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十輯:
月關封筆,三癡仙逝,盤點當年的歷史類網文
2015年2月5日,起點中文網上,一本名叫《雅騷》的書悄悄更新了一節單章,章節名為《謹以此章向書友告別》。
在這篇單章里,歷史類網文大神賊道三癡用一種哀傷但不悲觀的語調,寫道:
“小道(賊道三癡的自稱)是骨子里的文人,臨死也忘不了手中的筆。不過,在這里,小道要先與書友們道別了。小道在小說中曾經兩次引用“太陽照常升起”這句話,而在屈指可數的某一天,小道的太陽將不再升起。
書友們,珍重!”
這是《雅騷》的最后一更,也是這位歷史類大神留在世界上最后的絕筆。在經過半年的痛苦治療后,這一年九月,賊道三癡與世長辭,享年43歲。
無論是對于網絡文學的讀者還是作者而言,“死亡”都是一個太過陌生的詞。
賊道三癡的逝世像是一記棒喝,讓人在震驚之余,又多了幾分時光無情的感慨,宛如賊道三癡自己筆下的東晉或晚明人物,自帶一股憂郁的氣息。
并不是所有人都聽過賊道三癡的名號,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看過《上品寒士》或是《雅騷》,歷史類網文并不是一個特別大的主流,但卻是網文史上不能忽略的一個流派。
從某種程度上說,假如沒有歷史類網文,也許IP時代就不會這么快到來。
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盤點一下2015年之前的歷史類網文。
![]()
![]()
歷史類網文基本上可以和“穿越”這個詞無死角綁定,最早的歷史類網文其實應該追溯到黃易老爺子的《尋秦記》上。
“穿越”是一個很神奇的詞語,類似于傳統文學的魔幻現實主義或是后現代主義,總能給人以無盡的遐想,一個現代思維的人在歷史的時光中會出現哪些價值觀的碰撞。
很多玄幻小說總喜歡戴一個“穿越”的帽子,但其實真能寫出來“穿越”精髓的還是歷史文。
![]()
《尋秦記》劇照
“穿越”本身在演變過程中,又分成了兩類。一類叫“身穿”,就是整個人都穿越到了異界,這種其實是最早的路數,《尋秦記》里的項少龍就是這種寫法。
之后比較典型的作品大概是孑與2寫的《大宋的智慧》,不過實際操作起來難度比較大,因為需要處理作者的身份和時代環境嵌入的問題。
最經典的“身穿”作品,其實還涉及另一種套路,那就是“反穿”,就是歷史人物直接來到現實中,構成情節發展。
這里不得不提到《史上第一混亂》的名字,這部可能是網文史上有開山效果的歷史類大作,即使今天讀起來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書里“贏哥(秦始皇)”操著陜西話和劉邦項羽同住在主角的屋檐下,水滸108將和方臘軍團在現代化都市里對砍,每一章都能讓人笑出淚來。
![]()
起點讀書《史上第一混亂》
《史上第一混亂》是當時的一朵奇葩,與其說是“身穿”的巔峰,不如說是“身穿”最后的輝煌。
題材的限制注定了很多東西不可能想穿就穿,像《史上第一混亂》這種無數個人物都要與世界做身份上銜接的寫法,后來者只能仰望而不能觸及。
所以很自然地在2000年以后,“魂穿”的概念開始流行起來,簡而言之,就是主角的靈魂來到了異世界,自動獲得一個身份,進而將故事展開。
這種套路當然不僅限于歷史,玄幻和魔幻兩個大類上已經火得一塌糊涂。但毫無疑問,“魂穿”最合適的還是歷史類,因為原本的世界觀擺在那里,“魂穿”很容易形成劇情的發展。
這一類“魂穿”最早其實是在晉江的女頻上火起來的,金子的《夢回大清》開篇第一章就是穿越,主角逛了個故宮,然后一睜眼就成了滿洲貴族人家的小姐。
![]()
《夢回大清》實體書
《夢回大清》作為當年女頻“清穿”流的鼻祖,配上當年《康熙王朝》剛剛播放不久的熱度,“清宮小說”開始在晉江上大行其道,隨后桐華的《步步驚心》更是添了一把火。
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有一定歷史架空的意思了,不然“四爺”一個即位年近半百的老頭子,肯定是很難風花雪月的。
果不其然,數年之內,包括桐華在內的大多數晉江歷史文紛紛轉型“架空”,《大漠謠》及《瑯琊榜》等一批小說紛紛登場,成為了晉江穩定的主流小說之一。
所謂架空,說的是作者虛構一個歷史的時空,然后在其中締造一個個故事,自由度更高,爭議性更小。
![]()
《瑯琊榜》劇照
這種架空在2005年之后得到發展,且不僅僅限于女頻。男頻里,《慶余年》和《極品家丁》也都寫得非常出彩,不過這兩本書前者我們上一篇已經提過,后者我們大概要放到后宮文里討論,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架空與實際歷史的差異,是歷史類小說的第一次大分裂,二者的孰優孰劣在文筆作品上不好比對,但在IP大時代下卻頓時高下立判。
在一個《三國演義》都可以被上綱上線到是不是符合歷史的網絡環境里,按照真實的歷史進行穿越,不僅會被一批較真的讀者翻著百度上的史書來回噴,作為影視作品也很容易卡脖子。
架空的自由度,給予了作者更好的空間,但傳統歷史類小說,依舊在茁壯地發展著。
![]()
相較于女頻,男頻的歷史文發揚光大要來得晚一些。
2006年還是個小公務員的當年明月在天涯論壇上開更《明朝那些事兒》,成功地讓“明朝”這個原本淹沒在歷史塵埃中的朝代來到公眾視野內,甚至出現了“明粉”這種令人為之一樂的存在。
就像清朝之于女頻一樣,號稱近代前夜“明朝”寄托了太多男性對于主宰歷史命運的向往,因此自打當年明月開始,寫明朝的網文就開始絡繹不絕。
從早期的《回明》《官居一品》到《臨高啟明》,再到《明朝敗家子》《大明文魁》,基本上算是把明朝寫爛了,但真要是說到開山之作的,還得是《回明》。
![]()
月關《回到明朝當王爺》 | 山東文藝出版社
前幾年聽到了月關封筆的消息,對于歷史類網文來說,一個從2007年開啟的時代,在2023年悄然畫下了休止符。
把歷史寫成小說,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做到的事情;把歷史寫得好玩,是當年明月的任務;但把歷史寫成適合網絡文學的“爽文”,卻是月關做到的事情。
《回明》的情節,在今天看來是索然無味的,一個人穿越到明代,和正德皇帝認識,然后參與了一系列歷史大事,被正德看作是好兄弟,最后兩個人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這本書的魅力在于,每一個人物都塑造得很合理,甚至比起十來年后的《明朝敗家子》之類的書強的不是一星半點,每一個人物在具體歷史事件中給出的反應都是大致符合人設的。
尤其是女主角的描寫,讓人隱隱約約能夠看到《極品家丁》的風格,大多數女主角如成綺韻或韓幼娘等,都有對應的故事去豐富人設,而不是一味的臉譜化。
![]()
月關
這一點也一直是月關拿得出手的絕活,文筆可以擺爛,劇情和角色描寫卻一直在線,于是才能在《步步生蓮》和《錦衣夜行》中造就巔峰,成為很多書迷心目中歷史類“扛旗人”。
月關的巔峰,在寫到《醉枕江山》的時候戛然而止了。《醉枕江山》對于月關來說是一個很難界定的作品,你很難說劇情水或是文筆小白。
在追更新的時候,書的劇情曾經拖沓得讓人一度懶得再看,可當你看到書的最后,楊帆輕撫著太平公主的臉龐,緩緩拔下佳人頭上的一縷白發,那一瞬間,你會覺得月關的文筆還是在的,那到底是什么變了呢。
上次和一個網文資深大佬聊天,對方給了一個讓我很意外的說法,當然也可能是大多數人都認可的說法,月關的代表作應該是《步步生蓮》,而非后面的其他幾本。
![]()
《步步生蓮》系列(部分)
讀者希望看到的歷史爽文,是改變歷史,是自己有一種極強的代入感,希望可以改變歷史的規則,捭闔縱橫。
這一點《步步生蓮》就做到了,巧妙地樹立起趙光義這個大boss,最后一統江山,重啟澶淵之盟。
但在另一方面,歷史的厚重感,卻總能給予歷史小說作家一種“述而不作”的傾向,于是到了《錦衣夜行》,主角夏潯就開始作為一個歷史的“旁觀者”,幫著朱棣搞靖難,然后平定叛亂,最后歸隱。
整篇都沒有樹立一個boss性質的對手,只是在無數的歷史事件中增加了主角的痕跡。
所以到最后,月關的小說視角越寫越小,《夜天子》通篇兜兜轉轉寫了一個小人物在貴州艱難的崛起之路,直接導致了大批讀者的流失。
![]()
《夜天子》劇照
歷史類小說就此歷經了第二個大分裂,絕大部分走向了爽文的路子,成為了網絡歷史小說的主流,近些年來,更是發展到“我爹是秦始皇”這種開頭三篇就入魂的情節比比皆是,但在2015年之前,質量上乘的作品也不乏其數。
極少數的作者學月關,以一種春秋筆法記錄歷史,比如驍騎校的《國士無雙》等,成為了網絡小說中極具文學性的存在。
![]()
除了月關,還有一些歷史小說的作者,應該出現在這一篇之中,像是石章魚、戴小樓、更俗和孑與2等,都值得開單章去評述,但也許可以寫一些更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開篇提到的賊道三癡,不沾煙火氣地寫下了《上品寒士》,成為了歷史網文里的一股清流。
![]()
賊道三癡《上品寒士》
在書里,三癡避開了唐宋元明清等一系列熱門的時代,將視線轉到了魏晉,那些原本歷史上很模糊的魏晉風流,一下子在讀者眼里鮮活起來:
唱著顧聲詠的顧愷之,對花癡迷的陸葳蕤,女扮男裝的謝道韞,岸邊贈笛開啟主角光環卻盡顯名士風采的桓伊……
這本書非常巧妙的地方在于,利用魏晉南北朝真實的九品中正制,上來就塑造了一個讓現代人喘不過氣來的等級社會,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實,因此主角陳操之的奮斗才讓讀者有了代入感。
一代后宮之王的姬叉嘗試各種題材,曾有嘗試寫作東晉時代題材的想法。沒想到發了個開頭,“400多條留言里,大致有300多條在說三癡”,姬叉不禁自嘲“等于活在別人的陰影里一樣”,最終決定“我非常尊重三癡,那就不去觸碰了吧。”
唐代李白“眼前有景到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佳話因為一本《上品寒士》,活生生地上演在了網絡文學史中,只此一本,三癡當得起作品不朽二字。
![]()
賊道三癡
另外一個與三癡并列的,是常年與三癡、月關等人競賽月票榜的三戒大師。
假如一定要選一本最好的明朝歷史文,那么書迷大概會在龍空上吵個頭破血流,月關的《回明》是人們心中兄弟義氣的大明,戴小樓的《大明春》書迷心里犬馬聲色的大明,《臨高啟明》則體現了無限可能的大明……
但在我心目中,三戒的《官居一品》,將永遠保留一個位置。
這本書被人詬病的地方在于,前半本近乎于仿寫當年爆火的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后半段則是盡情抒發無限遐想。
不過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正是因為借了電視劇的殼子,導致這本書的人物豐滿已經到了超越一般小說的水平,再加上那段跌宕起伏的歷史,到后期幾乎是人物推著情節在走,讓人讀起來格外欲罷不能。
![]()
三戒大師的部分作品
可能是因為自身學歷史的原因,我始終覺得書的后半段才是真正漸入佳境的地方,書的最后寫了一場近乎末世般的金融危機,并巧妙借助,最終指向作者項目中想要推翻的東西——不是皇帝,而是皇權。
就像三戒自己在書的最后寫的那樣:“這是個令我感到驕傲的故事,我理出來一個時代的完整脈絡,并基本靠譜的推導出了加入一個變量后的新狀況”,就這本書來說,三戒基本做到了言出必踐。
十年之后,當他再想找回那種感覺,嘗試去寫《小閣老》的時候,卻因為摻雜了太多的東西,進而不再有當年的筆力。
歲月真是殺豬刀,令人唏噓不已,沒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年輕著。
往期回顧(點擊藍字):
策劃:翟晨旭 夏夜飛行
排版/編輯: 洛溪 夏夜飛行

作者后記:
作為一部夾帶私貨的網絡文學史,歷史類網文也許是我看的最多的地方,所以這一篇也就寫的格外生動點。
直到今天,我也會經常翻一下《上品寒士》這樣的書。
我在這里想說的是,作為一個也是歷史方面的作者,深知可能歷史方面的網文要比其他很多網絡文學要難寫,其他許多類型的靈機一動,在歷史網文作者這里可能就是兩個小時以上的考證,畢竟很難讓唐朝人穿一身西裝。
前有賊道三癡,后有七月新番,都英年早逝,或許有這方面的原因吧。
![]()
文學雜志小傳
轉載、商務、作者招募合作丨請后臺聯系,凡本平臺顯示“原創”標識的文章均可聯系編輯轉載,未經授權轉載視為抄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