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屈辱歷史,汲取奮進力量。2025年7月7日上午9時,在《馬關條約》簽訂13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臺灣光復80周年之際,由南京市臺屬聯誼會、《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南京市檔案學會聯合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等兩岸民間團體共同發起,連云港市相關單位協辦的“鑒往知來·復興中華——《馬關條約》史料展”巡展今日在連云港市博物館隆重開幕。兩岸歷史學者、抗日志士后人、臺胞臺屬代表、本地臺商及有關部門領導近百人齊聚港城,以史為鑒,共話復興。
![]()
本次展覽以“屈辱、抗爭、復興”為主線,通過百余幅珍貴歷史照片及文獻實物原件,系統再現了從甲午戰敗、臺灣被迫割讓,到兩岸同胞不屈抗爭,最終迎來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滄桑歷程。展覽不僅是對那段山河破碎歲月的深刻回望,更是對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追求統一復興精神的崇高禮贊。
![]()
開幕式上,兩岸代表深情發聲。連云港市臺屬聯誼會會長張筠痛陳:“國家分裂是民族之殤,唯有統一強盛才能洗刷屈辱,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命運共同體。”臺胞代表、市臺聯會長吳靜呼吁:“要守護歷史真實,讓青年銘記民族苦難,堅決反對‘臺獨’,珍視和平這一最大福祉。”
![]()
隨后,來自島內的四位嘉賓代表也先后分享感悟。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李昭平特別助理、兩岸福利交流促進會青年團團長、航空運輸產業工會副理事長李立賢強調:“兩岸要和平,要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尤其要讓更多臺灣青年認識真實的大陸,傳承共同歷史記憶,攜手開創美好未來。” 《中國晨報》社長兼發行人鈕則堅動情回顧父輩抗戰經歷,重申:“兩岸同根同源,永遠不可分割!”臺灣八佰壯士捍衛中華協會理事長王忠義堅定表示:“追求和平、不起戰火是兩岸仁人志士的初心。深化交流、共創繁榮才是必由之路!”南京市臺屬聯誼會會長沈文龍深情呼吁:“我們必須銘記這段烽火歲月,傳承抗爭精神,攜手共進,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連云港是近代史上陸海交匯的抗爭前哨,也是新時代連臺交流合作的熱土。此次展覽選址連云港,不僅是對歷史的追溯,更是對未來的展望。展覽將在連云港市博物館持續展出,旨在引導廣大市民和兩岸同胞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凝聚起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