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普京說:俄羅斯士兵的腳踏到哪里,哪里就是俄羅斯的領土!
在6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5年第28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PIEF)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
他回答有關俄烏沖突的相關問題時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其實是一個民族,從這個意義上講,整個烏克蘭都是我們的。我們并不要求烏克蘭屈服,我們堅持要求烏克蘭承認已經發生的現實。”
普京說:“我們有這樣一句古老的,不是一句諺語,也不是一個寓言,而是一個古老的規則:俄羅斯士兵踏過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領土。”
普京的這一邏輯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氓邏輯,終將成為文明世界的笑話。
![]()
鐵蹄踏處皆吾土!普京“新沙皇邏輯”顯得如此流氓
聚光燈下,俄羅斯總統在圣彼得堡經濟論壇上悠然吐出驚世之言,仿佛在宣讀一份沙皇時代的土地所有權證書。
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會場,普京面對全球聽眾面不改色地宣稱:“我們有一個古老規則:俄羅斯士兵踏過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領土。”18這句赤裸裸的侵略宣言被包裝成“傳統智慧”,引得國際社會一片嘩然。
他隨后補充道:“俄羅斯和烏克蘭其實是一個民族,從這個意義上講,整個烏克蘭都是我們的。”當聽眾還在消化這番“領土新定義”時,這位克里姆林宮主人已經切換話題,開始吹噓俄羅斯GDP連續兩年增速超4%的經濟成績單,仿佛剛才只是宣布了一項普通商業并購。
01
沙皇基因,
普京的領土擴張“新邏輯”
普京口中的“古老規則”并非空穴來風,它扎根于沙俄時代的暴力基因。歷史上,沙俄曾有一個特殊族群——哥薩克。他們可擁有土地且免稅,義務是戰時自備武器馬匹參戰,而“軍餉”則是在外國領土隨意搶劫所得。
現代俄軍完美繼承了這一“傳統”。入侵烏克蘭期間,俄兵瘋狂搶劫電視、冰箱、洗衣機,甚至拆下抽水馬桶寄回家。為爭奪這些“戰利品”,士兵間互相開火的事件時有發生。
俄軍后勤部門甚至提供“貼心服務”——幫士兵把搶來的家電郵寄回國。當普京宣稱“俄羅斯士兵的腳踏到哪里,哪里就是俄羅斯的領土!”時,臺下聽眾可能不知道,俄軍士兵正用實際行動證明:腳踏之處連馬桶都是俄羅斯的。
這一“新領土邏輯”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環球熱點快評直斥其為“赤裸裸的侵略言論”,而新浪網則諷刺道:“俄羅斯士兵的腳步所到之處,都是我們的——電視、冰箱、洗衣機、馬桶”。
02
民族統一牌,歷史縫合術的荒誕戲法
普京為掠奪領土編造了“學術依據”:“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同一個民族’,因此‘整個烏克蘭’都屬于俄羅斯。”這套說辭他在2021年《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一文中早有鋪墊。
歷史真相卻打了普京的臉。烏克蘭民族的形成可追溯至14世紀,當時古羅斯部族已分裂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三個獨立支系。
基輔羅斯在13世紀被蒙古人摧毀后,分裂成三部分:南部被金帳汗國吞并,東北部成為莫斯科公國(俄羅斯前身),西部成為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王國(烏克蘭前身)。由于地處邊境,這里的古羅斯人被稱為“烏克蘭人”(意為“邊界上的人”)。
1917年之前,烏克蘭從未作為獨立國家存在。但這不意味著烏克蘭人沒有獨立民族認同。沙皇時代,俄羅斯人稱烏克蘭人為“小俄羅斯人”,這種稱呼本身就承認了差異性。
03
中國之痛,沙俄鐵蹄下的領土傷痕
當普京在圣彼得堡高談“腳踏之地皆為俄土”時,中國人不禁想起沙俄鐵蹄踐踏中國北疆的慘痛記憶。1860年,沙俄趁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一次性割走中國東北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俄軍鐵蹄踏走了多少中國領土?看看這海棠血淚的小視頻吧:
趁火打劫的行為是沙俄擴張的經典模式。普京的“士兵腳步論”不過是沙俄領土掠奪哲學的現代翻版,用“傳統”包裝侵略,以“歷史”合理化搶劫。
更諷刺的是,就在普京講話的同一論壇上,他宣布俄羅斯通脹率已降至9.6%,并計劃“謹慎放松貨幣政策”。一邊用士兵的腳步丈量國土,一邊用經濟學粉飾門面——新沙皇的領土并購策略確實比老沙皇“進步”不少。
04
規則粉碎機,現代國際秩序的野蠻挑戰
普京的言論公然踐踏了二戰后最重要的國際規則——禁止用武力改變國界。這一規則使世界80年來少有以掠奪領土為目的的戰爭。伊拉克、利比亞等國曾被入侵,但入侵者未將其領土據為己有。
俄羅斯卻反其道而行:2014年吞并克里米亞,2022年入侵烏克蘭后又在占領區搞“槍口下的公投”,將烏東四州納入版圖。普京的最新宣言證明,俄烏戰爭的核心目的就是領土吞并。
更具威脅性的是普京的潛臺詞:只要實力允許,“軍靴會毫不猶豫地踏進任何國家的大門”。當俄羅斯士兵的腳步踏進波蘭、波羅的海國家時,按此邏輯,那些土地也將自動變成“俄羅斯領土”。
05
經濟論壇?戰爭機器的化妝舞會
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本應是商業盛會,卻被普京變成了戰爭動員會。他一面宣稱“俄羅斯經濟規模位居歐洲第一”,一面強調要“大力發展非能源類出口”。最露骨的是他宣布:俄羅斯將加強與友好國家的軍事技術合作,包括聯合研發武器和建設軍工企業。
普京更透露俄軍工復合體的發展藍圖:“迅速將民用領域的科研成果應用于國防領域”。當全球企業家期待聽到經貿合作方案時,得到的卻是將民用技術轉為軍用的戰爭宣言。
這種“經濟搭臺,戰爭唱戲”的鬧劇背后,是普京對領土的貪婪算計。正如分析所指:若拿下烏克蘭,俄羅斯將獲得歐洲第二大國土、4000萬人口、“歐洲糧倉”黑土地及巨量礦產——這些資源足以支撐其下一步擴張計劃。
圣彼得堡論壇的燈光熄滅,普京的“士兵腳步領土論”卻仍在國際社會回蕩。這種邏輯的終點是:當俄軍士兵踏上月球,銀河系都將屬于俄羅斯版圖。在日內瓦的聯合國檔案館里,那份1991年簽署的《阿拉木圖宣言》已蒙上灰塵——11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曾在此互相承諾尊重領土完整。
今天,當新沙皇的軍靴踏破烏克蘭平原時,人類用數百年文明建立的邊界法則在槍炮聲中搖搖欲墜。國際秩序的根基正在被“鐵蹄所到皆吾土”的野蠻邏輯侵蝕,世界仿佛聽見了歷史車輪倒轉的刺耳聲響。
真心感謝每位打賞的朋友
留言請理性講技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