼龍12的Eco系列產品能通過 “質量平衡法” 與化學回收技術,從廢舊輪胎、地溝油等廢棄物中裂解提取原料,實現原料再生。
大中華區總裁夏賦良表示,中國“雙碳”目標和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為贏創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機遇。為貼合中國綠色轉型與高端制造的發展需求,公司已將“可持續”納入公司戰略的方方面面,開發和推出具有可持續優勢的“下一代解決方案”,并計劃在2030年將這一類解決方案的銷售份額提升至50%。
今年進博會期間,貝克休斯也展示了一系列低碳技術解決方案。其中就包括了一款專為碳捕集與封存注入及油氣開采設計的海洋工程設備,適用于淺水環境下的二氧化碳封存和原油生產。作為一家能源技術公司,貝克休斯參與過“西氣東輸”等重點工程,在華投資超80億元。
貝克休斯工業產品副總裁Ben Linke對記者表示,自2019年以來,公司一直大力投資并重點關注能源轉型,包括減排、碳捕集等,同時致力于解決能源領域的三難問題,即能源安全、能源可負擔性和能源可持續性。這些都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愿景緊密契合。公司也在深化與客戶、機構和研究院所的合作,共同開發能夠提升性能、可靠性和環境效益的技術。
(作者 田進)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
田進
大國資新聞部記者 關注宏觀經濟以及人社部相關產業政策。擅長細節深度寫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