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和我媽出去逛街,碰見了我們村子里的一個阿姨。
她說起丈夫去年腦出血住院,當時在醫院做康復,只康復了半個月時間,便堅持要出院。
醫生勸阻,聲稱最起碼要康復一個月時間,但她不顧阻攔,還是出院了。
她的說法是:因為沒有錢給丈夫康復。
但其實康復三個月報銷下來可能也就小一萬塊錢。
出院后,她在外面打零工,忙的沒時間帶他下樓鍛煉,幾個月時間都把丈夫鎖在家里,以至于現在一年時間過去了,恢復得很差勁,手完全使不上勁。
其實男人才50歲,如果當初多康復一段時間,是不是有可能恢復得更好一些。
我可以理解她的行為,因為丈夫一病,家里沒有了經濟支撐,還有兩個孩子已經到了談婚論嫁階段,巨大的壓力之下,她的選擇實屬無奈。
![]()
但話里話外聽到的都是她對丈夫不中用的抱怨,和對生活的不滿。
想想還挺悲哀的。
其實丈夫早年間在外面跑大車,沒少掙錢,在村子里屬于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在城里買了房子,才貸款三年,也已經全部還清。
但也不妨礙她對丈夫沒辦法再對家里做貢獻的不滿。
想起前幾天婆婆去醫院看望同樣腦出血的公公,言語當中也是對公公的抱怨,嫌他費勁,太熬人。公公哭了說他活著沒用了。
其實,對于生病的人來說,心里的負擔已經夠重了,人老了一生病,就會覺得自己不中用了,沒辦法給子女們幫忙,還增添負累,他們才是最難過的。
家里的人最應該做的是寬慰,而不是火上澆油。
我也可以理解婆婆也是迫于無奈之下的抱怨,因為她自己也是生病,沒辦法照顧公公,還得花大價錢請護工伺候,老公和小姑子也得下了班醫院家里兩頭跑著。
![]()
但我還記得當初婆婆生病時,我們這里看著沒有起色,公公堅持轉院到鄭州去看,鄭州仍然沒好轉,老公和小姑子在網上查了查,即使去了北京也未必能看好,都不抱指望了。
但我公公仍然堅持要去北京走上一遭不死心。
我還知道,婆婆生病期間情緒不好,見到熟人就哭,公公為了避免刺激她的情緒,拒絕和別人視頻,他說不想看到她哭。
婆婆把氣都撒到公公身上,公公也毫無怨言。
如今,公公生病,婆婆仍然是撒氣的一方,公公一個病人,得到的仍然不是寬慰,而是還要承受她的情緒釋放。
男人的愛和女人的愛,在生病的時候就可以反映出來了。
突然間覺得好像女人不管什么時候,都習慣性地把怨氣撒到男人身上,一旦男人病了,更是會滿腹怨言。
會覺得自己命苦,嫌棄丈夫指望不上,好像自己才是天下最難的一個。
會因為錢的原因,而在給丈夫治病時,多番猶豫和考量。
![]()
而男人呢?妻子生病后,絕大多數男人(當然也會有例外),是會想方設法給妻子看病的,而不是發泄脾氣。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女人是會在經濟上和精神上依靠男人的,一旦男人失去了賺錢能力,意味著自己沒有了支柱,要一個人承擔生活的重量。
在女人心目中,男人就應該是賺錢養家,擔負起生活的,自己嫁給他,是為了幸福的,而不是為了跟著他吃苦。
一旦開始吃苦,就會轉而把不滿都吐露出來。
而男人,他們已經習慣了被依靠,在經濟上并不仰仗于女人,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融合,他們需要一個伴,需要一個完整的家。
在錢上自己能做主,說了算,有病就想辦法治,沒錢就拼命賺錢,哪怕日子拮據,也會拼命地留住老伴。
所以,女人總是覺得男人靠不住,但在關鍵時刻,還是男人最靠譜。
他們用自己寬厚的肩膀在扛著家庭的重量,在背后默默地支撐著整個家,是家庭重要的支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