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的三伏天來得較往年都晚了一些,但時間一到,其還是如期來臨了。而且眼下頭發已經進入了收尾,中伏開啟。俗話說“冷在數九,熱在數伏”,而伏天中最熱的一般就是中伏了。屆時無論是溫度還是降雨都達到頂峰,讓人倍感潮濕悶熱之感。
在我國民間,三伏天猶如傳統節日一般,在每一伏中都有著不同的飲食講究,其反映出人們對身體的重視,希望可以平安順利地度過。頭伏講究吃餃子,意為“元寶藏福”,中伏吃啥也講究,下面就跟大家分享4樣,正所謂“4樣不上桌,福氣不進門”,再忙也要記得吃,圖個好兆頭,也滋補身體,來看看吧~
![]()
第1樣:鴨
俗話說“頭伏雞二伏鴨”,所以到了中伏,講究吃鴨。鴨有著壓制的含義,意為趕走不好的事情。而且這個季節暑熱重雨水多濕氣大,吃些鴨肉有助于清涼解暑,健脾除濕,同時也是滋補強身的優質肉類。
![]()
1、新鮮的番鴨一種,將其清理好,剁成小塊,其中先放些面,仔細抓一抓,再加水沖掉雜質,攥掉水分。同時清洗一些仔姜,切成細條。
![]()
2、起鍋放油,充分加熱,令其熱透,把鴨肉倒里邊,在不斷加熱的過程中,用鏟子一直翻動,其中的水汽,油脂都被炒掉,肉質變成微焦的質地。
![]()
3、其中加一大把的冰糖,一點生抽,炒到鴨肉上色,屆時倒入熱水將其浸沒,燜一個半鐘頭。
![]()
4、接著把仔姜放里邊,炒勻后燜十五分鐘,再加點小米辣圈,快炒出香味,也將湯汁收濃,屆時關火出鍋。
![]()
第2樣:面
頭伏餃子二伏面,面是傳統食物,其可以為我們補充碳水和能量,且對脾胃有益,更為重要的是,二伏天里氣候悶熱,人們沒有胃口,一碗涼涼的面,吃起來很爽快。同時人們在這個時候吃面也有著祈福秋日五谷豐登的寓意。
![]()
1、煮面之前先準備好料汁,蔥蒜白芝麻,加點熱油進去,把香味給烹出來,再繼續放生抽,醋,鹽以及蠔油,充分調勻。
![]()
2、配菜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夠豐富面的味道,也讓營養更均衡,一點四季豆先煮熟,切成小轱轆,同時再切點小番茄,胡蘿卜絲,其它你喜歡的都可以。
![]()
3、接著來煮面,最好用鮮面條,水開時放進去,煮兩三分鐘就熟,撈出后先過一兩遍水,喜歡涼一些的可以多過幾次。
![]()
4、接著將其撈出來,盛到碗里,先倒些料汁進去,再抓些配菜放到里邊,攪拌入味,即可大口享用。
![]()
第3樣:魚
魚代表著福氣有余,是傳統日子里的常客。進入二伏,很是考驗體力,屆時吃些魚肉,鮮美開胃,而且滋養脾胃,幫助消化,有助于保護心血管,補充體力,提升免疫等。清蒸或是煮湯,更適合這個季節。
![]()
1、這里用的是鯧魚,肉質緊實且幾乎沒什么小刺。將其從里到外都收拾干凈,將水吸干,在表面劃上花刀,以方便入味。先放姜片腌一會兒。
![]()
2、先在鍋里加水,放上蒸屜,把水煮沸,再將盤子端進去,繼續加熱15分鐘,其就熟透了,關火后馬上端出來。
![]()
3、另外準備一個干凈的盤子,將魚放里邊,撒上蔥絲,把生抽淋到里邊,一定要燒點熱油淋進去,這樣香味可以提升很多。
![]()
第4樣:黃瓜
中伏當中,又熱又悶,人們汗流不止,總是口干舌燥的。黃瓜多水,且清爽可口,有助于補水生津,降火消暑,眼下也是最好吃的季節。
![]()
1、將其仔細搓搓,把外表的雜質沖掉,用刀背敲出裂痕,繼而掰成小塊。
![]()
2、兩三個雞蛋先煮熟,繼而剝出來,切成小塊。再切點蒜蓉,洋蔥絲。
![]()
3、蒜蓉放到碗里,繼續加生抽,醋,香油,鹽,魚露,攪拌勻了。
![]()
4、所有的食材都放到一起,把料汁倒在里邊,輕輕翻拌,讓料汁裹到上邊入味,倒在盤中,便可以上桌了。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